說話是人們日常交流的主要方式,人們的思想、態度和觀念通過說話傳遞給彼此,進而讓我們對別人產生一定的印象。言談中有真有假、虛虛實實,要想從談話中識破對方的心機,了解其性格,除了仔細聆聽和觀察外,還要掌握一定的技巧。你有沒有留意過他慣用的口頭禪,有沒有注意他語速和音調上的變化,這些看似不經意的小細節裏麵其實大有文章。隻有既聽懂他的話中之意,又理解其弦外之音,從中察覺出他是否在說謊,以及話語背後的心理動機,才能更深入地了解他的性格,成為一個閱人高手。
言談話語解性情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有著不同的特性氣質,這些性情上的不同體現在平時的做事和與人交往中。通過一個人的言談話語,我們能夠看出關於他性格上的一些東西。我們大致可以將其分為九種類型。
1.說話溫柔的人
說話溫柔的人一般性格柔弱,不爭強好勝,權力欲望平淡,與世無爭,不輕易得罪人。他們的缺點是意誌軟弱,膽小怕事,底氣不夠,怕麻煩,對人對事采取逃避態度。如果能磨煉膽氣,知難而進,勇敢果決而不退縮,就能改正自己的缺點,獲得不小的成就。
2.講話平緩的人
講話平緩的人通常性格優雅,為人寬厚仁慈。他們的缺點是反應不夠敏捷果斷,轉念不快,屬於細心思考的人,有恪守傳統、思想保守的傾向。如能讓自己變得更加果斷,對新生事物持公正而非排斥態度,性情就會變得從容平和,給人一種成熟穩重的良好印象。
3.說話快、詞彙豐富的人
這種人大多有著廣博的知識,言辭激烈而尖銳,對人情世故理解得深刻而精當,但由於人情事理的複雜性,又可能形成條理層次模糊混沌的思想。這種人有一定的能力,做力所能及的工作完全可以讓人放心。一旦超出能力範圍就顯得慌亂,無所適從。這種人反應很快,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強。
4.百事通
這種人似乎什麼都懂,知識麵寬,隨意漫談,經常也能旁征博引,各門各類都可指點一二,顯得知識淵博,學問高深。但實際上這種人腦子裏裝的東西太多,係統性差,思想性不夠,一旦麵對問題,可能抓不住要領。這種人的缺點在於他能想出很多主意,但都打不到點子上去。如果能學會深刻地分析問題,直接把握實質,會成為優秀的、博而且精的全才,取得耀眼的成就。
5.仗義執言的人
這種人通常會在言辭之間表現出仗義執言、公正無私的精神,他們大多不屈不撓,原則性強,是非分明,立場堅定。缺點是處理問題不善變通,為原則所驅而顯得非常固執。由於這種人比較公正,因此在很多事情和場合中能主持公道,往往受人尊敬。
6.誇誇其談之人
這種人喜歡胡吹海捧,看起來懂得很多,他們一般不大理會細節問題,瑣碎小事從不掛在心上。這種人的優點是考慮問題宏博廣遠,善從宏觀、整體上把握事物,大局觀良好,往往在侃侃而談中產生奇思妙想,發前人之所未發,富於創見和啟迪性。但是他們的缺點也不少,一般也不太謙虛,雖然知識、閱曆、經驗都廣博,但沒有非常深入,屬於博而不精的一類人。另外,理論缺乏係統性和條理性,闡述問題不能細致深入,由於不重視細節導致做事情總是破綻百出,給後來的災禍埋下隱患。
7.滿口新詞、新理論的人
這種人滿口新詞、新理論,對新生事物接受能力強,學到新鮮言辭就能在日常生活中運用,而且有躍躍欲試、不吐不快的衝動。他們的缺點是沒有主見,不能獨立麵對困難並解決,容易反複不定,左右徘徊,比較軟弱。這種人如能沉下心來認真研究問題,提高自己,鍛煉心智,很容易成為工作中的優秀人才。
8.尋找弱點攻擊對方言論的人
這種人通常氣量比較小,不能寬容地對待別人。他們言辭鋒銳,抓住對方弱點就嚴厲反擊,不給對方回旋的機會。他們分析問題透徹,看問題往往一針見血,甚至有些尖刻。由於他們一直致力於尋找和攻擊對方弱點,可能忽略了從宏觀、總體上把握問題的實質與關鍵,有的時候甚至舍本逐末,這樣容易導致他們鑽牛角尖。
9.熱衷於標新立異的人
生活中,這種人總是喜歡特立獨行,引領風尚。他們一般獨立思維好,好奇心強,敢於向權威說不,敢於向傳統挑戰,開拓性強。他們的缺點是不夠冷靜思考,做事情容易偏激,不被世人理解,成為寂寞英雄。但是他們想象力豐富,利用奇思妙想可以做一些創新性的事情。
語速和音調透露內心世界
音樂是一種奇妙的東西,不同的速度和音調能夠奏出不同的旋律,輕鬆的、沉重的、浪漫的、溫情的……其實人們的語言也是一種音樂,看看我們周圍的人,每個人說的話都有自己的特色,語速不同,音調不同,由此,我們對聲音的發出者也產生了不同的印象。
人們大部分的交流都是通過語言,在言談中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態度、感情和性情。固然,言談的內容是表現的主體,但言談的速度、語調、抑揚頓挫,以及潤飾等,也能夠影響談話內容的效果。經由這些因素,我們往往在無意中表現出所謂的言外之意。而聽者也會設法通過這些因素來試圖理解對方的心思。言談可以平鋪直敘,也可以帶有弦外之音,隻要我們能夠仔細捉摸,把握語速和語調,便不難看出其端倪,了解說話人真正的意圖。
聲音會隨心情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內心清順暢達時,就會有清亮和暢的聲音;內心平靜聲音也就心平氣和;內心鬥爭激烈之時,就不免有言語偏激之聲。這樣,我們就可以從一個人的聲音裏判斷這個人的內心世界。
在說話的幾個要素中,語速是重要的一個。速度快的人,大都能言善辯;速度慢的人,則較為木訥。這些都是每個人固有的特征,因人的性格與氣質而異。在心理學中,從與平時相異的言談方式中了解對方心理是心理醫生常用的診療方法。
1.從言談的速度上把握對方的心理
通常情況下,當言談速度比平常緩慢時,表示不滿對方,或對對方懷有敵意。相反,當言談的速度比平常快時,表示自己有所隱瞞或者做錯了什麼事,心裏愧疚,言談內容就會有虛假的嫌疑。
根據心理學的分析,這種情形是因為,當一個人的內心有不安或恐懼情緒時,言談速度便會變快。用比較快的速度講述不必要的多餘事情,這是在試圖排解隱藏於內心深處的恐懼。但是,由於沒有足夠的時間讓他理清思路,所談話題就不免內容空洞。出現這種情況的人,我們不難發現其心裏不安狀態。
職場中,如果你是一位管理人員,你的員工如果語音上有這種反常行動,說明他可能做錯了事情或者有所隱瞞,一定要引起密切的注意。
2.從言談的音調中可了解對方的心理
一位音樂家曾經說過:“當一個人想反駁對方意見時,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拉開嗓門提高音調。”的確如此,人總是希望借著提高音調來壯大聲勢,並謀略壓倒對方。
音調與說話的速度一樣,都可以呈現說話人的性格特征。音調高的聲音,是幼兒期的附屬品,為創造性的表現形態之一。通常情況下,年齡越高,音調會隨之相對地降低。隨著一個人的心理上的逐漸成熟,他慢慢就具有了抑製“創造性”情緒的能力。
但在現實生活中,有些成人音調確實是相當高的。這種人的心理,便是倒回幼兒期階段了,這樣的人無法抑製創造性的表現,出現這樣的情況,他們也絕對無法接受別人的意見。
語調的抑揚頓挫,對一個人的外在表現非常重要,平鋪直敘的人講話毫無特色,不能吸引人;而講話抑揚頓挫的人,則會把事情描繪得有聲有色。
3.從言談的韻律了解對方的心理
除了語速和音調之外,語言本身的韻律在言談方式中也是重要的因素。研究一個人的言談韻律可以看出一個人的性格特征。通常情況下,說話比較緩慢的人,大都是性格沉穩之人,他處事做人是通常所說的慢性子。
缺乏自信的人,或性格軟弱的人,講話的韻律則慢慢吞吞;充滿自信的人,談話的韻律為肯定語氣。還有這樣一種現象,有人在講一半話之後說:“不要告訴別人……”然後繼續悄悄說話。此種情況多半是秘密談論他人閑話或缺點,但實際上他們內心裏卻又希望全天下都知道。
講話冗長,一件簡單的事情須相當時間才能告一段落,這種情況說明談論者心中必潛在著唯恐被打斷話題的不安。也隻有這種人,才會以盛氣淩人的方式談個不休,他們其實希望盡快結束話題交談,但這種人有害怕受到反駁的心理,所以試圖給予對方沒有結果的錯覺。另外,經常滔滔不絕談個不休的人,一方麵好表現自己,一方麵目中無人,這種類型的人以性格外向的居多。
一般說來,內心誠信的人,說話聲音清脆而且韻律清晰,這是心胸坦然的表現;內心不誠實的人,說話聲音支支吾吾,不成韻律,這是心虛的表現;內心寬宏柔和的人,說話語調溫和如水,好比細水之流,舒緩有致;內心卑鄙乖張的人,心懷鬼胎,因此聲音陰陽怪氣,聽起來不免覺得刺耳。
一個成功的政治家和企業家,大多是善於演講,他們在控製言談的速度、音調和韻律方麵,都有獨到之處。細節決定成敗,他們從平時的講話到接受采訪,都會注意讓談話富有情趣,這讓他們贏得了下屬或社會的認可與尊重。
透過人的話語能夠探知其性格,所以我們平時要注意觀察一些異常情況。有些人平日能言善辯的,但有時候忽然結結巴巴地說不出話來。還有些人平時講話木訥不得要領,卻突然滔滔不絕地高談闊論。遇到這種情況,我們應小心謹慎,這種反常的表現告訴我們他們的內心肯定起了什麼變化,需要我們謹慎對待。
談話中檢驗對方的偽劣
生活中,我們會碰到這樣一種人:他們很善於說話,巧舌如簧,口吐蓮花,說的是天花亂墜,讓人不得不信服。可是等到你真正按他說的去做了以後,你才發覺根本就不是他說的那個樣子。這個時候,你非常氣憤,但除了罵他一聲“冒牌貨”之外,也不能做什麼了。很多人都曾經被別人的話語所蒙蔽,上當受騙。其實,再高明的“冒牌貨”也不會把話講得真的天衣無縫,隻要你仔細分析一下,是不難發現其中的貓兒膩的。
下麵我們通過分析六種比較典型的說話者,以幫助大家學會辨別其談話的真假。
1.濫竽充數者
大家都聽說過“濫竽充數”的故事,其實在生活中也不乏這樣的人。他們有一定的生活經驗,知道如何明哲保身,維護個人利益,他們總是在別人後麵發言,因為講大家已講過的觀點和意見是最保險的。另外這種人還善於將之整合成自己的東西,也是一種手段,不僅沒有抄襲之嫌,反而會讓人感覺見解獨到。
這樣的人一般隻求混碗飯吃,並不會對社會造成多大損害。而且這種人比較聽話,讓他朝東他就不敢向西,屬於那種既沒本事也沒脾氣的人。有時候,我們也不免同情其能力低下、性格懦弱。
在平時與人交談中也是如此,他們不敢得罪任何人,更不可能主動與人爭辯。他們一般沒有主見,即便有,也沒有勇氣公布於眾。由於這種人的危害性比較小,所以比較讓人放心,但是作為管理者,要小心圖謀不軌的人偽裝成這種人。
2.避實就虛者
這種人有一點小聰明和一小點兒才幹,但卻不能真正完成某項重大的任務或者使命。他們平時遇到什麼任務都是讓手下代勞,自己樂得輕鬆。當麵對現場辦公這樣實質性的挑戰時,因無法蒙混過關,他們就很圓滑地采用避實就虛的技巧處理。在交談當中,隻要涉及實質性的問題,他們總是支支吾吾,含含糊糊,顧左右而言他。這種人一般不敢拍板表態,唯恐出什麼亂子而牽扯到自己。因為這種人做事情從來不腳踏實地,讓真正了解他們的人感到不穩當。
3.華而不實者
這種人外表上給人良好的印象,口齒伶俐,能說會道,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大多數人會以為他們是知識豐富,又善表達的人才。但情況並非都是如此,必須要分辨他是不是華而不實。華而不實的人,往往善於言談,很多時候也能將許多時髦理論、名詞掛在嘴上,以此來迷惑許多識辨力差、閱曆淺的人。但在真正博學的人眼中,這種人看起來吹得天花亂墜,實際對任何一件事都說不到點子上。
4.鸚鵡學舌者
鸚鵡既沒有人的思維,又沒有鳥的歌喉,隻能學人說話。鸚鵡學舌者自己本身沒有什麼思想見解,但他們聽到別人的理論後,就轉過來另向其他人宣揚,而且故意不注明出處,讓別人誤解是自己深刻思考的結果。這種行為實際上是一種剽竊,但是因為隻是口頭上的,法律對此也無能為力,所以很多人就采用這種方法到處騙人。
這種人雖然獨創能力不強,但是卻有很強的模仿能力,用人者可利用這一點為己所用。
5.貌似博學者
這樣的人多少有一些才華,平時涉獵廣泛,但並沒有專精於一門學問,隻不過是泛泛而談。他們看似博學多才,實則不能勝任某樣具體的工作。這種人可能智商較高,但卻因為這樣那樣的限製,始終未能更上一層樓,去學習更精專、更廣博的東西。學習是有黃金年齡的,如果當時不好好把握,雖有學習提高的願望,但已力不從心,最終不能取得真正的進步。有些人則是處於那樣的深造環境,但是由於其意誌力薄弱,不能安下心來好好學習也隻能得到一些新知識的皮毛。如果這種人是自身命運的悲劇,還不至為害,尚可諒解。貌似多學的人最擅長招搖撞騙,這一點大家一定要警惕。
6.不懂裝懂者
生活中有不少不懂裝懂的人,這種人之所以這樣做完全是因為愛麵子,怕人嘲笑。但這種不懂裝懂會給社會帶來惡劣的影響。有的人不懂裝懂,是為了討好某人而阿諛奉承。有的人不懂裝懂,是因為形勢所逼或虛榮心作祟,無論哪一種,都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一旦被揭穿,必定顏麵無存。
這種人缺乏當領導的能力和氣度,當副手還差強人意。領導者可利用其喜好裝聾作啞、裝瘋賣傻的特點來融洽、緩和同事之間和上下級之間的人際關係,但要注意防止給集體造成損失。
閑談之中看心態
從語言密碼中破譯他人的心態,閑談是了解他人的一種最好的方式,整個氛圍顯得輕鬆愉快,又讓他人心理上沒有防線。
與人談話時,一些見識淺薄,沒有心機的人就會很容易地把自己的不滿情緒傾訴給你聽。對於這種人,你不應和他保持更深更多的交往,隻需當作一個普通朋友就行了。
如果說與別人剛剛認識,交往一般,而對方就忙不迭地把心事一股腦兒地傾訴給你聽,並且完全是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樣,這在表麵上看來是很容易令人感動的。然而,轉過頭來他又向其他人做出了同樣的表現,說出了同樣的話,這表示他完全沒有誠意,絕不是一個可以進行深交的人。這種人對一切事物都沒有什麼深刻的印象,千萬不要附和他所說的話,最好是不表示任何意見,隻須敷衍回答就夠了。
另外,還有一類人,他們唯恐天下不亂,經常喜歡散布和傳播一些所謂的內幕消息,讓別人聽了以後感到忐忑不安。其實他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引起別人的注意,滿足一下他們不甘久居人下的虛榮心。他們並不是心地太壞的人,隻要被壓抑的虛榮心獲得滿足之後,天下也就太平了。
善於傾聽的人,其表現的是支配者的姿態,此類人的談話從不涉及自身的事情,或有關自己身邊人的話題。他們的話題反而是涉及他人的某些瑣事,或對方的隱私秘聞,甚至對他人的一舉一動或每條花邊新聞都捏著不放手,這是完全徹底地侵犯他人的隱私。
從男女情況的角度而言,表示你很關心對方,或者極度熱愛對方,因為你是個忠誠的傾聽者。
像這樣的傾聽者,十分喜歡把話題的重點放在跟自己完全無關的人、名人、歌舞影星的花邊新聞逸事方麵,這說明他的內心存在一種起支配作用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