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認為看人不僅要聽其言,還要觀其行,這是不無道理的。談話隻是口頭上的,而行為社交卻是實實在在的。一個人的站姿、坐姿、走路的姿勢,能反映出一個人的精神麵貌;社交場合的行為表現和行事風格,能傳達出一個人的內心所想。因此,我們能夠通過一個人的行為社交探察其真實的心機,了解其性格,進而做出正確的判斷。觀其行除了需要仔細觀察之外,更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這樣才能讓我們在閱人的過程中事半功倍。通過本篇的講解,相信你能從中有所啟發。
手勢傳遞的性格特征
在與人交往中,手勢已經成了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它起著加強語言的力量,豐富語言的色彩等補充和說明的作用。更有時候,它甚至能夠成為一種獨立而有效的語言進行使用,它還可以幫我們看準一個人。
當然,這些手勢都是在生活當中約定俗成的,大家都懂得,但這些手勢在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背景下,對它們的理解可能會有一些差異。
一般來說,有意圖的手勢傳遞的信息量往往更大,如揮手表示再見;雙手比劃一定的尺度大小;豎起大拇指表示對某人的稱讚;豎起小拇指則表示輕蔑;食指彎曲與拇指接觸,呈圓形,其餘三指張開,表示某件事情已經完成,即“OK”;而拇指和食指伸直,呈垂直狀態,其餘三指並攏,成大致的槍形,則表示懷有某種仇恨,有發泄的欲望等。
喜歡把手指放到嘴邊咬指甲或是吮吸手指的人,無論外表多麼高大健壯,在精神和心態上他們還是比較幼稚的,因為真正成熟的人絕對不會有這樣的行為。
通常,一個人的手指若不停地動彈,多是他目前正處在一種非常緊張的狀態中,而感到無所適從,憑借這種方式來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以緩解緊張的心理。用手指輕輕地敲打桌麵,暗示這個人可能陷入到某種困境當中或是在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或是處在猶豫之中,不知道某個決定到底是該下還是不該下;也有可能是這個人不耐煩,用這種方式來減輕一下煩躁的情緒。
一個人如果經常做出讓人感覺到非常有力量的手勢,說明這是一個有勇氣、有魄力,凡事敢作敢當,能夠承擔一定責任的人。這一類型的人做事非常果斷和堅決,一旦想做,就會付諸行動,而且有一定的韌性和毅力,不會輕易放棄。
一個人如果經常有較無聊的手勢和動作,說明這個人的自製能力比較差,且比較重視表麵化的一些東西,虛榮心和表現欲望比較強烈。
在與人交往中,突然用兩手緊緊地抱住胳膊,身體稍微有些向後仰或是雙手叉腰,身子前探,這都表示對對方的話持不讚成的態度。
在聽人講話時,把雙手插進口袋裏,這是一種很不禮貌的行為表現,會讓對方產生一種不被信任的感覺。在說錯某一句話時,趕緊用手捂住嘴,做遮掩之勢,這樣的人多性格比較內向,而且靦腆,說錯話以後會非常後悔。
邊說話邊打手勢。這種人與人談話時,隻要他們一動嘴,一定會有一個手部動作,如攤雙手、擺動手、相互拍打掌心,等等,好像是對他們說話內容的強調。他們做事果斷、自信心強,習慣於把自己在任何場合都塑造成一個領導型人物,很有一種男子漢的氣派,性格大都屬於外向型。
這類人去演講一定會極盡煽動人心之能事,他們良好的口才時常讓你不信也得信。他們與異性在一起時表現尤其興奮,總是極欲向人表現出他“護花使者”的身份。
這類人對朋友相當真誠,但他們不輕易把別人當作自己的知己。踏實肯幹的性格使他們的事業大都小有成就。
腰部動作透露人的心理
陶淵明“不為五鬥米折腰”,表現出他不畏權勢、堅持自我的氣節。在古代,折腰就是指彎腰,這代表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屈服,是認輸的表現。除了折腰之外,腰部還有其他的動作,這些動作與一個人的心理狀態和精神狀態有關聯。
1.彎腰動作
鞠躬、點頭哈腰需要把腰的位置放低,屬於低姿勢,精神狀態也隨之“低”下來。向人鞠躬,或表示尊敬,或表示某種謙遜態度;下級麵對上級,晚輩麵對長輩,就會不自覺地采取彎腰的姿勢。
謙遜再進一步,就會演變成服從、屈從,在心理上自覺不如對方,甚至懼怕對方,這一係列的心理變化反映在身體上,就是在居於優勢的人麵前把腰部放低的動作。彎腰、鞠躬、作揖、跪拜等動作一方麵是表示禮貌、禮儀,除此之外都是表示服從或屈從對方,自己的情緒受到了壓抑。
2.挺腰動作
用力挺直身體,使身體增高,讓自己看起來更有氣勢,在氣勢上壓倒別人,這是進行威嚇,表示無畏,力圖使自己處於優勢的動作。經常做這個動作的人一般情緒高昂,充滿自信,對生活充滿熱情,對困難無所畏懼,且有自製和自律的能力。但是這種人一般缺乏靈活度,不會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作出相應的調整。
3.手叉腰間
這一動作表示胸有成竹,對自己將要做的事已作好精神上的準備,確信一定能夠馬到成功。手叉腰間,兩隻拇指露在外麵,這種人或因為職位,或因為權勢,他們有一種優越感,總是在不經意間流露出某種優支配欲。
4.蹲姿
這是最低位的腰部動作,多見於疲勞的老年人,表麵上的意義完全是防衛和服從。一般文化水平較高的人很少采取蹲姿,一方麵因為蹲姿形象上不雅觀,另一方麵因為這個姿勢代表的意義消極,心理上處於劣勢。
5.始終淺坐在椅子上
這個動作流露出一種心理上的劣勢和精神上的不安定感。一般這種人地位比較低下,在上級麵前,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叫他坐下,也隻是屁股沾著一點兒椅子邊。這種人唯唯諾諾,缺乏鬥誌,隻是想平平淡淡地度過此生,一般也不會有什麼大成就。
6.深坐者身體位置放低
這種人比較有自信,認為眼前的事物並不會引起緊張,精神上處於放鬆狀態。一般身份地位較高的人經常采用這種姿勢,以表示他們的權威和自信。而普通人用這個姿勢,則說明他對未來比較有把握,雖然現狀不佳,但他們相信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獲得成功。
7.在他人麵前猛然坐下
這個動作看起來是一種隨隨便便、不拘小節的樣子,但實際上這種人內心隱藏著不安,或者心事重重,用這個看似輕鬆的動作來掩飾自己的壓抑。如果同這個人談話,他往往會表現出心不在焉的狀態。和這種人交往,不要為其外表所迷惑,抓住你自己的優勢,步步緊逼,他就會緊張得亂了章法。
坐姿中透露出的心機
古人講究“站有站姿坐有坐姿”,良好的坐姿能給人留下好印象,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幾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坐姿,可以說是各具特色,不一而足。每一種看似隨意的坐姿背後,都隱藏著一個人內心的心理活動。
一般而言,站立的姿勢是最適合人們活動的一般狀態,因此我們在坐著的時候,往往用立刻站起來的姿勢。有些人喜歡淺坐於椅子上,這樣的人顯得比較緊張,時刻有著戒備心理,而且處於隨時可采取行動的狀態。一般而言,他們的警覺性比較高。
還有些人坐姿穩如泰山,這類人在精神上大都處優勢地位,或者是有意處於優勢地位。這種人以領導居多,他們通常喜歡擺出一副悠然自得的樣子,對手下發號施令,來顯示自己的權威。
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蹺二郎腿的習慣。一坐下來立刻蹺起二郎腿的人,大都深具戒心,不容易相信別人,並且有著不服輸的對抗心理。按照東方的傳統,女性一般不應該有蹺腿的習慣,因此,敢大膽蹺起二郎腿的女性,一般都對自己的容貌很自信,采用這種坐姿也希望引起男人的注意。這種女性看似隨便,其實自尊心極強,內心很清高,但要贏得芳心或以心相許並非易事。
剛開始坐下時,有許多人就把腳交疊起來或扶住椅把。這種人好勝心比較強,不喜歡輸給對方,一開始就存有對抗意識。在和生意夥伴談判時采用這種坐姿,會給對方留下不良的印象,認為這是看不起對方的表現。
女性兩肘靠在桌麵上交疊的時候,同時又不斷反複交疊後放下,放下之後又交疊的時候,是很關心對方的表示。在交談期間,先將腳疊起來的人,是表示自己的優勢。另一種腳稍微疊起一點點是表示心裏的不安。
一般來說,寧可坐旁邊而不坐正麵的人,有推測對方的心理的目的。情侶在一起的時候,選擇坐在旁邊的人是為了更好地觀察伴侶。但也有些人不是情侶,也會采用這種推測心理的位置,比如在一些娛樂場所,女侍者往往坐在客人的旁邊,也是有這種心理。此外,采用這種坐的位置也含有親近感或者不安定的想法,有的還懷有邪念等。
坐在對方的正麵時,是想使對方了解自己。與別人相對而視,表現出一種開誠布公,真心誠意的態度。初次見麵和在生意上與對方接觸時,經常采用這種坐的位置。這種人一般比較重視禮貌,能夠以禮待人,為人處世方麵比較圓滑,做事情滴水不漏。
還有一些人喜歡找靠近門口處的座位坐下來。這種人的警惕意識強烈,缺乏安全感,總是疑神疑鬼,不容易相信人。
背向房間內角而坐的人,比背向入口處坐的人,具有心理方麵的優越感。某犯罪組織的頭目,每當進入老主顧的飯店時,毫無疑問會坐在最靠內角的座位,背向牆壁,以便監視入口處。這樣一來,一旦有殺手衝入,就可以立即做出反應,而且由於後麵是牆壁,沒有從背後被人偷襲的危險,所以這可以說是最安全的位置。
這種情形在商業領域同樣可以見到。在西方社會以高樓大廈作為辦公室的大企業、大公司裏,董事長辦公室大都位於最上層的一個角落,因為這個位置可以目視入口,背向大窗戶。目的同樣是為了解除背後的不安全感而設立的。
有一種麵試方法,稱為“緊張麵試”,在現代企業中被廣泛運用。即主考官坐在房間內角的桌子後麵,應試者則背向門口而坐,雙方采取對坐方式。由於應試者是背向門口的,因此他們容易緊張,產生忐忑不安的心理。此種方法的目的是通過將應試者置於一種不安定的心理狀態中,來了解其內心深處的反應,檢測他們的抗壓力和內心穩定程度。
通過以上這些事例,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一個結論:在聚會場所裏,盡量往裏麵坐的人,一般比較有權勢和地位。但是這種人特別敏感,凡事小心謹慎,對於可能加諸於本身的威脅有很強的戒備心理。
乘車選座觀人術。一般而言,素不相識的人在一個狹小的空間裏,也會下意識地保留一定的空間距離。彼此不熟悉的人,靠得太近,容易引起他人心理上的不安和不快。在社會生活中,從這些乘車選座的小動作上,是可以了解一個人的很好機會。
就乘車來說,在始發站的車內,靠窗戶兩邊的座位會有人搶著坐。這是因為最先上車的乘客總是想與其他人保持距離,盡可能找偏遠位置而坐;其次,則選中央位置;然後,逐次坐填其他空位,直至坐滿為止。
這種方式選擇座位的人,大多數是屬於性格拘謹、與世無爭的人,他們缺乏積極的競爭意識,一方麵維護自己的身體空間,另一方麵也是尊重他人存在的一種表示。
但是,假使車內人潮洶湧的話,就無法有充裕的身體空間了。人們相互間擠來擠去,甚至動彈不得。這個時候他就會產生不愉快的感覺,不僅是由於個人身體失去自由而引起的,也因為心中認為自己的固有空間受到侵犯而造成。處在這種狀態中的人,就會試圖忘記自己的存在,把視線投到漫無目標的方向去,猶如自己變成物體任意受人擺布。因為既為物體,就不需要有任何意識的感情存在,而得以泰然處之。
這是大多數人在一般人際關係中,選擇座位的方式。也就是說,在沒有感情好惡的特殊心理關係情況之下,謹慎的人大都會選擇足以保護身體空間的座位。
站姿反映人的個性
站立的姿勢也可反映一個人的性格特征。一些人在站立時,抬頭、挺胸、收腹,兩腿分開直立,兩腳掌呈正步,像鬆樹一樣挺拔。這種人一般健康自信,因為自信,所以這種人做事雷厲風行,魄力十足;這種人很富有正義感、責任感,很受人們的青睞。
與之相反,站立時彎彎曲曲、頭部下垂、胸不挺、眼不平的人,則是自信心不足,做事畏縮不前,對風險和責任望而生畏。這種人可能天生就是偷雞摸狗的材料,因為他們做賊心虛,所以頭抬不起,胸不敢挺。還有一種人也如此,那就是一輩子與藥罐子為伍的人,當然,這種人不是不想挺直腰做人,而是因為病痛之故。
有一種站立姿勢則是前麵兩種人的一個折中。這種人有著不倒翁的能力,他們遇著南風往北邊倒,遇著北風往南邊倒。為了不傾不斜,這種人極會阿諛奉承、拍馬鑽營之能事。這種人還善於偽裝,偽裝得讓人覺得馬屁拍的聲音不大,但很溫柔舒服。因此,這種人一般深藏不露,城府很深,有的可以用心腸歹毒和陰險狡猾來形容,所以麵對他們應該小心謹慎。當然,他們這群人中也混有那些缺乏主見、優柔寡斷之人。
人們一般提倡丁字步的站姿:兩腿略微分開,前後略有交叉,一條腿起平衡作用,身體的重心則放在另一條腿上。這樣不顯得呆板,既便於站穩,也便於移動。站立的姿勢適當,你就會覺得呼吸自然、發音暢快、全身輕鬆自如,特別有助於提高音量。隻有好的站姿,才能使身姿、手勢自由地活動,才能把自己的形象充分地表現出來。站立姿勢,隻有給人以直、挺、高的美感,才是最好的站姿。
所謂“直”,就是站立時脊柱與地麵保持垂直,在頸、胸、腰等處保持正常的生理彎曲,頸、腰、背後肌群保持一定緊張度。
所謂“挺”,就是在站立時身體各主要部位舒展,頭不下垂,頸不扭曲,肩不聳,胸不含,背不駝,髖、膝不彎。
所謂“高”,就是站立時身體重心提高,並且重點放在兩腿中間。
站姿是性格的一麵鏡子。我們應該細心觀察周圍的人,從他們站立的姿勢語言去探知其性格心理。
足部展現的內涵
腳,處於人體的最下部,一般來說是比較容易被人忽略的。但腳是人體比較靈活的部位,一雙腳可以帶你走天涯。腳的動作,也是身體語言的一種,腳能夠呈現出豐富的內涵,看似一個不經意的動作,卻可以泄露一個人內心的機密。
兩隻腳相互交疊,大多數情況下,有這種動作的人是正在克製自己。因為人們在克製強烈情緒時,會不自覺地將雙腳緊緊交疊。在社交場合中,當一個人處在緊張、惶恐的情況下,經常會做出這種姿勢。對於害羞的人來講,初次見到陌生人時,也會做出這種姿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