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井蓋為什麼是圓的:十招助你成功通過麵試(1 / 3)

當你找到了你的人生定位,並做出了人生職業規劃,接下來,你就要走入職場,走向社會了。麵試,就是你要邁過的第一道門檻。

下麵是一則麵試的現場實錄:

麵試官:現在我們要問一個問題,看看你的創造性思維能力。不要想得太多,運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識,描述一下你的想法。這個問題是,下水道的井蓋為什麼是圓的?

應試者:它們並不都是圓的。有些是方的。的確有些圓井蓋,但我也看過方的,長方的。

麵試官:不過我們隻考慮圓形的井蓋,它們為什麼是圓的?

應試者:如果我們隻考慮圓的,那麼它們自然是圓的。

麵試官:我的意思是,為什麼會存在圓的井蓋?把井蓋設計成圓形的有什麼特殊的意義嗎?

應試者:是有特殊意義。當需要覆蓋的洞是圓形時,通常蓋子也是圓的。用一個圓形的蓋子蓋一個圓形的洞,這是最簡單的辦法。

麵試官:你能想到一個圓形的井蓋比方形的井蓋有哪些優點嗎?

應試者: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看看蓋子下麵是什麼。蓋子下麵的洞是圓的,因為圓柱形最能承受周圍土地的壓力。而且,下水道出入孔意味著要留出足夠一個人通過的空間,而一個順著梯子爬下去的人的橫截麵基本是圓的。所以圓形自然而然地成為下水道出入孔的形狀。圓形的井蓋隻是為了覆蓋圓形的洞口。

麵試官:你認為存在安全方麵的考慮嗎?我的意思是,方形的井蓋會不會掉進去,因此造成人身傷害?

應試者:不大可能。有時在一些方形洞口上也會看到方形的蓋子。這種蓋子比入口大,周圍有橫檔。通常這種蓋子是金屬質地,非常重。我們可以想象一下,兩英尺寬的方形洞口,1到1.5英寸寬的橫檔。為了讓井蓋掉進去,需要抬起一端,然後旋轉30度,這樣它就不受橫檔的妨礙了,然後再將井蓋與地平線成45度角,這時轉移的重心才足以讓井蓋掉下去。是的,井蓋的確存在掉下去的可能,但可能性非常小。隻要對負責開井蓋的人稍加培訓,他就不會犯這樣的錯誤。從工程學的角度來看,井蓋的形狀完全取決於它要覆蓋的洞口的形狀。

麵試官(麵有難色):失陪一下;我要與管理層談點事情。(離開了房間)(10分鍾後,麵試官回來了。)

麵試官:我們推薦你立刻去銷售部工作。

在實際應試中你會發現,名企的“怪題”並不促狹怪異,實際上他們更棋高一著。正是通過這樣一張更加靈活、更加精巧的大網,網羅更優秀、更有潛力的人才。之所以有很多人覺得不習慣於他們出題時的怪招,主要是因為我們習慣了應試教育,頭腦裏有許多僵化的教條,腦子不能靈活地轉動而已。實際上,這樣的考試在國外的招聘中早已屢見不鮮,很多公司都有了這方麵專門的題庫。隻要我們有意識地轉變思路,遇到這樣的問題時多一些逆向思維、發散性思維等,“怪題”也就不那麼讓人感覺奇怪了。下麵介紹一些方法能夠幫助你成功通過麵試。

◆把緊自己的嘴巴,三思而後答

麵試場上,考官們經常采用的一個基本策略就是盡量地讓應試者多講話,目的在於想多了解一些應試者在書麵材料中沒有反映的情況。所以求職者一定要注意把緊自己的嘴巴,該講則講,不該講的絕不要多講,更不要采取主動出擊的辦法,以免畫蛇添足。

李婕到一家廣告公司參加麵試。當考官問到“你有什麼缺點”時,她按事先準備好的答案作了回答。考官聽了之後沒有吱聲,她以為是自己答得不好,又怕冷場,於是又講了一個缺點。可是考官一直靜靜地聽著還是不說話,就這樣,李婕一個又一個地講了不少自己的不足,而且都是沒有經過預先考慮過的。

俗話說:“言多必失。”這樣的應答是不明智的,結果吃虧的往往是應試者自己。所以,在應試時一定要注意把緊自己的嘴巴,如果認為已經回答完了,就不要多講話。不要為了自我推銷而試圖采用多講話的策略來謀求在較短的時間內讓招聘方多了解自己,事實上這種方式對大多數人來講並不可取。

◆留足進退餘地,隨機而應變

在麵試當中,對那些需要從幾個方麵來加以闡述,或者是“圈套”式的問題,應試者要注意運用靈活的語言表達技巧,不要一開始就把話講死。否則,很容易將自己置於尷尬境地或陷入“圈套”之中。

當考官提出“你認為應抓住幾個要點?”之類的問題時,你的應答最好這樣開頭:“我認為這個問題應該抓住以下‘幾個’要點。”在此用“幾個”而不用具體的數字“三個”、“四個”或“五個”來回答,給自己預留了靈活發揮的空間,可以邊回答、邊思考、邊豐富。反之,如果話一講死,一旦出現卡殼,就會神情慌亂、精神緊張,本來完全可以應答的問題也就答不好了。

當考官提出“據說你對‘某某’問題很有研究,不妨談些你的看法。”這樣一些誘導式的問題時,你的應答須特別謹慎。因為考官提出問題的時候,就把你界定在一個特定的背景下,實際上是為了對你作深入了解所設定的“圈套”。即使你真的對“某某”問題很有研究,也切不可自以為是。否則,你將會麵臨難度更大的追蹤性問題。你不妨這樣回答:“談不上很有研究,隻是略知一二,可以共同探討一下。”這表麵上看是對考官的謙恭,而實質上是在於給自己留下回旋的餘地,以便隨機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