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井蓋為什麼是圓的:十招助你成功通過麵試(2 / 3)

◆穩定自己的情緒,沉著而理智

麵試時,考官常常會冷不防地提出一個應試者意想不到的問題,目的是想試一試應試者的應變能力和處事能力。這時,你需要的是穩定情緒,沉著冷靜,千萬不可亂了方寸。

有一家外貿進出口公司在一次人才交流會上招聘秘書,陳小姐過關斬將,各方麵的條件都符合招聘單位的要求,正當招聘單位欲拍板錄用她時,一名考官靈機一動,又提了一個問題:“陳小姐,如果在將來的工作中,你接待的客人要你陪他跳舞、你不想跳,但不跳又不行,你會怎麼辦?”

沒想到考官的話音剛落,陳小姐當即漲紅了臉,對著招聘人員憤怒地大聲說道:“你們是什麼鬼單位,在這裏擺攤招舞女!”說完,連求職材料也未取回就氣呼呼地揚長而去。

其實,那家公司是一個很正規、很有聲望的企業,那位考官提出的問題可以說是工作中常會碰到的問題。如果是你,不妨可以這樣回答:“我們這個公司是一個正規企業,我想不會碰上不三不四的人,再說,正常情況下跳舞也不是什麼壞事。”

◆不置可否地應答,模棱而兩可

應試場上,考官時常會設置一些無論你作肯定的回答還是作否定的回答都不討好的問題。比如,考官問:“依你現在的水平,恐怕能找到比我們公司更好的單位吧?”如果你的回答是肯定的,則說明你這個人心高氣傲,或者“身在曹營,心在漢”;如果你的回答是否定的,不是說明你的能力有問題,就是說明自信心不足;如果你回答“我不知道”或“我不清楚”,則又有拒絕回答之嫌。真是左右為難!

當你遇到這種任何一種答案都不是很理想的問題時,就要善於用模糊語言來應答。可以先用“不可一概而論”作為開頭,接著從正反兩方麵來解釋你的觀點。不妨這樣回答這個問題:“或許我能找到比貴公司更好一點的企業,但別的企業在對人才培養方麵或許不如貴公司重視,機會或許也不如貴公司多。我想,珍惜已有的是最為現實的。”這樣回答,不僅能將自己置於一個有利的位置,而且會讓考官領略到你的高明和“厲害”。

◆圓好自己的說辭,滴水而不漏

有一位大學生參加一個商場采購經理一職的麵試,當考官提出“請你舉一個實例說明你的工作規範和流程”時,他回答:“這有可能涉及到我們的商業秘密。”考官說:“那麼好吧,請你把那些不屬於商業秘密的內容告訴我。”

這樣一來,問題的難度更大了,他先得分清楚哪些是商業秘密,哪些不是,一旦說漏了嘴,則更顯出其專業水平不夠。不能自圓其說,很可能會被逼入“死角”。

在麵試中,有時考官所提的一些問題並不一定要求有什麼標準答案,隻是要求應試者能回答得滴水不漏、自圓其說而已。這就要求應試者答題之前要盡可能考慮得周到一些,以免使自己陷於被動境地。

有兩個典型的考題,在求職場上出現的頻率最高。一是“你最大的優點是什麼?”二是“你最大的缺點是什麼?”這兩個考題貌似簡單,其實很難答好。因為,接下來考官會追問:“你的這些優點對我們的工作有什麼幫助?”“你的這些缺點會對我們的工作帶來什麼影響?”之後,還可以層層深入,“乘勝追擊”,應試者是很容易陷入不能“自圓其說”的尷尬境地的。從某種程度上說,說辭就是一種鬥智,你必須圓好自己的說辭,方能滴水不漏。

◆不拘一格的思維,“歪打”而“正著”

麵試中,如果考官提出近似於遊戲或笑話式的過於簡單化的問題,你就應該多轉一轉腦子,想一想考官是否另有所指,是否在考察你的IQ(智商)、EQ(情商)。如果是,那就得跳出常規思維的束縛,采用一種非常規思維或發散式思維的方式去應答問題,以求收到“歪打正著”的奇效。切不可機械地作就事論事的回答。

有一位女青年到一家大公司應聘管理人員的時候,一位考官突然提問:“請問,一加一是多少?”她先是一愣,略一思索後,便出其不意地反問考官:“請問,您是說的哪種場合下的一加一?如果是團隊精神,那麼一加一大於二;如果是單槍匹馬,那麼一加一小於二。所以,‘一加一是多少?’這就要看你想要多少了。”

由於女青年采取了非常規思維的應對方式,在眾多應試者中,她便脫穎而出了。

◆擺平自己的心氣,委婉而機敏

應試場上,考官往往會針對求職者的薄弱點提出一些帶有挑戰性的問題。比如,對年輕的求職者會設問:“從你的年齡看,我們認為你擔任經理這個職務太年輕了,你是怎麼看的?”對年齡稍大的求職者又會設問:“我們覺得你的年齡稍大了點,恐怕在精力方麵不如年輕人吧。”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