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富翁背著許多金銀財寶,到遠處去尋找快樂。可是走過了千山萬水,也未能尋找到快樂,於是他沮喪地坐在山道旁。一農夫背著一大捆柴草從山上走下來,富翁說:“我是個令人羨慕的富翁。請問,為何沒有快樂呢?”

農夫放下沉甸甸的柴草,舒心地揩著汗水:“快樂很簡單,放下就是快樂!”富翁頓時開悟:自己背負著那麼重的珠寶,老怕別人搶,總怕別人暗算,整天憂心忡忡,快樂從何而來?於是富翁將珠寶、錢財接濟窮人,專做善事,慈悲為懷。這樣滋潤了他的心靈,他也嚐到了快樂的味道。

唐代偉大的文學家柳宗元在《貪婪的蝜蝂傳》中說,有一種善於背東西的小蟲蝜蝂,行走時遇見東西就拾起來放在自己的背上,高昂著頭往前走。它的背很粗糙,堆放上東西,掉不下來。背上的東西越來越多,越來越重,不停止的貪婪行為,終於使它累倒在地。在現實中,我們有許多人,就如同這小蟲一樣,因貪婪而失去更多。

一位旅客去三峽旅遊,站在船尾觀賞兩岸景色時,不小心將手提包掉落在江中,包中有不少鈔票,他不假思索地躍身投水撈包,雖然包抓到手中,可人再也沒有出來。這位旅客如果學會習慣失去,就不至於連生命也賠進去。

人赤條條地來到這個世界,又手握空拳地離去。人的一生不可能永久地擁有什麼,一個人獲得生命後,先是童年,接著是青年、壯年、老年。然而這一切又都在不斷地失去,在你得到什麼的同時,你其實也在失去。所以說人生獲得的本身就是一種失去。人生在世,有得有失,有盈有虧。有人說得好,你得到了名人的聲譽或高貴的權力,同時就失去了做普通人的自由;你得到了巨額財產,同時就失去了淡泊清貧的歡愉;你得到了事業成功的滿足,同時就失去了眼前奮鬥的目標。我們每個人如果認真地思考一下自己的得與失,就會發現,在得到的過程中也確實不同程度地經曆了失去。整個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地得而複失的過程。一個不懂得什麼時候該失去什麼的人,就是愚蠢可悲的人。誰違背這個規則,誰也會像貪婪的蝜蝂,累倒在地,爬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