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涉外禮儀複雜紛繁,但若對其基本禮儀能認真遵守,則可在涉外交往中表現得得心應手,舉止有度。
(一)時間禮儀
在跨國家、跨地區的人際交往中,取信於人,既是自我表現的一種目標,也是奠定交往對象彼此之間的良好關係的基石。信守時間,遵守約會,就是取信於人的一項基本禮儀。
要遵守信守時間的禮儀,重要的是要做好以下幾點:
1.在有關時間的問題上,不可以出爾反爾、含含糊糊、模棱兩可。
2.與他人交往的時間一旦約定,就應毫不含糊地予以遵守,而不宜隨便加以變動或取消。
3.對於雙方之間約會的時間,隻有“正點”到場才最為得體。早到與晚到,同樣都是不正確的做法。
4.在約會之中,不允許早退。
5.萬一失約,務必要向約會對象盡早通報,解釋緣由,並為此而向對方致歉。
(二)公德禮儀
公共場合中,應遵守“不妨礙他人”的社會公德。也就是要求人們在公用的處所裏進行活動時,務必要講究公德,善解人意,好自為之,切勿因為自己的言行舉止不夠檢點,影響或妨礙了當時在場的其他人士,或是因此而使當時在場的其他人士感到別扭、不安或不快。
(三)女士優先
在社交活動中,應遵守“女士優先”的原則。
女士優先的原則的本意,是要求每一位成年男子,在社交場合裏,都要盡自己的一切可能來尊重婦女、體諒婦女、幫助婦女、照顧婦女、保護婦女,並且隨時隨地、義不容辭地主動挺身而出,替婦女排憂解難。
(四)不得幹涉
在相互關係中,要遵守“不得幹涉”的禮儀。
不得幹涉的意思,是要求在同外國友人打交道的過程中,隻要對方的所作所為不危及其生命安全,不違倫理道德,不觸犯法律,不損害我方的國格人格,在原則上都可以對之悉聽尊便,而不必予以幹涉和糾正。遵守不得幹涉的禮儀,是對對方尊重的一個重要的體現。
(五)隱私禮儀
在言談話語中,應遵守“維護個人隱私”的禮儀。
在國外,人們是普遍講究崇尚個性、尊重個性的。其基本做法,就是主張個人隱私不容幹涉。在許多國家裏個人隱私受到法律的保護。因此,在跟外國友人打交道時,千萬不要沒話找話,信口打探對方的個人情況。尤其是發現對方不願意回答時,就應該適可而止。
(六)位置禮儀
在位置排列中,應遵守“以右為尊”的禮儀。
所謂以右為尊,意即在涉外交往中,一旦涉及位置的排列,原則上都講究右尊左卑,右高左低。這一國際上所通行的做法,與國內傳統的“以左為上”的做法正好相反。
唯獨在佩戴勳章時,才有一個例外:勳章通常應被佩戴於左側的衣襟上。
關於前後的位置排列,情況要複雜一些。不過大體上來說,基本上是講究以前為尊的。即前尊後卑,前貴後賤,前高後低,前排的位置要較後排的位置尊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