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六、有品位的宴請活動(1 / 1)

涉外宴請指國際交往中出於某種需要設宴招待客人的禮儀活動,它是最常見的交際形式之一。國際上通行的宴請形式有宴會、招待會、茶會、工作餐等。下麵分別介紹一下幾種宴請禮儀。

(一)宴會

宴會指在正餐時間舉行的宴請活動,必須坐下進食,由服務員依次上菜。它大體分為國宴、正式宴會和便宴三種。按舉行的時間,又有早宴、午宴和晚宴之分。一般來講,晚宴比白天的宴請較為隆重和正式。

1.國宴。國宴是涉外宴請中規格最高的形式。國宴是國家元首或政府為招待國賓、其他貴賓或在重要節日為招待各界人士而舉行的正式宴會。宴會廳內懸掛國旗,安排樂隊演奏國歌及席間樂(一般為兩國民族樂曲)。席間要致祝詞或祝酒詞。

2.正式宴會。與國宴的安排大體相同,隻是不掛國旗、不奏國歌以及出席規格有所不同。有時也安排樂隊奏席間樂。賓主均按身份排位就座。對餐具、酒水、菜肴、陳設以及服務員的裝束、儀態的要求都很嚴格。通常菜肴包括冷盆、湯和幾道熱菜(中餐一般用四五道,西餐多用兩三道),最後上點心、甜食和水果。國外宴會餐前還要上開胃酒。常用的開胃酒有:雪梨酒、白葡萄酒、馬提尼酒、金酒加汽水(冰塊)、蘇格蘭威土忌加冰水(蘇打水),另外也上啤酒、果計、礦泉水等飲料。席間佐餐用酒,一般多用紅、白葡萄酒,很少用烈性酒,尤其是白酒。餐後在休息室上一小杯烈性酒,通常為白蘭地。

我國在這方麵做法簡單,餐前一般在會客室稍作敘談,通常隻上茶和飲料,也可直接入席。席間一般用兩種酒,一種甜酒,一種烈性酒。餐後不再回會客室,也不用上餐後酒。

3.便宴。指非正式宴會,常見的有午宴和晚宴,也有共進早餐的。這類宴會形式簡便,可以不排座次,不作正式講話,菜肴道數也較少。西方人的午宴有時不上湯,不上烈性酒。便宴較親切、自然,宜用於日常友好往來。

4.家宴。指在家中設便宴招待客人。西方人喜歡采用這種形式,以表示親切友好。家宴往往由主婦親自下廚烹調,家人共同招待。

(二)招待會

招待會是不備正餐的較為靈活的宴請方式,備有食物、酒水,通常不排座次,可以自由走動。

1.冷餐會。它是目前國際上所通行的一種非正式的西式宴會,在大型的商務活動中尤為多見。這種宴請的特點是不排座次,菜肴以冷食為主,也可以用熱菜,連同餐具陳設在菜台上,供客人自取。客人可自由活動,可以多次取食。酒水陳放在桌上,也可由服務員端送。冷餐會可在室內或院子裏舉行,設小桌椅,自由入座,也可以站立進餐。根據主、賓雙方身份,招待會規格可高可低,舉辦時間一般在中午12時至下午2時、下午5時至7時左右。這種形式一般用於官方正式活動,便於招待人數眾多的賓客。

2.酒會。又稱雞尾酒會,僅備酒水和小吃,不設座椅,僅置小桌。這種形式較活潑,便於廣泛接觸交談。酒會往往在中午、下午、晚上舉行。客人可在其間任何時候到達和退席,來去自由。

雞尾酒是多種酒調製而成的混合飲料。酒會上不一定都用雞尾酒,但用的酒類品種較多,並配以各種果汁,一般不用烈性酒。食品多為三明治、麵包、小香腸、炸春卷等各種小吃,以牙簽取食。飲料和食品由服務員用托盤端送,或部分放置在桌上。

隨著各國禮賓活動日趨簡化,現在國際上舉辦大型活動往往采用酒會形式。慶祝節日、歡迎儀式,以及各種慶典、文藝演出與體育演出前後往往舉行酒會。

(三)茶會

茶會就是指請客人品茶,是一種簡便的招待形式。舉行的時間一般在下午4時左右(也有上午10時的)。茶會通常設在客廳,廳內設茶幾、座椅,不排座位。如是為某貴賓舉行的活動,入席時,應有意識地將主賓同主人安排在一起,其他人隨意就座。茶會對茶葉、茶具的選擇比較講究,應具有地方特色,如一般用陶瓷器皿和地方名茶。外國一般用紅茶,略備點心和風味小吃。也有不用茶而用咖啡者,其組織安排與茶會相同。

(四)工作進餐

工作進餐是現代國際交往中常用的一種非正式宴請形式,邊用餐邊談工作,常因日程安排不開而采用這種形式。一般分為工作早餐、工作午餐、工作晚餐。我國現在也開始廣泛使用這種形式於外事工作中。它的用餐多以快餐分食的形式,既簡便、快速,又符合衛生。此類活動隻請與工作有關的人員,不請配偶。雙邊工作進餐往往排席位,並用長桌,以便於談話。如用長桌,其座位排法與會談座位安排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