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品格修養篇(3)(1 / 3)

猴先生分糧——寬恕別人才能拯救別人

有一年,動物王國鬧饑荒,商店裏的食品頓時緊張起來,即使有錢,動物們也不容易買到糧食了。

一天,國際動物紅十字會從外地調來一袋玉米粒,指定用來拯救那些老弱病殘的動物們。分配工作就交給了猴先生。

一大早,猴先生就背著那袋玉米粒,挨家挨戶地向動物們分發起來。當猴先生來到一個叫古古的猩猩家時,發現這隻老猩猩因餓得發慌,沒有力氣抓住樹枝而掉下來摔斷了左腿,此刻正躺在床上呻吟。

猴先生趕忙從口袋裏捧出一些玉米粒,古古見了,感激地說:“猴先生,謝謝你,可我現在是又渴又餓,你能不能幫我找點水來?”

猴先生答應了。它把口袋放在猩猩家的凳子上,拿起水桶,走了很遠的山路,才找到一處山泉。當猴先生提著滿滿一桶水回到猩猩家時,見猩猩已睡著了,而放在它家的那袋玉米卻不見了。

猴先生萬分著急起來,因為這袋玉米能救活很多動物的命,許多缺糧的家庭正等著它救命呢。

“古古,古古,你快醒醒,”猴先生急忙去搖猩猩古古的肩膀,想把它叫醒,詢問那袋玉米的下落。

“吵什麼吵!誰把我吵醒的?”古古睜開眼,看了一下猴先生,“喂,老猴兒,你來幹什麼?”古古好像完全忘了剛才的事兒。

“古古,你清醒一下,剛才我放到你家的那袋玉米到哪兒去了?”

“什麼玉米?我連鬼影子都沒有見過,不要說玉米,要有,我還會餓得四肢無力?”古古說完,故意很響地拍了拍幹癟的肚皮。

“古古兄弟,我知道你生活很困難,加之腿傷未好,不能外出尋找食物,但你想過沒有,現在弄一點吃的真不容易啊,像牛奶奶、馬大叔他們,早就斷糧了,可他們剛才還拒絕了我給的玉米,說是要留給更需要的動物們。他們現在每天隻靠嚼一點樹葉、喝一點涼水充饑,都快撐不住了……”

“我……我真的不知道那袋玉米被誰拿走了,我一直在睡覺。”說這話時,古古的眼神很不自在,它甚至低下了頭,躲開猴先生的目光。

“古古老弟,我很同情你的處境,你再好好想想我走後有誰來過你家沒有?無論你做了什麼,我都不會責怪你,現在是非常時期,大家都不容易……”猴先生邊幫古古捶背,邊真誠地說。

古古沉默了一會兒,終於開口說:“是我,是我趁你去提水後,我把那袋玉米拖到了床底下,實在對不起。”說完,猩猩揭開床罩,露出了那袋玉米。

其實,猴先生進門放下水桶時,就發現了從凳子到床之間撒了幾粒玉米,又見玉米袋不見了,它心裏便明白是怎麼回事了。但它知道在這困難時期,猩猩這樣做,也是不得已。所以,它一直沒有揭穿猩猩的謊言,照顧了它的自尊,而用真誠的勸誡讓猩猩承認了錯誤,並主動交出了玉米。

寬恕所產生的道德上的震動,比責罰產生的要強烈得多。寬恕也是一種勉勵、啟迪,它能催人棄惡從善,使歧路人走入正途。不用多加論證,作為一個理智健全的人,特別是一個希望逐漸完善自己人格的人,總是要有點寬宏大量的胸懷。

但是,在生活中,有時寬恕他人需要勇氣,因為我們通常認為,每個人都應該為自己所犯下的錯誤付出代價,這樣自己心裏才會有種平衡感。否則,就認為自己很吃虧。然而,不寬恕他人隻會讓自己更痛苦,因為你心裏裝滿了仇恨、埋怨、憤怒,這些不良情緒會影響你的生活質量。如此,倒不如寬恕別人了。

正如一位哲人所言:“寬恕是一種高貴的品質、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靈的豐盈,是一劑良藥。”

憑良心做事的老鐵匠——做一個有良心的人

從前有個老鐵匠,為人十分誠實。他說過的話沒有一句虛假,他許下的諾言也從來沒有不兌現的。這份誠實鮮明地體現在他做的活計上。他打造鐵器的時候完全按照買主的要求,從不偷工減料。有時買主沒有什麼特殊的要求,他也會把鐵器打得又好又結實。特別是他打造的鐵鏈,比任何一家做得都結實。有個過路的神見了,說:“你太老實了,為什麼不節省點時間、節省點原料,為他們打一個一般的鐵鏈呢?”

“不行,我的良心不允許我這樣做!”鐵匠說。

“哈哈,良心?現在誰做事還講良心啊!講良心就會吃虧。”神說完,就走了。

但老鐵匠不管這些,他工作起來仍總是一絲不苟。

有一次,老鐵匠打造了一條巨鏈,打好後運去裝在一艘大海船的甲板上,做了主錨的鐵鏈,這艘航行遠洋的巨輪多少年都沒有機會用上它。

直到有一天晚上,海上風暴驟起,風高浪急,隨時有可能把船衝到礁石上撞個粉碎。船上其他鐵錨都放下去了,然而-點都不管事,那些鐵鏈就像是紙做的,經不住風浪,全都斷開了。最後船長下令:把主錨拋下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