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6章 職場生存篇(3)(3 / 3)

憤怒的主人拿起木棒,劈頭蓋臉地朝它打去。狗不停地求饒,主人才看在它看家護院多年的情分上,放了它一馬。但作為懲罰,狗被趕出了家門,自謀生路。

一天,這隻餓極了的狗在野外的田埂旁,看到了一個圓圓的東西,竟然以為那是枚雞蛋,便毫不猶豫地一口吞下。不久,便覺得肚子疼痛難忍,它隻好跑到河馬醫生那裏求治。

河馬醫生說:“你肚子裏有一隻田螺,那隻田螺還是活的,它一蠕動,你就會疼痛難忍。”

原來,狗把圓的東西都當成了雞蛋,它一口吞下的竟然是一隻田螺。

習慣的力量讓狗喪失了思考、分析與比較的能力,才導致了後來的誤食田螺。

做事情的時候,思路應該清晰,有自己的主見,遇事先思考一番後,再作出決定。如果你處理事情時,陷入了習慣與教條的枷鎖之中,就會被僵化的思想縛住了手腳,因此,這樣的處事態度,總有一天會為你帶來損失的。

愚蠢的野狗——不做做不到的事

田野裏,有幾隻野狗好幾天沒有覓到食物。正餓得發慌時,它們發現有一張牛皮浸泡在河裏。

“弟兄們,快動動腦子,用什麼法子才能吃到牛皮?”領頭的野狗嚷道。

“嗨,這還不簡單,咱們一起把脖子伸到河裏,把河水喝幹,不就能吃到牛皮了嗎!”另一隻野狗自信地說。

“好,這真是個好辦法!來吧,兄弟們,咱們一起喝吧,牛皮就屬於我們的了。”說完,領頭的野狗率先把頭伸進水中,埋頭喝起來,其他野狗紛紛效仿。隻有一隻小野狗對這個方法不以為然。

“我寧可餓死,也不要讓水把自己撐死。”它在心裏嘀咕道。這隻小野狗便躺在河岸邊,眯著眼,盯著那些愚蠢的同類們。

野狗們拚命地喝水,結果它們在離夠得著牛皮還遠著的時候,水就已經把它們的肚子脹破了。野狗們一個個倒在水邊。

這時那隻躺在地上休息的小狗,卻一躍而起,靠啃噬同伴的屍體得以活命。

在動手做任何一件事之前,我們都要認真考慮它的可行性,之後再動手也不遲;千萬不要異想天開,做根本做不到的事情。這樣不但吃力不討好,有時還會給自己帶來損失或者是災難。就像這個寓言中的野狗一樣,一見眼前有利可圖,便不顧實際情況與自身的實力相差很遠,便盲目地采取行動,結果不但沒有達到目標,反而因自己的愚蠢而白白丟掉了性命。

撿破爛的小香豬——正確地看待自己的職業

大街上,一頭小香豬背著竹筐,靠撿破爛為生。

“喂,跟我走吧。隻要你肯安靜地待在我家裏,我就會讓仆人每天給你洗澡,為你準備豐盛的食物。”一位紳士模樣的中年人對小香豬說。

“然後,你就為我拴上繩子,係在某一個柱子上,再向你的朋友們炫耀:我是你如何如何忠實的寵物。對吧,先生?”小香豬說完,背起自己的竹筐,不再理睬那位紳士。

“你這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家夥,我的主人可是伯爵,跟著他,你將有享之不盡的榮華富貴……”緊跟在紳士屁股後的一隻哈巴狗對小香豬說。

“還可以啃他吃剩的骨頭,是不是?”小香豬打斷了哈巴狗的話。

“難道你一輩子就靠撿破爛為生?這可是一種最低賤的工作呀!”小哈巴狗嘲笑道。

“小香豬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來養活自己,它比某些依賴他人才能生存的人要高尚得多。”一位過路的老者說。

通過自己的辛勤勞動來養活自己的人,永遠都值得他人尊重。相反,有些“輕輕鬆鬆賺大錢”的行當,背後卻可能潛伏著天大的陷阱。現代社會的許多事實都證明了這一點。

主人與夜鶯——競爭是成長的動力

主人每天都提著裝有夜鶯的籠子去茶館喝茶。茶館裏每天都聚著一群養鳥的高手,他們常在一起交流養鳥的經驗。

某天,主人的兒子問父親,“爸爸,你每天去喝茶時,為什麼還帶上夜鶯呢?”

“兒子,一般人養夜鶯,絕不會將夜鶯關在自家籠子裏。主人們會把夜鶯帶到茶館裏或鳥市上,哪兒有許多夜鶯。一隻新的鳥兒,在茶館裏或鳥市上,聽到同類此起彼伏的鳥鳴聲,便會不甘示弱,也會跟著引吭高歌,這是養鳥人訓練夜鶯的訣竅呀!但我同時還認為這跟你今後做人大有關係。”

“和我做人大有關係?”兒子大為不解。

“是的。養鳥人用刺激夜鶯競爭的天性,來訓練夜鶯展露優美的歌聲,如果沒有競爭,這隻夜鶯就有可能終生成為啞巴了。”

兒子聽後,若有所悟。

現代社會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沒有競爭力,就無法生存。很多人因為怕失敗,而不願意參與競爭。其實,競爭的重點,不在於勝負,而在於每一次的投入,都能促進自己的成長。具有競爭意識的人,才有可能在工作中、生活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而一個沒有競爭力,也沒有競爭精神的人,是永遠也不會取得大的成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