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7章 職場生存篇(4)(1 / 3)

兩張犁的命運——把工作當成一種享受

很久以前,有兩張犁,用同一塊鐵鑄成,由同一個工廠鑄造。其中一張犁到了農夫的手裏,馬上耕作起來,而另外一張犁,卻無用地閑擱在商人的鋪子裏。

經過一段時間,兩張犁又偶然碰到了一起,那張曾經是農夫手裏的犁,好像銀子似的鋥光閃亮,甚至比剛拿出時更加光亮,顯得生機勃勃;而那張無所作為地閑擱在鋪子裏的犁呢?卻變得黯然無光,且毫無生氣,上麵布滿了鐵鏽。

請問:“你為什麼那樣光亮?”那張生滿鏽的犁問它的老相識。

“這是由於勞動的關係,我親愛的。”那張光亮的犁回答他說,“要是你生上了鏽,變得反而不如以前的話,那是因為你老側躺在那兒,什麼也不幹。”

這個寓言告訴人們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不忠於自己工作的人,是絕對不會得到他人的信任和尊重的,並且還會因此而傷害了自己。我們不難想象,一個麵對成堆的工作卻什麼都不願幹,反而譏笑踏實勤奮工作夥伴的人,會受到老板的賞識和同事的歡迎,而這樣的人最終的結果不是被公司解聘,便是被“流放”到一些無足輕重的部門。

龜宰相選拔人才——讓別人看到你的進步

龜宰相因年邁體衰,決定告老還鄉,頤養天年,東海龍王批準了他的辭職報告,卻又交給了他一項特殊的任務,即從兩個助手中提拔一個接替他的宰相職務。

龜宰相這下猶豫了,因為他的兩個助手螃蟹和烏賊都精明強幹,並且都對東海龍王忠心耿耿,龜宰相的老朋友蚌知道此事後,說:“這還不簡單,你看誰進步,便選擇誰”,龜宰相覺得朋友的話很有道理,便決定照辦。

經過細心觀察,龜宰相發現,螃蟹每天上完朝後,就回到自己的辦公室處理公務,他的辦公室收拾得很幹淨,最突出的是牆上掛著一張表格,上麵詳細地標出東海龍王今年出訪南海、北海等海域的時間、注意事項;而烏賊呢,上完朝後,總是先去龍宮附近逛逛,欣賞一番美景後,再回辦公室,同時,他那八隻手總沒有閑著,不是從哪裏采到一顆小珍珠,便是從小蝦們那裏接受一點“孝敬”。而他的辦公室則亂成一團糟,絲毫看不出工作過的跡象。

龜宰相把觀察結果告訴了朋友蚌,蚌說:“提拔螃蟹吧,因為螃蟹掛在辦公室的那張圖在向大家暗示:我正在勤懇工作,努力上進。”

而烏賊呢,不但辦公室亂成一團,且品性不好,說明他的興趣不在工作上,他也不在乎工作的變動和升遷。

現在,螃蟹已成為東海龍王的宰相,而烏賊呢,還是一個普通的參政大臣。

從龜宰相選擇接班人的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你最好視自己如同事業,換句話說,最主要的是要讓人們看到你是在不斷的進步;千萬不要給別人這種印象:你隻適合幹你現在所幹的工作,整天看著牆上的鍾點,無所事事。你應該給別人一種明確的印象,你在現在的位置中,幹得極為出色,你還要被派去幹更重要的工作,不斷有所作為、有所進步。

善於模仿的猴子——模仿他人不如自己創新

猴子是一種極聰明的動物,它們特別善於模仿人的動作。

在一個大森林裏有許多猴子。一天,一大群猴子坐在葉子濃密的樹枝上,偷偷地瞅著地上的獵人。獵人在草叢裏不斷地打滾,猴子們暗暗地你推我、我推你,竊竊私語:

“這個人的玩法可真不少,簡直沒完沒了,你瞧他呀,一會兒鷂子翻身,一會兒又滾又爬,一會兒跌跌撲撲,一會兒又縮成一團……我們是如此的聰明,人類那點新鮮玩藝兒,我們要學簡直是易於反掌,幹嗎不試一試,來吧,親愛的同胞們,我們來模仿一下。那個人大概玩得過癮了,恐怕要走了,他一走,我們就開始模仿。”

過一會兒,獵人果然走了,但他偷偷地留下了羅網。

“嗨,快來吧!”猴子們嚷到:“別錯過了機會,看誰模仿得最像,誰就做我們的大王。”猴子們爭先恐後地從樹上跳下來,一個筋鬥就翻進了獵人布置的羅網裏,他們在裏麵又跳又鬧、唱歌跳舞,玩得特別開心。

當猴子們玩累了,想出去時,才發現它們被羅網包圍了。猴子們左衝右突,想衝出包圍圈,卻無濟於事,羅網越收越緊,它們一個個束手就擒,被獵人裝進了口袋裏。

模仿不如創新。即使要模仿,也得保持大腦的清醒,懂得什麼該模仿,什麼該放棄,如果沒頭沒腦的就去模仿,就有可能鑄成無法挽回的大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