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愛上金錢:激發你的賺錢欲望(1)(1 / 3)

猶太人商經:“身而貧窮並無過錯,使而貧窮才是遺憾。”金錢是一種貨幣,是一個人擁有物質財富的多少的標誌。它本身不存在貴賤之分,但金錢是財富的象征。做生意,首先要敢去想,如果沒有賺大錢的欲望,就免談做大生意的行動。

不要隱瞞對財富的崇拜,更不要放棄對財富的追求。強烈的賺錢欲望是大多數有錢人成功的第一張王牌。

1、狂熱地愛上金錢

強烈的賺錢欲望是大多數有錢人成功的第一要素。幾乎沒有一個有錢人會試圖掩飾他們血液裏始終興奮著的發財欲望:不賺錢,毋寧死。

年廣久,一個安徽窮山村裏的農民,論文化,他除了自己的名字以外,幾乎一字不識;說條件,他幼年隨母親外出逃荒,走進蕪湖時,衣不蔽體,赤著雙腳,然而他有高財商。

新中國成立後,年廣久就在街頭擺攤。但當時政治運動接二連三:水果攤被當作“資本主義尾巴”給割掉了;販板栗受到“打擊投機倒把辦公室”的清查。1963年,年廣九因投機倒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

出獄後,為維持生活,年廣久炒起了瓜子。1966年,“文革”爆發,年廣九成了蕪湖市“運動”的對象,又被關了20多天,但曆次打擊沒有磨滅年廣久的意誌。“文革”期間,大家都在“關心國家大事”,年廣久的瓜子事業在地下“偷偷摸摸”地發展起來。

年廣久這樣描述當時的生活:每天晚上七八點鍾開始炒瓜子,一炒幾百斤,一氣幹到第二天早晨五點;洗洗臉,稍微睡一會,7點鍾左右又起來,開始把炒好的瓜子分包包好,中午12點左右,人們下班時間到了,就出去偷偷地賣;下午再包,6點鍾人們下班時間再賣。如此循環往複。

年廣久的“傻子”頭銜也是此時落下的:人家買一包,他會再抓一把給人家,人家不要,他會硬往人家口袋裏塞。當“傻子”的結果,他在1976年的時候就賺了100萬。

有人認為這是他機遇好,但當時炒瓜子的人以數百萬計,為什麼偏偏他發了大財?他的結發妻子耿秀雲說了一番很有道理的話:“年廣久沒有文化,對於‘經濟’,與其說他懂,不如說他會感覺。他不能用語言解釋清楚為什麼世上會有‘錢’這種東西,但他知道錢能使人著迷。並且他對於‘錢’的感覺又是出人意料的精,當擁有它的時候,就叫富,沒有它的時候,就叫窮!”年廣久,這位窮怕了的農民,就是認定了一個理——要賺錢!要致富!因此,別人說他投機倒把他不怕,隻要沒有人來抓他,他照樣炒瓜子;他在中國率先請雇工,有人說這是要當資本家,但他說人手不夠,不請人怎麼辦?

金融巨子摩根說:“有些人熱衷於研究棒球或者足球的時候,我卻喜歡研究怎麼賺錢。”在談到投資的時候,摩根總是說:“玩撲克的時候,你應當認真觀察每一位玩家,你會看出一位冤大頭,如果你看不出,那個冤大頭就是你。”摩根從來不亂花錢去做自己不喜歡的事情,他總是琢磨著怎樣賺錢。有一次,一位同事對他開玩笑:“你已經是百萬富翁了,感覺怎樣?”摩根的回答是這樣的:“凡是我想要的東西而又可以用錢買到的時候,我都能買到。至於其他人所夢想的東西,比如名車、名畫、豪宅我都不為所動,因為我不想得到。”

編者點評:

暢銷書《富爸爸,窮爸爸》指出,富爸爸、窮爸爸都是聰明能幹的人,但因為兩人對金錢的看法有很大的不同,最終決定了一個身後留下了數千萬美元的巨額財產,而另一個終生為財務問題所困擾。窮爸爸對錢不感興趣,他認為錢對他來說不重要;富爸爸確認為金錢就是力量。窮人和破產者之間的區別是:破產是暫時的,而貧窮是永久的。因為金錢觀念不同,窮爸爸一生都在為錢工作,而富爸爸的人生是“錢要為我工作。”

賺錢正是一種來自於想要賺錢的、想要挑戰自我的樂趣。

2、智慧+變通=財富

掙錢靠什麼?當然要靠你去開動腦子,使勁想辦法。你別指望天上會掉餡餅,真正有所成就的商人,無不是靠著自己的努力,靠著自己超出常人的智慧來成就事業的。

19世紀中葉,美國加州傳來發現金礦的消息。許多人認為這是一個千載難逢的發財機會,於是紛紛奔赴加州。17歲的小農夫亞默爾也加入了這支龐大的淘金隊伍,他同大家一樣,曆盡千辛萬苦,趕到加州。

淘金夢是美麗的,做這種夢的人很多,而且還有越來越多的人蜂擁而至,一時間加州遍地都是淘金者,而金子自然越來越難淘。不但金子難淘,而且生活也越來越艱苦。當地氣候幹燥,水源奇缺,許多不幸的淘金者不但沒有圓致富夢,反而葬身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