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4年工廠建成,開始生產情況並不理想,成本居高不下,企業完全虧損。但蒙德並不氣餒,加倍努力,終於在1880年取得了一項重大突破,產量增加了三倍,成本也降了下來,產品由原先每噸虧損五英鎊,變為獲利一英鎊。1881年,在吞並附近一家和他競爭的企業之後,蒙德和他的主要合夥人約翰·布隆內爾一起,把他們的工廠擴大為“布隆內爾-蒙德公司”。當時擁有名義資產60萬英鎊,短短幾年之後,布隆內爾-蒙德公司成了全世界最大的生產堿的化工企業。
布隆內爾-蒙德公司在生產堿的化學工藝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世人認為,該公司在改善勞資關係方麵的建樹更有革命的意義。在英國,他們是最早給予工人每年一周假期,休假期間工資照發的雇主之一,隻是有個條件,就是工人必須好好工作。實際上42%的工人獲得了這種休假。這說明他們的條件有一定難度,但絕不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1889年,布隆內爾-蒙德公司又做出了一項重大決定,將工人的工作時間定為每天八小時。在當時的英國,工廠中普遍實行一天12小時工作製,工人一周要工作84小時。所以,蒙德他們的決定被稱為“令人驚訝的變革”。但事實證明,工人每天八小時內完成的工作量和原來12小時的一樣多,因為他們的積極性極為高漲。這種兩全其美皆大歡喜的效果,可以說正是最善於從人與物兩個角度來考慮問題並使之達到和諧一致的猶太商人所著意追求的。
這時,工廠周圍居民的態度也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原先因為怨恨蒙德破壞了鄉村的寧靜而拒絕為他工作的成群勞動者,現在爭著進他的工廠做工。在布隆內爾-蒙德公司所屬的工廠裏做工,可獲得終生保障,而且在父親退休之後,可將他的工作像家庭遺產一樣傳給兒子。
蒙德此時已經非常富有、非常成名,各種榮譽也紛紛降臨到他頭上。他從事化學研究生涯的搖籃——德國海德堡大學授予他名譽博士學位;牛津大學和曼徹斯特大學分別授予他文學博士學位和科學博士學位;他擔任了“化學工業協會”主席,成了“英國皇家學會”、“普魯士科學院”和“那不勒斯皇家學會”的成員,而且還獲得了意大利當局頒發的榮譽勳章。但所有這一切榮譽同日後英國公眾在他兒子的工廠發生嚴重爆炸時所持的寬容態度相比,都幾乎不足掛齒了。
蒙德於1909年去世,彌留之際還不忘把自己收藏的大部分名畫捐贈給了國家美術館。他的第二個兒子阿爾弗雷德·蒙德接替他擔任布隆內爾-蒙德公司的總裁,此時的公司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化學公司之一,包括了生產煤氣和鎳等眾多工廠。
編者點評:
其實,這個道理很簡單,想掙大錢的人,不僅要讓手下拚命的幹活,還要懂得適當回饋手下,不要以為地去榨取他們的血汗。管理好與這些員工的關係,就等於管理好自己的錢。
6、精打細算,厲行節約
節約就是掙錢。浪費一張紙,也會使商品價格上漲。
一次,微軟總裁比爾·蓋茨和一位朋友同車前往希爾頓飯店開會,由於去遲了,以致找不到車位。他的朋友建議把車停在飯店的貴客車位,蓋茨不同意。他的朋友說“我來付”。蓋茨還是不同意。原因很簡單,貴客車位要多付12美元停車費,蓋茨認為那是“超值收費”。作為一位天才的商人,蓋茨認為:花錢像炒菜一樣,要恰到好處。鹽少了,菜淡而無味,鹽多了,苦鹹難咽。哪怕隻是幾元錢甚至幾分錢,也要讓每一分錢發揮出最大的效益。一年夏天,32位世界級企業家(總資產超過英國一年的國民經濟總收入)舉辦一次“夏日派對”,蓋茨應邀出席這個盛會,身穿的一套服裝,是他在泰國菩提島休假時花了不到10美元買的,還抵不上“歌星”、“影星”幹洗一次衣服所花的錢。蓋茨說,一個人隻有當他用好了他的每一分錢,他才能做到事業有成,生活幸福。
美國的《財富》雜誌最近公布2003年度世界財富排名500強“龍虎榜”,美國知名品牌的大公司——沃爾瑪,以總資產2950多億美元的不凡業績,連續第三年蟬聯榜首。沃爾瑪的成功,離不開它的嚴格管理,離不開“儉”;沃爾瑪的知名,也源於它的高效益和出手的“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