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件工程讓李瑩很自豪,也讓她發現了自己身上另外一方麵的潛力,李瑩愛她的家庭,愛她的丈夫和孩子,不喜歡由別人來布置她自己的家,而是願意通過自己的雙手來創造一個美好溫馨的家,這是一個無比美好的過程,雖然累,但是其中的樂趣是無法用語言來描繪的。
不久,一件小事李瑩的生活方式再次發生了變化。兩個小孩子因為幾位修補花園的工人的離開而大哭大鬧,李瑩知道孩子需要走向社會過集體生活了,不能隻是與家人、保姆在空蕩蕩的大房子裏,於是,她把一雙兒女送去幼兒園全托,自己也走出家門,開始一段新的事業。
言談舉止非常感性的李瑩,做決斷時卻非常理性。她把原來銷售保時捷、奧迪的公司都拋掉,成立經銷寶馬的一個新公司,給自己一個轉折點。當把一杯水倒空之後,肯定會再加東西進來,李瑩對未來充滿著憧憬,她希望五年之內,成為寶馬在中國最出色的代理商。
從小就要強,喜歡表現自己與眾不同的李瑩,卻聲稱從不關注別人如何生活,一直隻知道自己想要怎樣生活。她認為,女人與男人都不同,從生理到心理。所以,不要一味地強調任何條件下,男女都要平等。女性可以經常變換角色,擁有更多選擇生活方式的可能性。女性可以根據生活的變化做調整,可進可退,沒有失去機會,也沒有失去生活樂趣。李瑩以為,成功在於對自我的認識,能做到快樂就好。她給員工的口號就是:“投入激情工作,享受快樂生活。”
1995年,當她手裏已有幾千萬時,就已經非常清醒地認識到,賺錢不是做生意的目的。在這個過程中,工作和生活樂趣最重要。就她目前所做的汽車銷售服務工作而言,打交道的客戶也都是懂得生活的人,這樣做生意就令她快樂。
李瑩非常喜歡北京大氣的人文環境。身為全國青年聯合會委員,她也積極參與到各種關注社會問題的慈善活動之中,“財富最有價值的,就是讓我能做自己想做的事。”目前,她正捐資設立一項慈善基金,使每一位“盈之寶”的客戶都成為這項基金的資助者,用行動贏得社會的尊敬——寶馬車主不僅代表著成功和富有,更代表著愛心和良知。
李瑩每一天的安排都是工作與生活兼顧。早上9點多鍾起床後,她會打電話,處理公司事務,安排家務,聯係朋友;中午,和先生共進午餐;在無風的晴朗午後,李瑩最喜歡的,還是揮動高爾夫球杆,盡情享受運動的快樂。她的愛好很多,網球、歌劇、話劇、芭蕾舞,總能被她“見縫插針”地安排好;傍晚,李瑩的身影會適宜地閃現在各種社交場合。
李瑩對自己目前的生活很滿意,惟一的遺憾就是人生隻有一次,隻能過一種生活,無法獲得一種多樣化的人生。李瑩覺得自己很幸運,擁有可進可退,自由選擇生活的權力,從而令自己的生活很精彩。她也說,其實,生活給每個人的機會都是均等的,就看你能否把握住。
編者點評:
財富可以是一個人生活的目標,但是如果已經擁有了,那又怎麼樣呢?要知道財富並不是人生的惟一,很多人年紀輕輕就已經獲得身價千百萬,那麼這些有錢人又怎樣繼續活著,怎樣活出質量呢?事實上作為一個有錢人,給自己的人生目的應該是快樂地生活。
自己愉快地生活著,卻不要總是想改變別人,企圖將自己的思想、情感強加給他人。當然,你可以從愉快的環境氛圍的角度去嚐試著影響和感染別人。愉快地生活著,但不要爭著去做“愉快的領袖”。你如果能給你身邊的人帶來愉快固然可貴,但若能響應周圍愉快氣氛的召喚更是難能可貴。
隻要你有一雙發現愉快的慧眼,能從周圍的生活中不斷發現令人愉快的事情,你就能持續地愉快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