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去病打敗匈奴後,匈奴元氣大傷,多年不敢派兵到漢朝的邊境來騷擾。戰爭既已平息,就代之以雙方的和平交往。有時候,匈奴使者帶些牛羊來漢朝奉獻,表示願意互通有無,友好貿易。漢朝為了答謝,也常派使者帶些絲綢、茶葉去回訪,表示願與匈奴和平友好。可是,禮節性往來的後麵也常常互相勾心鬥角。匈奴單於常常找種種借口,把漢朝派去的使者扣留起來,不讓回國,甚至還用威脅利誘的手段,強追漢朝使者投降。漢朝為了報複,也常把匈奴派來的使者扣留。這樣一來二去,雙方&經互相扣留了10多批使者。

漢武帝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匈奴且鞮侯單於新立,他怕漢朝出兵打他,派使者到漢朝求和,並把以前曆次扣留的漢朝使者送了回來。

漢武帝本著來而不往非禮也的原如,決定采取相應的措施。他派中郎將蘇武為正使,副中郎將張勝為副使,帶著助手常惠和100多名士兵,還帶了許多金銀綢緞茶葉等禮品,護送以前扣留下來的全部匈奴使者回匈奴去。漢武帝親手把代表使者身份的“使節”交給蘇武。這“使節”是根長七八尺的拐杖,頂部略彎,掛著一串串毛茸茸的絨球,拿著它是十分神氣的。

蘇武帶著一行人到達匈奴以後,把帶去的匈奴使者當麵點交給單於,並送上禮品,傳達了漢武帝要與匈奴和平友好相處的意願。豈料且鞮侯單於並非如想:像中的那樣和善,他同樣也是個反複無常的人。他看自己的人都已回來了,而漢使又帶來了那麼多的禮品,以為漢朝的力量一定比以前有所削弱,無力與匈奴對抗,才對他們那麼友好,所以他的態度反而驕橫起來了。他兩眼朝天,鼻孔中哼呀哈呀的,對蘇武一副愛理不理的樣子。蘇武為了維護雙方的和好,盡量耐著性子跟單於應付,準備盡快完成任務後返回漢朝。

正當蘇武等待單於的回信準備返回漢朝的時候,突然發生了一樁意外事件。原來,早在蘇武出使匈奴以前,有個叫做衛律的漢使投降了匈奴,死心塌地為單於出謀劃策,反對漢朝。衛律手下有個叫虞常的人,雖然陷身匈奴,卻時常想要為漢朝出力,蘇武出使匈奴,使他很是高興,認為報效漢朝的機會來到了。他原先就認識蘇武的副使張勝,就偷偷去找張勝商量說:“聽說漢朝天子十分痛恨降賊衛律。我準備找機會用暗箭把衛律射死,然後回歸漢朝。我的母親和弟弟都在漢朝,萬一我的謀劃不利,發生了意外,希望天子能好好照顧他們!”張勝讚成虞常的計謀,拿自己帶去的財物支援虞常。

過了幾天,單於外出打獵,虞常等70餘人準備乘機發難。豈料其中出了個叛徒,半夜逃走,把事情告發。虞常的計謀失敗了,他被關押了起來。

單於派衛律審問虞常,張勝怕自己牽連進去,這才把他與虞常合計的事告訴蘇武。蘇武聽了很生氣,他說:“事情到了這般地步,你才告訴我,已經晚了,看來我也要被牽連上了。我是漢朝使者,如果我被迫去接受審訊,這就等於漢朝受到了侮辱,是件很丟臉的事。我還不如趁早自殺的好,免得受辱。”說著拔出佩刀就往脖子上抹。張勝、常惠趕快跑過去製止,把刀奪下了。

衛律審問虞常的時候,用盡了種種殘酷的刑罰。虞常經受不住,終於供出曾與張勝密謀。因為張勝是跟蘇武同去的副使,單於就命令衛律來叫蘇武等人一同去接受審訊。蘇武對助手常惠等人說:"我奉命出使匈奴,是為了漢朝和匈奴和好。如今我以使者的身分去愛審,這就使漢朝蒙受了侮辱,將來我又有什麼臉麵活著回漢朝去呢?,說著,又拔出佩刀來自殺。衛律急忙衝過去把他抱住,把刀奪下,可是蘇武已經受了重傷,血流如注,昏暈過去。衛律急忙找來醫生,包紮搶救。折騰了半天,蘇武才慢慢蘇醒過來。常惠哭著叫士兵把蘇武抬回營房,副使張勝卻被衛律抓走投入監牢。

因為蘇武有寧死不屈的骨氣,使得單於也暗暗佩眼。他希望蘇武能投降,像衛律一樣替他效力。他早晚派人來問候,想要軟化蘇武,迫使蘇武投降。

等蘇武恢複健康以後,單於命令衛律提審虞常和張勝,叫蘇武去旁聽。為了起到殺雞儆猴子的目的,審著審著,衛律當場就把虞常殺死了,然後舉著明晃晃的鋼刀威脅張勝說:“你身為漢朝副使,居然參與想要謀殺匈奴大臣的陰謀,該當何罪!應當也把你殺了;要是你肯投降,則可以免你一死。”張勝害怕送命,當即跪下請求投降。衛律見自己的預謀初步得逞,就舉著鋼刀回過頭來對蘇武說:“副使有罪,你應當連坐!”蘇武從容不迫地說:“我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密謀,跟他們又無親戚關係,憑什麼叫我連坐?”衛律說:“副使已經投降,你也趕快投降,否則就把你殺了!”說著,裝出要把刀砍過來的樣子。蘇武霍地一下站起來,迎著鋼刀,伸長脖子,臉不變色地說:“你有膽量殺堂堂漢使,你就殺吧!”衛律見蘇武那樣鎮定自若,知道用武力威嚇不行,就收起鋼刀,露出一臉奸笑對蘇武說:“蘇大人!單於佩服遂的骨氣,很願意請您為他效勞。我看您還是投降吧!您看我投降以後,受到單於重用,被封為王,如今我手下有好幾萬人,牛羊滿山,享盡了榮華富貴。您今天投降,明天也就會跟我一樣。否則,您將白白地死在匈奴,葬身於荒原亂草之中。天高皇帝遠,又有誰能知道您對漢朝天子的一片忠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