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張騫通西域以後,西域的一些主要國家和盡朝建立了友好關係。西漢末年,西域有50多個國家,其中感大部分跟漢朝有來往。王莽當政和西漢末年農民戰爭的時候,西域諸國又跟漢朝斷絕了關係,服從了匈奴。東漢建立以後,西域諸國聽說中原的局勢已經平定,都想跟漢朝恢複關係。漢光武帝建武二十一年“5年),車師、鄯善、焉耆等十幾個西域國家的國王,都把兒子送到洛陽來做人質,表示願意做漢朝的藩屬,請漢朝設置西域都護保護他們。漢光武帝覺得自己的政權剛剛才穩定下來,騰不出力量去管西域麵的事,沒有答應他們的請求。漢明帝即位以後,北匈奴出兵騷擾漢朝,漢明帝於永平十六年(73年)派大將軍竇固帶兵去討伐匈奴。竇固重用青年將領班超,取得了很大的勝利。
班超字仲升,平陵(今陝西省扶風縣東北)人,出生在一個沒落中的地主家庭。父親班彪,哥哥班固,妹妹班昭,都是曆史學家。班超從小就有遠大的誌向。他愛好勞動,有口才,讀了很多書,但是不喜歡深刻鑽研,總想在軍事方麵能為國家做出些貢獻。
永平五年(62年),班超的哥哥班固被漢明帝召去做校書郎,班超和他母親也一起跟著到了洛陽。因為家裏貧窮,班超隻好到衙門裏去幫公家抄寫公文信件,掙點錢來貼補家用。可是班超不甘心自己的一輩子就這樣在筆硯之間庸庸碌碌地度過,他想為國家馳騁疆場,建立戰功。有一天,他抄完了一件公文,突然把筆投向硯台邊上,歎口氣說:“男子漢大丈夫,沒有別的誌向,應當效法西漢傅介子那樣殺敵報國,學習張騫那樣立功異域,爭取封侯才對,怎麼能夠老是在筆硯之間討生活呢?”旁邊的人聽班超這麼說,心想:這個窮小子,飯還吃不飽,誌向倒不小哩。他們斜著眼看看班超,發出了一陣冷笑。班超不禁長歎一聲,輕輕地自言自語地說:“唉!小人怎麼能夠知道壯士的遠大誌向呢!”
永平十六年,班超投筆從戎的機會終於來到了。他投到大將軍竇固門下,跟著竇固出兵去攻打匈奴。班超作戰勇敢,多次打了勝仗。有一次,竇固叫班超率領一支軍隊去進攻伊吾盧(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哈密縣班超打敗了匈奴的軍隊,占領了伊吾盧,把匈奴軍隊一直驅趕到蒲類海(今新疆巴裏坤湖竇固覺得班超很能幹,報請漢明帝批準,任命班超為假司馬(邵代理司馬),並且派他和從事郭恂一起,帶著36名軍士出使西域,去聯絡西域諸國,鞏固對匈奴的勝利。從此,繼西漢張騫之後,再次通西域的任務就由班超承擔起來了。
班超等一行36人,長途跋涉,曆盡千辛萬苦,首先到了鄯善。鄯善在今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南部,是西域一個比較大的國家。鄯善王聽說他們是漢朝的使者,開始的時候對他們很恭敬,招待得十分周到。沒過幾天,態度忽然一變,對他們顯得十分冷淡了。班超看到這種情況後,對自己的隨從說:“鄯善王對咱們的態度變了,你們覺察到了沒有?我看這一定是匈奴的使者來了,所以鄯善王舉棋不定,不敢對咱們太親近了,俗語說,聰明的人在事情未發生以前應當有所覺察,何況現在已經看得見苗頭了。咱們應當早有準備才對!”說完,班超把負責服侍他們的鄯善侍者叫來,詐唬他說:“老實告訴我,匈奴使者來了幾天了?如今住在哪兒?”鄯善侍者見班超氣勢洶洶地逼問他,心裏十分害怕,連忙戰戰兢兢地回答說:“已經到了3天了,他們的營地離這兒30裏路。”
班超把鄯善侍者關在一個小房間裏,然後把自己帶去的36名軍士全都召集起來,跟他們一起喝酒。大夥兒喝得正來勁的時候,班超突然站起來,慷慨激昂地對大家說:“弟兄們!你們跟我來到西域,目的是想要立大功,求富貴。可是如今匈奴使者來了才幾天,鄯善王對咱們的態度就變了。如果咱們不采取對策,鄯善王很可能把咱們抓起來,送給匈奴,到那時候,恐怕連咱們的屍骨也回不了家鄉啦。你們看這怎麼辦好?”36名軍士異口同聲地回答說:“如今到了危急關頭,我們都聽您的,您怎麼說,我們就怎麼辦!”班超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當今之計,隻有趁著黑夜對匈奴人發動火攻,使他們摸不清咱們有多少人。他們一亂,咱們就把他們全部收拾掉。消滅了匈奴的使者,鄯善王才可能對咱們漢朝友好。”眾人一致讚同班超的意見,連忙分頭去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