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杜詩指回鶻為花門(1 / 1)

〔杜陵詩多言“花門”,《喜聞官軍臨賊詩》“花門騰絕漠,柘羯度臨洮”。又雲:“花門小箭好,此物棄沙場。”又《即事詩》“聞道花門破,和親事卻非”。又《遣憤詩》“聞道花門將,論功未盡歸”。又有〕①留花門〔一篇雲:〕②“花門既須留,原埜轉蕭瑟。”〔指回鶻為花門,注家不言其義。予以〕③《唐地理誌》〔考之,〕④甘州山⑤丹縣北,渡張掖河西北行,出合黎山峽口,傍河東壖,屈曲東北行千裏,有寧寇軍,軍東北有居延海;又〔西〕⑥北三百裏有花門山堡;又東北千裏至回鶻牙帳,故謂回鶻為花門也。(《叢話》後六、《曆代》四十二)

案:此節可與吳曾《能改齋漫錄》六《花門條》參閱。

①《曆代》無“杜陵詩”至此數語。

②《曆代》“一篇雲”三字作“詩”。

③《曆代》無“指回鶻為花門”至此數語。

④《曆代》無“考之”二字。

⑤《曆代》“山”作“刪”,《唐書地理誌》亦作“刪”。

⑥《曆代》“西”作“東”;《唐書地理誌》無“西”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