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23時15分,他們曆經21個小時,徒步強行軍90多公裏,到達這次地震的重災區汶川。自此,震後隔絕了33個小時的汶川與外界有了聯係,也為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抗震救災工作提供了重要參考。
行動,道路中斷,車走不了的地方人走;一人行動不便,互相攙扶;有河擋住了去路,怎麼行動?——跳過河去。狂風暴雨、道路中斷等任何困難都不能阻隔王毅部隊到達震中的決心和計劃。王毅率部隊第一時間到達了汶川,為有效展開救援贏得了寶貴的時間。行動是真摯的誓言,是對生命的莊嚴承諾和高度負責。
身在職場,工作有著巨大的挑戰,我們剛開始著手工作有著畏難和恐懼的情緒。行動是治愈恐懼的良藥,而猶豫、拖延將不斷滋生恐懼。能夠迅速地開始行動就不會對下一步工作心存畏懼。
立即行動,如此一來,就可能在一個龐大的公司裏,創造出每一個員工都不拖延哪怕半秒鍾時間的奇跡。
開始是最困難的工作,但卻必須開始。一旦開始,行動無限,結果多彩,令人喜悅。歌德說得好:“隻有投入,思想才能燃燒。一旦開始,完成在即。”
蕭曉是北京一家公司的一名小職員,他的外號叫“行動滑板”。因為無論什麼工作,一旦他接手,就會立刻去做,用極快的速度完成。後來,蕭曉被調入了銷售部。有一次,公司下達了一項任務:必須完成本年度500萬元的銷售額。
銷售部經理認為這個目標是不可能實現的,私下裏他開始怨天尤人,並認為老板對他太苛刻。隻有蕭曉一個人在拚命地工作,到離年終還有1個月的時候,蕭曉已經全部完成了他自己的銷售額。其他人都沒有蕭曉做得好,他們隻完成了目標的50%。
經理主動提出了辭職,蕭曉被任命為新的銷售部經理。蕭曉在上任後忘我地工作。他的行為感動了其他人,在年底的最後一天,他們竟然完成了剩下的50%。
不久,該公司被另一家公司收購。當新公司的董事長第一天來上班時,他親自點名任命蕭曉為這家公司的總經理。
因為在雙方商談收購的過程中,這位董事長多次光臨公司,蕭曉先生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要立刻去做!”這是成功人士的格言,那些工作效率高、做事多、樂此不疲的人,往往在公司擔任高職。一旦你養成“立即行動”的工作習慣時,你就開始叩響成功的大門了。你的工作能力和態度越好,報酬和職務也就越高。
當然,堅持行動是不容易的,但最終你會發現,這種態度使你煥發了生命激情,你的生活被改變,你被別人肯定,你就會一如既往地用這種態度做事,從而養成立即行動的好習慣。所以,無論做什麼事情,即使有難度,也要立即做,而不是無限期地將行動延遲。
追求結果的人往往有限時完成工作的觀念,他們確定做每件事情所需要的時間,並且強迫自己在預期內完成。即使你的工作沒有嚴格的時間限製,也應該經常訓練自己。當你發現自己能在短時間內做更多的事時,一定會驚訝不已。現在就動手,馬上行動吧!
結果心態三思維之方法思維:方法決定業績
麵對問題,有好的方法無疑相當於找到了一個辦事高效的助手,很多時候,比付出更多的努力更有效。
1956年,德國大眾汽車公司的金龜車進入美國市場已經10年了,卻仍被消費者冷落。因為它的馬力小,結構簡單,檔次低,形狀也古怪得像一隻甲殼蟲,既沒有勞斯萊斯的豪華氣派,也沒有馬自達的優越性能,更沒有尼桑的美觀時髦。金龜車無法打開美國市場的另一個重要的原因是人們的心理障礙——這種汽車曾經被希特勒當做納粹時代的輝煌象征之一而大加鼓吹——經曆過第二次世界大戰浩劫的人們,自然從心理上排斥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