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章 速度影響結果,高效率開創高業績(3)(3 / 3)

亨瑞·杜哈提說,不論他出多少錢的薪水,都不可能找到一個具有兩種能力的人。這兩種能力是:第一,能思想;第二,能按事情的重要程度來做事。因此,在工作中,如果我們不能選擇正確的事情去做,那麼唯一正確的事情就是停止手頭上的事情,直到發現正確的事情為止。處理問題的順序:重要工作→優先處理,一般工作→隨時處理,可辦可不辦→暫緩處理,緊急事情→立即處理。

5.運用80/20法則

理查德·科克在牛津大學讀書時,學長告訴他千萬不要上課,“要盡可能做得快,沒有必要把一本書從頭到尾全部讀完,除非你是為了享受讀書本身的樂趣。在你讀書時,應該領悟這本書的精髓,這比讀完整本書有價值得多”。這位學長想表達的意思實際上是:一本書80%的價值,已經在20%的頁數中闡明了,所以隻要看完整書的20%就可以了。這就是為什麼專精於一小部分內容的學生,可以給主考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對那些什麼都知道一點卻沒有一門精通的學生考官通常不甚滿意的原因。這項心得讓他並沒有披星戴月終日辛苦地學習,但依然取得了很好的成績。研究二八法則的專家理查德·科克認為,凡是洞悉了二八法則的人,都會從中受益,有的甚至會因此改變命運。

6.善於自我管理

一心一意地專注於自己的工作,是每一位職業人士獲取成功不可或缺的品質。當你能夠專注地做每一件事時,成功也就指日可待了。傑克·韋爾奇認為,一名高效能人士應該具備出色的自我管理能力,一個連自己都管理不了的人,是無法勝任任何職位的,當然,最終他也不會成為高效率的工作者。

7.隨時做記錄

記錄是那樣的重要,幾乎絕大多數人類的智慧都在各種不同的記錄中,因此,任何想成長、想更快成長的個人和組織,都必須認真地對待記錄——那不僅是對“這一次”的歸納,更是對“下一次”的演繹。

8.及時進行總結

同一批新人,在最初的幾年裏,他們所做的事情可能沒有太大的區別,他們的經曆有著很多相似之處,但是為什麼在後來的日子裏他們具有不同的能力呢?這是因為他們從相同或相近的經曆中總結出了不同的東西。那些能夠從自己的經曆、經驗中總結出富有價值的規律的人,將有更多成功的機會。

9.遇到困難找方法

一個高效能人士,是最重視找方法的人。他們相信凡事都會有方法解決,而且總會有更好的方法。一個高效能人士遇到困難的時候不會為自己找借口,而是積極地尋找解決的辦法。外界的困難,不如意的條件,一個接一個的壓力與挑戰,是不能難倒高效能人士解決問題的雄心和創意的。

10.注意工作節奏

能力再強的人,如果沒有理清工作順序,就開始埋頭於工作之中,勢必會把工作弄得一團糟,連原有的能力也無法發揮,就更談不上高效能了。

井然有序可以提高你的工作效率,使得你不但更能掌握自己的生活,也會有更多的閑暇時間。

一位知名的企業家對即將踏入社會的兒子說:“如果你正要跨入社會,應該盡快養成凡事跟著體係前進的習慣。決定好工作順序後,每一件事就都能按部就班地進行,這是提高工作效率的最好方法。所有的事情——包括寫東西、讀書、分配時間,等等,都得事先決定順序。如果能夠做到這一點,你將節省很多時間,而且能做好更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