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的最大差別就是創意思維,有人長期走入賺錢的誤區,一想到賺錢就想到開工廠、開店鋪。不突破這一想法,就抓不住很多在他看來不可能的新機遇,而成功與失敗、富有與貧窮隻不過一念之差。
1956年,美國福特汽車公司推出了一款性能優越、款式新穎、價格合理的新車。但這款新車的銷售業績卻平平,完全沒有達到當初的預期效果。公司的經理們焦急萬分,但絞盡腦汁也沒有找到讓產品暢銷的辦法。
剛畢業的見習工程師艾柯卡是個有心人,他了解情況後就開始琢磨怎樣能讓這款汽車暢銷起來。終於有一天,他靈光一閃,徑直來到經理辦公室,向經理提出了一個創意,在報上登廣告,標題是:“花56元買一輛56型福特。”這是個很吸引人的口號,很多人紛紛打聽詳細的內容。原來,艾柯卡的方法是:誰想買一輛1956年生產的福特汽車,隻需先付25%的貨款,餘下部分可按每月付56美元的辦法分期付清。
他的建議被公司采納,而且成效顯著。“花56元買一輛56型福特”的廣告深入人心,它打消了很多人對車價的顧慮,創造了一個銷售奇跡。艾柯卡的才能很快受到賞識,不久他就被調往華盛頓總部成為地區經理,並最終坐上了福特公司總裁的寶座。
這個極富創意的廣告不僅解決了56型福特的銷售危機,更成為艾柯卡成功人生的起點,這就是尋找方法的好處。不畏懼困難,相信自己,找到方法,就能令你走出困境,為你自己贏得更多的機會,為你的事業發展開創出一片新天地。
創意創造業績,使人超越平庸。
庖丁解牛,分解難題
“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氣的。我所做的就是這樣:我先走了一步,接著再走一步,然後再一步,我就到了這裏。”
1968年春,羅伯·舒樂博士立誌在加州用玻璃建造一座水晶大教堂,他向著名的設計師菲力普·詹森表達了自己的構想:“我要的不是一座普通的教堂,我要在人間建造一座伊甸園。”
詹森問他的預算,舒樂博士堅定而坦率地說:“我現在一分錢也沒有,所以100萬美元與400萬美元的預算對我來說沒有區別,重要的是,這座教堂本身要具有足夠的魅力來吸引人們捐款。”
教堂最終的預算為700萬美元。700萬美元對當時的舒樂博士來說是一個不僅超出了能力範圍也超出了理解範圍的數字。
當天夜裏,舒樂博士拿出1頁白紙,在最上麵寫上“700萬美元”,然後又寫下了10行字:
1.尋找1筆700萬美元的捐款。
2.尋找7筆100萬美元的捐款。
3.尋找14筆50萬美元的捐款。
4.尋找18筆25萬美元的捐款。
5.尋找70筆10萬美元的捐款。
6.尋找100筆7萬美元的捐款。
7.尋找140筆5萬美元的捐款。
8.尋找280筆2.5萬美元的捐款。
9.尋找700筆1萬美元的捐款。
10.賣掉1萬扇窗戶,每扇700美元。
60天後,舒樂博士用水晶大教堂奇特而美妙的模型打動了富商約翰·可林,他捐出了第一筆100萬美元。
第65天,一位傾聽了舒樂博士演講的農民夫妻,捐出第一筆1000美元。
第90天時,一位被舒樂博士孜孜以求精神所感動的陌生人,在生日的當天寄給舒樂博士一張100萬美元的支票。
8個月後,一名捐款者對舒樂博士說:”如果你以你的誠意和努力能籌到600萬美元,剩下的100萬美元由我來支付。”
第二年,舒樂博士以每扇500美元的價格請求美國人訂購水晶大教堂的窗戶,付款辦法為每月50美元,10個月分期付清。6個月內,1萬多扇窗戶全部售出。
1980年9月,曆時12年,可容納10000多人的水晶大教堂竣工,這成為世界建築史上的奇跡和經典,也成為世界各地前往加州的人必去瞻仰的勝景。
水晶大教堂最終造價為2000萬美元,全部是舒樂博士一點一滴籌集來的。
許多願望乍一看起來像夢一般遙不可及,然而有效地將問題分解成許多板塊,這將大大提升我們攻克難關的信心和效率。天下大事必作於易,你必須要有一種舉重若輕的高效理念和方法,而目標分解法就是讓你可以解決任何困難的方法。通過這種方法,你可以把工作中的困難分解成一個個較易實現的目標,然後全力以赴地去實現它,這樣,再難的問題也難不倒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