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優秀的員工正是在小事中不斷地實現自己的理想,向更高更長遠的目標前進,這樣他才會充滿激情和活力,整個企業也才會充滿力量。
工作目標的實現,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任何事情都有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因此,一個有效的工作法則是要求階段性成功,而不是盲目地為“最後的成功”傷筋動骨。
一個小夥子初次到工廠做車工,師傅要求他每天車完28800個鉚釘。一個星期後,他疲憊不堪地找到師傅,說幹不了想回家。
師傅問他:“一秒鍾車完一個可以嗎?”小夥子點點頭,這是不難做到的。
師傅給他一塊表,說:“那好,從現在開始,你就一秒鍾車一個,別的都不用管,看看你能車多少吧。”小夥子照師傅說的慢慢幹了起來,一天下來,他不僅圓滿完成了任務,而且並沒有疲憊的感覺。
師傅笑著對他說:“知道為什麼嗎?那是你一開始就給自己心裏蒙上一層陰影,覺得28800是個很大的數字。如果這樣分開去做,不就很容易地完成了嗎?”
小夥子恍然大悟。
分開去做,聽起來簡單,實則蘊涵著無窮的成功智慧。當我們被困難壓得無暇喘息時,不要懼怕,理理頭緒,成功的太陽自然就會照進你的心田。
我們每個人無論是在生活中還是在工作中,都擁有自己的目標,然而不管目標有多麼宏大,一定要學會把目標細化、具體化,積少成多,一步一步實現。
有一位青年,曾夢想要做美國總統,但這個夢想似乎過於遙遠、不可思議。該怎麼辦呢?經過幾天幾夜的思索,他擬定了這樣一係列的連鎖目標:
做美國總統首先要做美國州長→要競選州長必須得到雄厚的財力後盾的支持→要獲得財團的支持就一定得融入財團→要融入財團就最好娶一位豪門千金→要娶一位豪門千金必須成為名人→成為名人的快速方法就是做電影明星→做電影明星的前提是練好身體,練出陽剛之氣。
按照這樣的思路,青年開始步步為營。一天,當他看到著名的體操運動主席庫爾後,他相信練健美是強身健體的好點子,因而產生了練健美的興趣。他開始刻苦而持之以恒地練習健美,他渴望成為世界上最結實的壯漢。3年後,借著發達的肌肉,一身雕塑似的體魄,他開始成為“健美先生”。
在以後的幾年中,青年囊括了歐洲、世界、全球、奧林匹克的“健美先生”。22歲時,他踏入了美國好萊塢。在好萊塢,他花費了10年的時間,利用在體育方麵的成就,一心去表現堅強不屈、百折不撓的硬漢形象。終於,他在演藝界聲名鵲起。當他的電影事業如日中天時,女友的家庭在他們相戀9年後,也終於接納了這位“黑臉莊稼人”。他的女友就是赫赫有名的肯尼迪總統的侄女。
他與太太生育了4個孩子,建立了一個幸福的家庭。2003年,年逾57歲的他,告老退出了影壇,轉而從政,成功地競選成為美國加州州長。
他就是阿諾德·施瓦辛格。
可見,“分”是一種人生大智慧,它不僅能幫助我們解除心理上的壓力,也能幫助我們將難解決的問題高效解決。
曾經有一位63歲的老人從紐約市步行到了佛羅裏達州的邁阿密市。經過長途跋涉,克服了重重困難,她到達了邁阿密市。在那兒,有位記者采訪了她。記者想知道,這路途中的艱難是否曾經嚇倒過她,她是如何鼓起勇氣、徒步旅行的。
老人答道:“走一步路是不需要勇氣的。我所做的就是這樣:我先走了一步,接著再走一步,然後再一步,我就到了這裏。”
是的,做任何事,隻要你邁出了第一步,然後再一步步往前走,你就會逐漸靠近你的目的地。如果你知道你具體的目的地,而且向它邁出了第一步,你便走上了成功之路!
每個人都應該有偉大的長遠夢想和希望,然而,對於目標設定,成功大師往往建議人們做一個不太成功的人,而不是過度成功的人,也就是說,采取初級步驟。例如,如果你最終想減重50磅,擁有健美的身材,他們會推薦你先減重20磅,而不是試圖向前邁出一大步,一下子減重50磅;不是去健身房一個小時,而是隻去20分鍾。換句話說,設定一個不太高的目標,然後迫使自己堅持它,這樣你就不會覺得壓力太大,而是覺得能夠應付。由於覺得自己能夠應付,你會發現自己渴望去健身房,或渴望做生活中其他需要你做或改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