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救姻緣常喜兒結親(2 / 3)

常順娘萬想不到傅家人來這麼一出,聽桃花報上來時愣怔了好一會兒。“那媒人說傅家要求娶喜姐兒?”她看向瑞兒家的,“那日你去送謝禮,可有什麼端倪?”

瑞兒家的搖搖頭,同樣是不解:“那日奴婢過去,見著傅士子和他的父母,沒見他們透露有此意。”她想了一會兒,又道:“隻不過那傅士子的母親,曾狀似不經意地問了一下喜姐兒是否婚配。如今想來,他們那時應該就起意了。”

常順娘暗自思忖,前兒瑞兒家的去了那傅士子家,道說家境不錯,人口簡單,父母也是好說話的,若是他們真有誠意結這門親,倒也不失為喜姐兒的一段善緣。心中有了計較,她自然對媒人和顏悅色。

媒人做媒多年,極擅察言觀色,那都是人精,瞧著這樣估摸著這門親事十有八¤九能成,笑得越發真誠,將那傅士子的十分好說成了十二分。

常順娘自然不會盡信媒妁之言,既不馬上答應又不立時拒絕,隻說自己一介婦道人家也拿不定主意,須好生跟夫君商量商量。媒人一聽就知道有戲了,笑容滿麵辭別常順娘趕著往傅家報喜去。

她前腳剛走,瑞兒家的後腳就得了常順娘的吩咐出門了,就是為了打聽傅家及傅士子的情況。

傅家世代居住在京郊,也算薄有田產的耕讀世家,沒幾日瑞兒家的就打聽了個七七八八。那傅士子名鴻,字鵬程,正逢弱冠之年,剛考取秀才的功名,鄉鄰俱都言是個孝順老實的。他家中人丁不多,上頭有個大姐,前幾年已經出嫁;家中祖父母均不在人世了,但父母身體康健,偶爾還能下地耕種。

“聽來倒是不錯,隻不過他家還要親自下田?喜姐兒這幾年都在我這兒嬌養,哪裏懂那些田間農事,嫁過去豈不受累?”常順娘皺眉道。

瑞兒家的答說:“奴婢打聽得來,傅家田地百來畝多是佃出去的,二老說是下田,也隻是偶爾去自家那一點菜地拾掇,平日裏還都是下人打理。況且……”

常順娘放下手中茶杯,看了瑞兒家的一眼,道:“翠姑,你我多年主仆,一路扶持過來,情分不比常人,還有什麼不好說的?”

瑞兒家的這才說道:“喜姐兒落水被傅鴻救起,雖說那時冬衣厚重,可畢竟還是有了接觸,這事兒於女子名節可大可小。那傅家這麼急急來提親,恐怕是有負責之意。再則,傅鴻救了喜姐兒後,便一路同行,雖恪守男女之別,也不免跟喜姐兒有些交往。奴婢那口子曾跟我提過幾句不敬之言,還請夫人恕罪,恐怕喜姐兒對傅鴻也是有點兒……”

瑞兒家的壓低聲音沒說完的那句話,常順娘不用想都知道是什麼意思。她沉吟片刻,才道:“我且先去探探喜姐兒的心意。”

隔日常喜兒來請安時,常順娘特意將她留下,拉著她的小手在身邊坐下,愛憐道:“想當年你剛出生,跟個小貓兒似的,如今一轉眼,便是大姑娘家了,也快到要說親的年紀了。”

常喜兒想起幾日前蓮蓉跟她說傅家來提親的事,臉上飛起紅霞,低頭盯著衣襟上的繡花,好半天才訥訥說:“喜兒母親剛剛故去,身為女兒,自然要守孝三年,現在哪有心思想這些個。”

常順娘拍拍她的手道:“孝道自然是要盡的,不過等三年後再說親,怕是遲了點。如今若是能先物色物色,便不怕到時急匆匆了,於孝道也不算衝突。”

常喜兒的臉此時更紅得滴血,頭又垂下幾分,繡鞋輕輕踢著榻邊,動了動嘴唇,卻沒說什麼。這番小女兒情態落在常順娘眼裏,她不由嘴角微翹,又說道:“前兒京郊傅家遣人來說媒,男方恰好你也認得,就是救了你一命的傅士子。我看他也是家境殷實,年紀輕輕便考取了功名,也算良配。你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