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大雜誌的廣告經理說:“推銷是一種你不會在朋友麵前那樣表現的行動。當你推銷一項產品的時候,你要對方買下來,你要對方把你看成一個誠實、真摯的人。常常,當你說到‘推銷’的時候,你跟他們之間,就出現一道無形的鴻溝。你必須使別人相信,你有一種特殊的東西,是他所需要的。”
要常記住,信心是很重要的因素。在推銷奢侈物品——藝術品,貂皮,珠寶上,信心所占的比例,更是其他方麵所不能比的。具有三十多年經驗的珠寶商古斯洛說:“不論對方所付的是一塊錢或十萬塊錢,他要的是確實有那個價值的東西。殊寶商必須信用可靠,所賣的東西必須貨真價實。現在尤其如此,我們的顧客,最主要的考慮因素是價格。在過去,購買珠寶是一項比較羅曼蒂克的舉止,但你必須使買方相信,你告訴他們的是實話。”
因此,秘訣是:自我不警覺,說話流利,適當地友善,每一根毛發都要各就各位——但這些還不夠。你必須要認清這個事實,那就是:有時候你要以這種方式跟男的打交道,跟女的又是另一種方式,過分不同也不行。不過,許多有經驗的推銷男女,仍然繼續使用因性別而不同的方式。“對付女顧客,必須較為轉彎抹角,”古斯洛說,“我通常總是誇獎她們一番。但我隻以事實誇獎她們。每一個女人,都知道她們早上起來是什麼模樣,因此如果我的說法不同,她就知道我在胡扯。對男顧客,我的方式直截了當,這通常表示討價還價。他會接受這種方式,因為他比較習慣於這種做生意的方法。”
推銷自己時決不可表現出很害怕的樣子。那如果你沒有被雇用呢?還有別的工作可以做啊。如果有可能的話,你一定要看起來很有信心,甚至你覺得你好象被人剛從一架飛機中被推出來一樣。
最重要的是,你要認為你有資格擔任那項職務,如果你被雇用的話,你認為你會做得很好。
此外,當你在推銷自己的時候,別擔心做錯事。但定要從錯誤中得到教訓。
成功之道,在於你為獲得成功所做出的積極努力,而不在於預先就衡量這種成功的價值。
——[法]哈裏特推銷是一種才華,就像是繪畫的能力,兩者都需要培養個人的風格;沒有風格的話,你隻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而已。風格是所有我們以前和現在所看到的和感受到的綜合品。
如果你要學習推銷自己,現在是開始的時刻。
在由傳統的、自然的狀態向全麵發展的社會主義新人的轉變中,在社會的現代化過程中。真和知識可以說是首要的條件,有了知識,才能在現代社會中存在、發展下去,成為—個現代人,不僅享受到現代文明的種種果實,而且利用、憑借現代社會的種種優越條件,積極地進行創造活動,幹出一番大事業來,在改造自然和社會的偉大實踐中實現自我的價值,實現幸福。“知識就是力量”這一格言,在現代社會中特別具有意義,而且具有新的內涵。
道德是任何社會都需要有的,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重要韻標誌,是表現人的崇高精神、追求、誌趣、良心之所在。沒有道德的約束,社會就會混亂不已,滿是獸行。沒有道德,沒有具有崇高精神的偉人,一個社會將失去光環,沒有意義。沒有道德的社會就說不上是文明的社會,也是不可能長久存在、發展的社會。
從全世界範圍來看,現代社會的道德狀況總的來說是比較混亂的,正因為這樣,所以世界上不少有識之士都感到沮喪,他們悲憤地指出,現代社會在物質領域裏的繁榮是以精神裏的退步為代價的,有的甚至認為物質生產、科技的發展是道德、精神、信仰退步的主要根源。的確,現代社會是太缺乏道德和善了,人們因此而普遍感到不幸福,產生了種種失落感、空虛感、壓抑感、孤寂感,盡管人們的物質生活比以往的時候好多了。近代以來的社會現代化過程伴隨著社會道德的的淪喪,這樣的現代化不是人們夢求的美好社會。超越這樣一個現代社會,建設一個既有發達的物質文明,也有發達的精神文明的社會已是曆史的必然和時代的大課題,很多大思想家都批判過道德敗壞的現代社會,呼籲建立有遵德的新社會,這也是廣大民眾的心聲。
現代社會中的道德危機和良善的缺乏,主要在於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的極端泛濫,缺乏關心他人和為社會貢獻的精神。而道德淪喪和良善的缺乏不僅使社會利益受到危害,而且連個人的利益也受到損害。從社會的發展角度看,雖然社會的發展是以分工、分化的途徑實現的,社會發展了,人也就孤立化,個人越來越成為獨立的個人,但是正是使人孤立化的許多條件又在更大範圍內把各個人聯起來了。現代社會中的各個人比以往任何時代都更加依賴於社會和他人,離開了社會和他人,任何個人都不可能生存、發展下去,不可能展開他的事業。現代社會中的個人與個人之間的交往、聯係、無論從廣義上,還是從深度上講都比以前要大得多、多得多、緊密得多。因此,社會的發展雖然一方麵給予個人主義發展的可能,但另一方麵,更加反對個人主義和利己主義,要求有集體主義。現實的狀況是,由於種種原因,總體上一方麵是個人主義、利己主義發展起來,另一方麵集體主義則被壓抑、忽視,由此造成了嚴重的社會道德問題。
為了人們自身的利益,為了全社會的利益,為了人的尊嚴和幸福,人類必須在社會現代化的過程中大力發展精神文明,重建道德秩序,促使人們積極求善。當然,這種善必須是現代社會所要求的善,是和現代社會相適應並有助於解決現代社會的種種道德問題的善。
據我長期觀察,要想在世界上取得成功,就必須大智若愚。
——[法]孟德斯鳩現代社會的道德和善首先要和真聯係起來,使之成為人們自覺的理性追求,人們在行為中不僅要有好的、善的動機,也要有良善之心,愛人民之心,而且要有為整個社會的現代化,為人民和社會作貢獻的雄偉目標,並且還要依靠豐富的知識來取得豐碩的成果,如此之善,方才是真善。
幸福無疑不能沒有物質條件,但是,如果一味注重物質享受,實質上是把自己降低到了一種動物本能。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認為,如果幸福在於肉體的快感,那麼應當說,牛找到了草料吃的時候是幸福的。他諷刺那些隻圖吃得好、嚼得好的人說,驢子寧願要草料不要黃金,而豬在汙泥中取樂。如果一個人把物質享受當作自己唯一的幸福,那麼就會使自己陷入無以自拔的物欲私念的羅網裏,孜孜追求物質利益,不放過獲取吧怕僅是蠅頭小利的機會。“玩物喪誌”,一個人如果沉迷於豪華衣錦,醉心於吃喝玩樂,必然喪失革命意誌,泯滅善良人性,或在經濟上犯罪,或在政治上墮落。
理想指向未來,又根源於現實,具有實現的可能性。萊布尼茨說,現在包含著過去,而又麵對未來。在未來與現實的關係上,羅素認為,從感情上講,未來比過去重要,甚至比現在還重要。人人都懷有美好的理想,充滿了對未來的憧憬,而美好、崇高的理想又會令人奮發。現代德國著名學者卡西爾認為,對未來事件的期望,甚至對未來行動的計劃,並非完全是動物生命所不能達到的。但是,在人那裏對未來的意識經曆了獨特的意義變化。未來不僅是一個思想,它成了一個“理想”。這種變化意義在人的文化生活的一切階段上都體現了出來。理想能夠激勵與鞭策人,讓人持續地為之奮鬥。人的理想不僅是理性化的東西,而且還總帶有希望的感情色彩。生活中的幸福,離不開人們寄希望於未來的那種情感,那種在希望中激起的濃烈而豐厚的情感。也就是說,幸福必須表明一個人所處的狀況,符合他對於生活的熱情向往。從這個意義說,幸福意味著實現了的或尚未實現的希望,是人們對理想和目標的一種不斷追求。總之,幸福與人的希望、理想是密不可分的。
前麵講過,不同的生理理想會導致不同的幸福觀。還應該指出,不同的理想和幸福觀,會產生不同的精神麵貌和生活態度。抱著人生在世,必須盡情享樂態度的人,就會把吃好、穿好、玩好當成幸福,甚至會為了獲得他的所謂的幸福而不惜貪汙盜竊、投機倒把、敲詐勒索、剝削別人的勞動,以致製假販假、製黃販黃……墮入犯罪的深淵。如果他的生活理想隻是溫柔的妻子、可愛的孩子,舒適的房子,他就會在獲得矯妻愛子和好的房子以後,不再為事業作進一步的努力,而抱著“不求增福壽,隻求保平安”的態度過日子,渾渾噩噩,得過且過。而隻有胸懷共產主義遠大理想的人,才會把整個社會乃至全人類的幸福作為自己的幸福,才會有最高的勞動和創造熱情,才願把自己的聰明才智完全貢獻出來,為社會的利益、人類的幸福不惜犧牲個人的利益,以便得到最大的精神幸福。
現在確有不少人,在黨和國家實行改革、開放、搞活的正確方針下,抵製不住腐朽思想的侵蝕,產生了消極、落後的幸福觀,他們奉行金錢至上、個人至上的人生準則,說什麼“理想是空的,金錢是實的”,相信“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喪失了崇高的理想,一切向錢看,導致了腐敗,甚至幹出了與社會主義製度格格不入的事。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經濟為人們實現崇高理想和最終走向真正的幸福提供了條件,但遺憾的是,有許多人對幸福作了個人主義的理解,把個人主義和小團體的利益看得重一切,高於一切,利用國家比較寬鬆的自主政策,大搞以權經商、濫發獎金、哄抬物價,甚至抗害國家和群眾的利益。因此,在強烈富國富民、共同富裕的同時,必須抵製那些腐朽的幸福觀,理直氣壯地宣傳共產主義理想,提倡個人利益服從黨和人民的利益,局部利益服從國家整體利益的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