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3章商周斷代(2 / 2)

“外星文明?實在解釋不了,也隻能這麼一個解釋了!伏羲氏是人文初祖,是他畫卦為中原帶來了文明,可是史記記載,伏羲西來,西到底是哪裏就沒有說清楚,沒準是西天呢!”我兜了個機靈,當然,我也不知道我這話說的不太靠譜,不過確實沒有更好的解釋。

“你說的沒錯,是伏羲畫卦。”蘇北已經走到了下一個罐子前,在這個罐子裏麵有一個老者在畫著什麼,可是畫了很久也沒畫明白,就在此時,有人帶來了一本書,老者看了書之後恍然大悟,畫出了文明的符號。

“河圖洛書!”雖然和傳說是神獸獻書不一樣,可是我們立刻認出這就是中原文明的源頭——河圖洛書。

“這幅畫的意思河圖洛書是和其他文明的融合,圖代表了部落的本土文明,書則是外來人帶來的!”畫上的意圖很直白傳遞了這個意思,為了確認一下,我問李教授。

“是的!”李教授點著頭,“隻是可惜,不知道外來的是從哪裏來的!”

有了河圖洛書,老人就開始推演文明,雖然畫麵的很籠統,但是我們能看出裏麵的符號大都是類似數字的東西,推演的東西我們很眼熟——低配版的現代數字模型。

用數字推演社會,社會迅速發展,建設領地、秩序、城郭和文明,原本的碧落迅速壯大,形成國家,過程雖然僅僅是一幅畫,卻可能要曆經千年。

“數字推演,這不是一經嗎!”我突然想到了許多,因為我本科是學經濟學的,屬於理科生,很清楚數字模型的中央,尤其經濟發展到今天這樣繁榮複雜的程度,僅靠文字已經很難描述,所以全景式的反應局部乃至整個社會的經濟模式和走向就需要建立負責的經濟模型,模型的基礎就是數學。歐洲數學家說世界是數字組成的,當代的人難以理解,可是現代社會確實這樣。

就像二進製的計算機,就是靠1和0兩個數字的組合形成了紛繁複雜的功能,呈現了色彩斑斕的圖像,這些背後的一切都是圖像。

既然數字能組成動態的風景、靜態的視頻,隨著時代的發展,數字就不能形成立體的物體、和負責的思想嗎?誰敢說呢。

“這個發現意義的確很大,中國古代給人的感覺更重視人文,不重視理學,尤其是數學,雖然有一些成就,卻不成體係,不能和儒學一樣時代流傳,不斷的繼承發展,原本以為中國人沒有理科思維,現在看起來不是的,曾幾何時我們的理科生思維也很強,隻是後來的發展走向了歧途……”說到這些就像在高中曆史課學近代史一樣——恥辱滿滿啊,後來已經就變成算卦的了。

“這都怪孔老二啊!”關照不禁感歎了一聲。

“其實和孔子無關,孔子將易經放到了很高的位置上,是六經之首,隻是後來儒學發展不重視這個了,當然這也不是入學的問題,而是整個社會走向的問題!”

“世界是數字構成的!”女孩兒卻對這句話格外感興趣,反複在嘴裏說,我們都沒太在意。

“怎麼了,你喜歡數學嗎!”宋強靠近女孩兒,問。

“我數學學的一點也不好!”女孩兒微微一笑,“因為太差了,所以才更感興趣!”

“其實我數學也不太好,所以學了文科!”宋強和女孩兒套近乎,暫時放鬆了對蘇北的緊盯。

我們沒在意這些,一邊說著,一邊去看下一幅畫,國家繁榮到一定程度之後,果然,開始分裂,天下亂像產生。

國家之亂生於民間,表現在朝堂。

這幅罐畫著重記載的是朝廷上的爭鬥,已經分成了十分明顯的兩個派別,涇渭分明。但是因為有一個年邁卻又十分有權威的老者存在,爭鬥暫時被壓製了下去。

“這應該是個老皇帝!”話剛出口,我發現不對,那時候還沒有皇帝一說,連忙改口說,老國王!

老國王有十分明顯的傾向,他偏袒一方,可是很明顯,這一方看起來很強,但是外強中幹,支持他們的人並不多,所以另一派隻在等待——等老國王死去。

沒過多久,老國王病重膏肓,眼看就要撒手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