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4章王朝交魯(1 / 2)

各方的勢力都因為老國王即將去世這一巨大的變動而蠢蠢欲動,國王支持的小王子在等待平穩過度,他們小心翼翼的避免出現更大的意外,可是大王子卻不一樣,龐大的勢力開始雲集在他的身邊,老國王雖然做了各式各樣的謀劃,可是他的一切謀劃都因為他的死而化為虛無。

沒有軍隊和製度保證的繼承就就等於沒有保證。

小王子繼位沒有多久,支持大王子的勢力就從四麵八方湧了過來,壓力十分的巨大,雖然也有很多人支持小王子,可是麵對強大的阻力,他們顯得太過弱小,在小王子的大臣被殺之後,小王子不得不逃亡異國,在逃亡的過程中,他們帶著很多笨重的箱子,因為勾畫的太過簡單,和我們對曆史的情形懂得不多,看不出來箱子裏麵究竟是些什麼東西。

“應該是青銅禮器和王室典籍!”李教授一邊回答著我們,一邊自言自語著,“如果這是真的,那將解開一個困擾史學界乃至整個中國曆史上最大的謎團!”

“最大的謎團?難道比秦始皇陵裏麵究竟有什麼還要大嗎?”我問,在我心中中國曆史上的大謎團都集中在秦始皇這個千古一帝身上——從出生到死亡,在秦始皇身上集中了太多的謎團。

“嗬嗬,秦始皇是不是呂不韋的私生子,那隻是老百姓街頭巷尾的談資,對曆史來說並沒有太大的意義,他既改變不了曆史的走向,又延緩曆史的進程,無論是他是不是呂不韋的私生子,他都是秦始皇,秦陵也一樣,作為考古人員可能都有一個要打開他的夢,可是對曆史來說,秦陵就是秦陵,他始終放在那裏,一切都不會發生太大的改變。但是在中國曆史上有一件大事,不但改變了曆史的走向,更給曆史蒙上了一層麵紗!”

“什麼事情?”聽李教授這麼說我們都很驚歎,中國上下五千年,從來都沒聽過還有影響這麼大的一件事情。

“王朝交魯!就是我之前和你們說的導致中國曆史斷層的大事兒!”李教授一字一頓的說。

“王朝交魯?”我們麵麵相覷,對這四個字感覺到萬分陌生,“那是什麼?”

“我說過,中國作為四大文明故國曆史之所以沒斷層就是因為我們有完善的信史製度,。《呂氏春秋·先識》記有:“夏太史終古見桀迷惑,載其圖法奔商;商內史向摯見紂迷惑,載其圖法奔周;晉太史屠黍見晉公驕無德義,以其圖法歸周。”這表明我國在夏代已有圖書

典籍,商代當然也有典籍圖書,而且這些圖書最終又都被收入到周王室圖書檔案館裏。令人遺憾的是,周朝國家圖書館收藏的圖書、檔案、文獻典籍在2500年前神秘地失蹤了(我們今天能夠看到的是占卜後被遺棄的殷商甲骨文和周朝甲骨文,裏麵包含的信息十分有限,包含很大的巫的成分,距離真實已經很遠了。不僅僅是夏商周,我們還應當搞清楚先夏史,弄明白三皇五帝、大禹治水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可惜啊……”說到這裏,李教授長長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