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24章王朝交魯(2 / 2)

“您說的導致曆史斷層的事件就是王朝交魯嗎?”我們都問,心想這是一件多麼大的事情,會讓2500年前的曆史變得撲朔迷離。

“不錯,王朝交魯是曆史上的一件大事,其中還涉及到化外、化內兩位聖人之間的鬥爭,後來二聖老子和孔子的門人眾多,都有意將這件事情淡化掉,因為這件事情對雙方來說都不算很光彩。”

“還有孔子和老子?那的確是大事兒了!”聽李教授這麼說,我才相信他之前說的這件事情的重大性。

無論被封為教主的老子還是創建了儒家學派影響中國幾千年的孔子,都對中國曆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譬如孔子的子不語怪力亂神,在兩千多年,神怪橫行的時代居然有這般見識,即便是進入現代文明的今天,滿腦子迷信你思想的人還不在少數。

道教就更不用說了,雖然最終白給了外來的佛教,可是作為本土宗教,對民族的性格養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後來發生了什麼啊?”我們都對後麵的故事十分期待,迫切的期待李教授能給講出答案。

“後來王子朝帶著周王室的禮器和周王室的典章圖籍投奔他國,有人說是去了楚國,有人說是去了魯國,可是不管去了哪裏,王子朝和他的隨從大臣就消失在了滿滿的曆史長河中,中國的曆史也就此斷代了。即便是新中國成立的時候,中國百分之八十的人都是文盲,所以兩千年的東周,文化隻是屬於貴族圈兒的事,而中國的信史製度自國都是依賴宮廷建立的,對文化的壟斷是這個時代的主要特征,老子作為首藏室之史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地位,老子是支持王子朝的,而孔子支持的是大王子。”李教授盡量用最簡潔的語言將這段曆史給我們梳理清楚,“而大王子和小王子之爭的根本就是維係宗法和順應時代進行變通之爭,大王子是嫡長子,按照宗法製度要繼位,可是小王子儀表堂堂,才能又很出眾,老國王和老子就想讓小王子繼位,於是老國王活著的時候,他所偏愛的小王子一直都在權利的核心,但是整個國家尤其是貴族更傾向於維護舊的製度,所以小王子的失敗是注定的!”

“這不太對啊,春秋戰國不是社會大變革的時代,宗法製度逐步走向崩塌的時代嗎,小王子代表了時代發展的方向,應該得勝才對啊!”李教授的話讓我非常的想不通。

“嗬嗬,從大方向說是這樣的,可是一切卻不能簡單的從大方向來衡量,譬如中醫西醫之爭,雖然中醫勝利了,可是進行科學化改造勢不可擋。再比如當年的戊戌變法,革新是代表新方向的,但是變法卻失敗了,保守的慈禧雖然訓政,但是慈禧訓政後進行了一係列的改革,比戊戌變法還要徹底,所以……”李教授說到這裏頓了一下,他沒有想到更好的詞來形容這種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