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說過:“孩子生來都是天才,往往在他們求知的歲月中,是錯誤的教育方法扼殺了他們的天才。”其實,孩子是否聰明,不取決於父母的文化程度與職業,而在於父母對孩子的言傳身教。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好孩子,才能使孩子變得更加可愛、聰明。

密碼1:好環境有助於男孩成才

毛澤東同誌說過:“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根據,外因通過內因而起作用。”這外因指的就是客觀外部條件,即環境;內因就是主觀自我努力。沒有內因的主觀發動,外因便起不了什麼作用,一個人就不會發生從“不是人才”到“人才”的變化。

環境與成才有著密切的關係,這是毋庸置疑的。良好的環境,即所謂“順境”,有著成才所需要的各種條件,有利於一個人的進步和成長,利於造就人才。反之,惡劣的環境,即所謂“逆境”,處處限製乃至扼殺人們在學習與事業上的努力,就不利於一個人的進步和成長,有時甚至可以把人毀滅。古今中外,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為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社會和家庭必須努力為人才的成長創造和提供盡可能好的物質和文化條件。

200年前美國康乃狄克州有一位集神學家、哲學家和道德學家於一身的學者,他的名字叫嘉納塞?愛德華。現在,他的子孫已繁衍了8代。其中,有13人當了大學校長,100多人任大學教授,14人創建了大學或專科學校,80多人成了文學家,一人就任副總統,一人做了大使,20多人任上下兩院的議員,18人成了報社、雜誌社的負責人或者主編。

但是,同是200年前,美國紐約有一個叫做馬克斯?朱克的酒鬼、賭徒,至今他的子孫也已繁衍8代。其中,有100多人成了乞丐和流浪者,7人因殺人被判處死刑,63人因偷盜、詐騙等被判刑,因喝酒天亡或成為殘廢者也甚多。

這兩個例子發人深思。它說明家庭環境對子女的人生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壞環境毀掉人,好環境成就人!學者後代多數成才,酒鬼、賭徒的後代大多被毀,智商的遺傳基因可能會占一部分,但絕不是重要的因素,重要的是兩者的家庭教育環境有天壤之別!書香世家,父母的生活態度。乃至思維方式和習慣,會醞釀出一種學習氣氛濃厚的家庭環境,子女耳濡目染,會在很大程度上潛移默化地受到影響;而酒鬼、賭徒心思花在了自己的嗜好上麵,樣樣都會惡性循環,生活散漫、作風不正、又窮又懶,家裏往往彌漫著吵嚷、暴力或者冷漠、絕望的氣息,孩子長期生活在這樣有思想毒素的空氣裏,怎麼能夠上進!

而那些沒有良好家庭教育條件的孩子,如果能在良好的環境中成長,情形就會大不一樣,包括同樣是酒鬼賭徒的後代,他們也可能成才。

良好的家庭環境,可以使兒童性格活潑,具有開朗、大方、好學、誠實、謙遜、合群、求知好奇、愛勞動、愛清潔、守時守信等好的品行;不良的家庭環境,會使孩子具有膽怯、多疑、自私、嫉妒、孤獨、懶惰、放任、不懂禮貌、言語粗俗等不良品行。因為,兒童在適應家庭環境的過程中常以家長為最親近、最直接的模仿對象,形成自己的心理定式和性格特征。因此,家庭環境的好壞是兒童心理和行為健康水平的重要相關因素。

50年前,美國紐約成立了一個兒童救護會。該救護會專門收容和撫養棄兒、孤兒和貧兒。它的做法同普通的孤兒院不同,其方針是必須讓這些孩子到可靠的家庭裏接受良好的教育。因此,救護會把這三類兒童送到當地可靠的農家寄養。50多年來,救護會共收容、照顧了2.8萬名孩子。最近的報告指出,有87%的孩子成為出色的人物。其中,有的當了州長、總督、高級審判官、市長及州會計檢查官;有24人被選為美國議會議員;有9人被選為州議會議員。此外,在教育、農業、商業等方麵卓有成績者也不勝枚舉。更為有趣的是,該救護會曾把前麵提到的馬克斯?朱克的第九代子孫收容到兒童救護會,照例把他送到良好的家庭寄養,而他已成為地方上的模範青年,前途大有希望。

可見,好環境造就好孩子,並成就各種各樣的優秀人才。對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父母營造出適合孩子成長的家庭環境。

家庭教育的主要特點是潛移默化,言傳身教。由於孩子的可塑性大,模仿性強,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在以身示範,無時無刻不在悄悄地對孩子施加影響。因此,孩子在家庭中所學到的一切,包括說話的語調、動作、走路姿態、性格和品德等都會打上父母的烙印。所以有人說,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如果父母下班回家後隻顧吃喝玩樂,生活自由散漫,甚至行為不軌,無疑會給孩子造成負麵影響。

環境是萬物成長的土壤,家庭環境是孩子成長的第一土壤。父母可從以下幾方麵為孩子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

1.讓男孩感受民主的家庭氛圍

現在的家庭關係應該是兩代人相互尊重、平等相處的關係。作為父母,要尊重兒子的意見、行為,尊重孩子的人格,不能高居於孩子之上,濫施威嚴。作為兒子,則要善於表達自己的意見,學會在一定程度上參與家庭的決定。在家中,父母把民主、平等、寬容的風度和氣質體現出來,孩子長期處在這樣民主、寬鬆的家庭氣氛中,他的個性就能得到全麵的發展。

2.讓男孩感受互愛的家庭氛圍

互愛的家庭氛圍可以熏陶孩子的愛心,有愛心就會愛親人、愛生活,對未來充滿希望。這樣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一定會懂得生活情趣,能積極進取、把握幸福。

作為父母,一般都十分疼愛孩子,可是很多父母卻忽視了夫妻間的愛。沒有甜言蜜語,沒有體諒和關懷,甚至很回避在孩子麵前表現出親呢舉動。其實這是個誤區,讓孩子感受到爸爸媽媽之間的愛,對他們的健康成長非常有利,如此,孩子從小就會明白互相關愛才是幸福,而不是彼此冷漠,或者麻木地接受別人的關愛。父母之間沒有愛,還會慢慢地影響孩子的心理,影響他們將來對愛情和婚姻的看法。還有很多家長會忽視培養孩子對父母的愛,其實,教育引導孩子以行動表達對父母的愛,也是家庭互愛氛圍形成的重要方麵。

3.讓男孩感受和諧的家庭氛圍

家庭是孩子日常生活遮風擋雨的港灣,也是孕育希望和放飛理想的錨地。溫馨和諧的家庭氛圍,有益於孩子消除疲勞、緊張和煩惱,使家庭成為孩子前進的加油站,不斷為其注入生機與活力,增強信心與勇氣。

家庭和諧,孩子就會處於一種愉快的心理環境中。長期處於愉快心理環境下的孩子,往往表現為精神振奮、性格豁達、活潑樂觀、充滿自信。相反,處在壓抑的家庭氛圍中,孩子往往是憂心忡忡,帶著精神負擔邁入家門,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表現為缺乏熱情、性格內向、感情脆弱,甚至造成嚴重的心理障礙,出現憂鬱症、逆反心理等,形成子女與父母之間思想上的代溝或情感上的隔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