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心態在人生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孩子有了健康的心態,幸福的人生才有了基礎。父母應努力幫助孩子培養健康的心態、克服不良心理,從而使孩子取得自己想要的成功,迎接未來燦爛的人生。
密碼21:好心態能夠為男孩帶來成功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良好的心態無疑是促其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也是孩子健康的重要標誌。良好的心態表現為:自然適應、積極向上、勇於麵對、沉穩果斷。它在成長中形成,又在在成長中幫助成長。不僅對孩子,對任何人,良好的心態都是非常重要的。
好心態能使—個懦夫成為勇士,使人從心誌柔弱變為意誌堅強。要想讓孩子自信勇敢地麵對生活以及未來的社會競爭,就必須從小培養他們良好的心態。成才,不僅需要健康的體魄和聰明才智,更需要一個良好的心態。因為好心態導致好結果,不好的心態則導致壞結果。所以,若想讓你的孩子得到好結果,就要讓他擁有好的心態。
關於心態對人的影響,某國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
試驗人員讓一群本國最優秀的運動員做一些別人無法做到的運動。他們把運動員分成兩組,第一組直接參與運動,但是效果並不好,雖然他們都盡力去做,但是大部分運動員都做不到指定動作。
輪到第二組上場時,試驗者告訴他們第一組失敗的結果。然後,他們對第二組運動員說:“你們這一組的結果將會不一樣,因為你們會得到一種新藥,這種藥物可以使你們達到超人的水準。”
結果,第二組運動員很容易就完成了那些困難的練習。
事後,參加者詢問:“那是什麼藥,具有如此奇效?”
試驗人員說:“那隻不過是一些毫無效果的粉末而已。”
由此可見,好心態對人的影響有多大。運動員擁有好心態,就可以發揮超長水平,創造奇跡。若想孩子獲得成功,給他一個良好的心態也是必要的。因為生活中常常會遇到一些困難,而且,有些困境難以改變,這個時候,沒有好心態是不行的。事實上,個人很難改變環境,但卻可以改變心態,用好心態去麵對不好的環境,同樣可以保持快樂的心情。
平時教育孩子時,多給孩子一些鼓勵,讓他獲得心靈支持,同時,還要讓他學會麵對艱苦保持好心態。有一個爸爸用“太好了”三個字,不僅改變了自己的教育方法,也改變了兒子的不良心態。
馮程過去因為兒子學習差,常和妻子吵架,每次兒子考砸了,他們夫妻二人就互相埋怨,結果兒子的學習越來越差,終於落到了全班的最後一名。
看到這樣的情況,馮程想:“心煩也沒有用,不如換一種方法試試。”這一次,他接過兒子的考試卷,沒有責怪兒子,而是微笑著說:“太好了,兒子!這回你再也沒有什麼負擔了!”
兒子聽了,大吃一驚,期期艾艾地說:“爸,您是不是有病了?”
馮程搖了搖頭,說:“沒病。你想想,一個跑在最後的人還有什麼女擔呀,你不用再擔心別人會超過你,你隻要往前跑,就是在進步!”
這番話讓兒子大受啟發。於是,他心裏高興起來,整日緊皺的眉頭也舒展開了。結果,第二次考試,他的成績是全班的第18名。
馮程看到兒子的試卷,興奮地說,“太好了,兒子比上回已經前進十幾名了!”
這話孩子聽了十分高興。
第三次考試,兒子排在了全班第5名,馮程激動地說:“太好了!兒子,你真了不起!離第1名就差4個人了!”
此時的兒子已經不複過去的頹喪,說:“我下次一定是全班第1名!”
講到這裏,他的臉上洋溢著一種滿意的笑容。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孩子要有好心態,才能獲得成就。
家長在平時的教育中,應該多給男孩一些鼓勵,幫助他建立樂觀、瀟灑的人生態度,這樣不僅能讓他即刻收益,還將為他未來的生活送去快樂的祝願。
1.樹立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石,凡事抱著隻要我幹,我肯定能行的心態,事情就一定會圓滿。而鼓勵是樹立自信心的良方,就像春風融化堅冰,就像夏雨衝刷汙垢,適時的鼓勵會讓人信心百倍。孩子每次取得一點成績,我們都不應吝嗇自己的掌聲,盡管是一句簡單的“你真棒!”,“你真行”,“好樣的”或是一個豎起的大拇指,一個親熱的擁抱,都會使他(她)獲得成功的快感。這種快感越多,自信就會越多。渴望成功,渴望被別人認可,是每一個人都有的願望,作為父母,我們能夠幫助孩子豎起自信,學習的道路,乃至人生的道路,孩子一定會走的很好。
2.走進孩子的心靈
如果說孩子是一棵成長的小樹,父母就是那為小樹提供養料的土壤。風的吹拂小樹知道,土壤更應該知道。在成長的道路上,每個人都會有迷惘的時候,失望的時候,作為家長,如果不能準確了解孩子的心理,就不能為他們提供有用的指導。尤其是現在,很多孩子住校,與家長共同生活的時間少了,再加上他們正在慢慢地進入青春期,慢慢地會有一些成長的煩惱,或者是學習中的困難,同學中的摩擦,這些都需要我們父母給予孩子正確的引導,幫助孩子及時調整好心態,所以,周末回家一定要跟孩子好好地交流。交流的方式不要是問答式的,那樣孩子會厭煩,或者有戒備心理。父母一定要創設一定的情景讓孩子高興地與你分享,比如,一起讀一本書,一起打打球,一起談論個時政要聞等,在與孩子共同的分享中,你會不知不覺的走進了孩子的心靈。
3.培養孩子讀書的興趣
讀書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往小處說,有利於語文能力的提高,從大處說,它可以從思想,情感,價值體係,審美情操等方麵影響孩子,可以說愛讀書,讀好書,會使孩子一生受用無窮。
讀書不僅能增長知識,開闊眼界,還能幫助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幫助孩子樹立遠大的誌向,激發孩子向上攀登的動力。這比單純的說教效果要好得多,它激發的是孩子的內驅力。
總之,心態對於孩子非常重要。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且也是永遠的老師,父母有責任,有義務幫助孩子樹立起良好的心態。
密碼22:寬容待人,教男孩學會寬容
寬容待人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思想修養,也是人生的真諦,你能容人,別人才能容你,這是生活的辯證法則。寬容是一種胸懷,一種睿智,一種樂觀的麵對人生的勇氣。它能驅散生活中的痛苦和眼淚,它能傳播心靈的快樂和微笑。能減少人生的沉重感,讓人生充滿快樂和歡笑。
曾看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對父子坐火車外出旅遊,途中有位查票員來檢查乘客的車票,父親因為找不到車票而受到查票員的怒言以對。事後,兒子就問父親:“為什麼剛才你不怒言以對呢?”父親說:“兒子,倘若這個人能夠忍受他自己的脾氣一輩子,為何我不能忍受他幾分鍾呢?”
我們不得不佩服這位明智的爸爸,他給兒子做出了寬容的榜樣。
莎士比亞說:“不要因為您的敵人燃起一把火,您就把自己燒死。”
當一個人的感情掌握了理智時,他將成為感情的奴隸;而當他戰勝自己的感情時,他才會成為自己命運的主人。
在現實生活中,男孩們常常會因為一些小事跟別人發生衝突,如被別人踩了一下腳、在公交車上被別人擠了一下……這時,不懂得寬容的男孩要麼是大發脾氣,要麼出口就是髒話,要麼就是以牙還牙……
由於男孩好鬥心理強,對待問題的處理往往急躁、衝動,不能克製自己,與別人發生衝突是很經常的現象。但是,男孩是否能夠體諒別人、是否能為別人著想,則與家長從小對他們的教育有很大的關係。
現在的男孩很受家長的寵愛,哪怕是僅僅受了一點委屈,他們的父母往往也會心疼得不得了,於是便出現了這樣的教育現象:
一位家長很生氣地質問兒子:“到底誰打你了?”孩子一言不發,隻知哭泣。“走,到學校去收拾他!”孩子還是呆立不動。“你怎麼和木頭一樣。他打你,你就不會打他嗎?”“是我不小心碰了他……”“碰了他,他就打你,你怎麼不還手呀?找他去……”
這位家長的教育方式,不僅不能使男孩正確處理與同學之間的關係,還會影響到孩子將來對人際關係的處理,使孩子變得狹隘、小氣,甚至對待家人、朋友也是如此。
其實,與女孩相比,男孩的心胸是寬大的,他們不會在一些小事上過分計較。但家長的這種教育方式卻令男孩的心胸一點點變窄,最後隻能變得狹隘、斤斤計較、不會體諒他人……
寬容心對孩子來說是非常珍貴的一種情感,它主要表現為對別人過錯的原諒。富有寬容心的孩子往往心地善良、性情溫和、惹人喜愛;而缺乏寬容心的孩子往往性情怪異、易走極端、不易與人相處。
因此,家長從小教男孩學會寬容,不僅是為了孩子今天能處理好同學關係,更是為孩子將來的發展奠定基礎。
1.及時糾正男孩“世俗”的觀點
我們經常會聽到男孩對家長說:“媽媽,xx真笨,他連毽子也踢不好,他怎麼這麼笨呀!”
“爸爸,XX偷拿同學的文具被老師批評了,同學都不願意理他了。我也不想和他玩了。”……
說這些話時,男孩還會明顯地流露出不滿和不屑的神色。這時,家長應該引起重視了,如果家長也順著男孩的話說:“XX就是很笨”、“不要和有缺點的孩子一起玩了”……這樣,很容易使男孩對他人產生偏見,進而變得不能容忍別人的缺點,影響孩子與他人相處。
這時,家長要及時糾正孩子“世俗”的觀點,告訴你的男孩,人人都有缺點,人人都有可能犯錯誤,更多的時候,我們要包容別人的缺點,幫助別人改正錯誤。隻有這樣,男孩才能擁有一顆寬容、博大的心。
為了讓孩子的觀念不會變得“世俗”,做家長的最好不要在他麵前以自己的眼光議論其他小朋友的缺點,這樣容易讓孩子對其他小朋友過於挑剔。相反,父母要盡可能表揚其他小朋友的優點,讓他明白每個人都是有優點的。
2.正確對待男孩與同伴之間的衝突
在漫長的人生道路上,人與人之間的摩擦衝突是不可避免的,冷靜處理才是上策。家長在男孩幼年時處理問題的方法,會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對他的一生影響極大。
小龍是家裏的獨子,全家人都把他當作寶貝似的,爺爺奶奶更是對他疼愛有加。小龍上幼兒園時,和小朋友一起玩,不小心刮破了臉或是磕破了腿,奶奶便會找老師評理。在爺爺奶奶的庇護下,小龍漸漸變得驕橫起來。一次,小龍與同學搶乒乓台,同學找來自己的哥哥打了小龍。
爸爸知道後勃然大怒,狠狠地說:“沒出息的東西,打不贏還有臉;回來哭!下次人家打你,你就還手和他打,不能吃虧。”此後,小龍無心學習,整天帶領一幫同學打架鬥毆。爸爸這時才感到痛心疾首,可卻已經管不了孩子了!
孩子變成這樣怪誰呢?責任自然在父母。如果父母在孩子與他人發生衝突時,能夠站在一個更客觀的角度,告訴孩子要學會包容,並幫助孩子分析他的問題所在,那麼想必孩子也不會變得如此斤斤計較、崇尚武力。
3.讓男孩學會換角度思考問題
不管什麼時候,家長都可以教男孩學會從他人的角度來看待問題,讓他把自己置於別人的位置,設身處地地站在他人的角度來思考問題。
一位家長在她教子日記裏這樣寫道:
我給兒子買了一本《世界手槍》雜誌。在學校裏,兒子把雜誌借給了自己的同桌看,同桌一不小心,把雜誌撕掉了一小角。
兒子很生氣,不但讓同桌賠他新的《世界手槍》雜誌,還把這件事告訴了班主任老師。結果,兒子的同桌被班主任批評了一頓。
當兒子把這件事告訴我時,我想告訴他要寬容別人,多為別人想想,但我還是決定讓他親身體味一下不被人寬容的滋味。當天晚上,兒子不小心把碗飯打翻了,我知道教育兒子的時刻來了。於是,我大聲對他喊:“你怎麼搞的,吃飯也不好好吃,浪費糧食,罰你今天晚上不許吃飯了。”
兒子看到我這種態度,傷心地哭了起來:“我又不是故意的。”
這時,我用平靜的態度對他說:“誰都有不小心犯錯誤的時候,媽媽隻是想告訴你。因為不小心犯了錯誤而不被人原諒是很不舒服的。這正如你不原諒你同桌的不小心,還讓老師批評他一樣。你說,是嗎?”
兒子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有時,由於年齡還小,孩子根本不會知道自己的不寬容會對別人造成多大的傷害。這時,隻有讓他親自感受過,他才會明白寬容的重要性。
密碼23:具有好心態的男孩不怕輸
心態,是指一種心境。擁有了好的心境,自然會得到充足的陽光;擁有了消極的心態,做什麼事都覺不順。人生中,挫折一定會有的,但對挫折持有的心態不同時,所產生的結果一定會不同。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樣,孩子有什麼樣的心態,就有什麼樣的人生。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任老師,從小就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心態,隻有擁有了良好的心態,孩子才不怕風吹雨打。作為一個男孩子,就更需要良好的心態了,因為他們將來要承擔更重的擔子。
有位12歲的孩子,名叫亮亮,他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而且,亮亮不是一般的留守兒童,他的父母雖在同一個城市打工,但是已經離婚。
亮亮的母親在和他父親離婚後就沒有再回來看過他。在亮亮的記憶中,他母親的樣子似乎是模糊的,他的嘴裏似乎更願意提及“爸爸”這個詞。
但是爸爸也不能經常回來,亮亮隻能和60多歲的爺爺、奶奶一起生活。而這一生活就是好多年。
缺少母愛和父愛的亮亮並沒有因此而變得孤僻,也沒有比別的學生學習差。他不僅活潑開朗,喜歡唱歌,而且學習成績優秀,老師和同學們都很喜歡他。
由於亮亮不同於其他失去母愛、父愛孩子的表現,班主任感慨地說:“這個孩子心態特別好,有點讓人吃驚,有這樣的心理調節能力很不簡單。”
話雖如此,但是對於父母的離婚,亮亮多少還是有些壓力的。“有時候,看到別人跟爸爸、媽媽在一起時高興的樣子,自己心裏也很難受,我總是在問自己,爸爸、媽媽為什麼離婚呢?”亮亮說,爸爸經常在電話裏跟自己談心,告訴他要好好學習,別老去想爸爸、媽媽離婚的事情。
就這樣,在父親的電話安慰中,他放開了自己的心態,並且努力幫年歲大的爺爺、奶奶幹一些家務活,包括自己能幹或者不能幹的。雖然很多事情爺爺不讓他做,但是亮亮總喜歡去嚐試。亮亮不僅自己洗衣服,而且還學會了做飯、炒菜。
亮亮說,他很羨慕別人和爸爸、媽媽一起,家庭團圓,但是,既然他這方麵已經不如別人了,在學習和品質上就要超過別人。
不可能每個孩子都像亮亮那樣,但是從他身上我們可以學到,孩子不能選擇自己的出生,但是可以擁有良好的心態,去駕馭生命並從中感受到真正的快樂。
培養孩子良好的心態,建議家長參照如下方法去做:
1.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孩子的自理性、自製性都還不夠成熟,許多心理障礙表現都與不良行為習慣有關,如失眠,除了心理性原因外,很重要的影響就是不良的作息習慣。因此,讓孩子調節心理失衡特別要注意對他們行為的訓練,讓他們改正不良行為、養成良好的習慣。
2.讓孩子學會自我調節
讓孩子學會自我調節、合理宣泄不良情緒,可以讓孩子找要好的朋友或親人盡情傾訴,或是讓他用積極的情緒代替消極情緒從而轉移情緒,另外還可以用優美、輕柔的音樂來感染孩子,從而使他的情緒得到調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