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的身體是為人的發展提供最基礎的保障和平台,身體素質是心理素質、文化素質、道德素質的載體。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是人生的第一財富。培養男孩合理飲食,熱愛勞動,會讓孩子在運動中體驗運動的魅力,獲得運動的快樂,擁有優良的體質。
密碼72:別讓男孩長時間坐在電腦前
隨著網絡的進步和發展,現在上網已經成為部分男孩最迷戀的東西。有些男孩對上網達到了癡迷的程度,不上網就覺得無事可做,甚至心情煩躁、焦慮抑鬱,更有甚者患上了“網絡成癮症”。該症是因過度上網而引發的心理疾病,得此病的男孩通常無法擺脫時刻想上網的念頭,甚至在不上網的時候腦海中還會浮現網上的內容,一旦“斷網”就出現無聊、焦慮的狀態。
網絡世界和現實生活相比,有著它獨特的魅力,它不僅可以為人們的生活帶來諸多的便利,而且可以滿足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很難滿足的欲望和心理。對於獵奇心、玩樂性很強而責任感和自製力比較弱的男孩來講,網絡的誘惑就更加難以抵擋。
網癮一旦形成,除了學業的荒廢、身體健康的破壞之外,還有更多的不利。沒有一個患有網癮症的男孩不想戒掉網癮。但是屢戰屢敗、欲罷不能的反複,會讓男孩對自己有失控的沮喪,而學業的落後、家人的失望會讓男孩陷於巨大的精神壓抑和自我失望之中。假如這種狀態長時間得不到改變,男孩的一生都將受到轉折性的消極影響。
很多父母對患有網癮的兒子采用粗暴的製止和嚴厲的斥責,這往往不能奏效而且會起到相反的作用。因為兒子本來也可能有厭惡網絡的心理,但是過度的外界幹涉和懲罰會模糊這種意識,而使他認為他討厭網絡是外界強加給他的而不是他自己本來的厭惡。
所以,最明智的做法是,停止對兒子上網的幹涉,找一個兒子比較平靜的時候,心平氣和地跟兒子談一下。先不要談家人對他的期望和他自己學業的荒廢,因為這些壓力過大,會讓兒子因為逃避而更加沉迷網絡。我們應該積極地喚醒兒子對他目前狀態的認識。
其實網絡帶給教育的困難和幫助是一個硬幣的正反麵。一方麵,它對男孩的吸引以及對男孩某方麵的誤導及惡劣影響的確遠遠超出其他形式。另一方麵,網絡素養已經和外語一樣成為時代對人的最基本的要求。
家長對兒子上網既不能放任不管,也不能因噎廢食,一律禁止。互聯網在信息傳播、文化交流、增長學識等方麵都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拒絕網絡就意味著拒絕進步。所以,家長大可不必興師動眾地采取拔網線、鎖電腦等辦法來製止兒子上網,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兒子如何健康的上網,通過網絡手段提升自己的科學文化素養以及拓寬自己的視野。
家長應該幫助兒子正確了解網絡對生活的意義,讓兒子有效利用網絡而不是過度沉迷。
1.對兒子正確價值取向的引導
注重兒子精神生活的豐富,價值觀、責任感的確立等可以預防兒子沉迷於網絡。家長要明確的告訴兒子網上的哪些內容不能看,引導兒子理解網上的世界和現實生活一樣,有許多美好的東西,也有許多糟粕的東西,例如色情、暴力、賭博、欺騙。要告訴兒子上網也是現實生活的一部分,在上網的時候,既要自覺的遠離不健康的東西,又要學會明辨是非。
2.對兒子進行注意力轉移法
對於已經有一定網癮的男孩,開辟網絡之外的興趣是一種很有效的手段。為兒子安排一些可以替代上網玩的活動,在周末或寒暑假,家長要根據兒子的興趣為孩子安排一些可以替代上網玩的活動,例如:體育運動、畫畫、聽音樂、旅遊等。
密碼73:引導男孩積極參加鍛煉
小男孩好動、喜歡上躥下跳,但如果家長想讓他真正地去鍛煉身體,他往往會找出很多理由拒絕:“我肚子痛”、“我還要寫作業呢”、“我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做”……雖然小男孩體內有過盛的睾丸素,但是任何一個小男孩都很懶,除非他喜歡、他感興趣,否則他寧可躺在床上睡覺、坐在電腦前打遊戲,也不會到戶外去鍛煉身體。
剛剛放了暑假,小學三年級的小男孩磊磊終於可以隨心所欲地玩了,於是他找小夥伴們瘋玩了幾天。但是,很快他就感覺到了沒意思,再加上天氣太熱。在接下來的日子裏,他幾乎每天都是在空調屋裏度過。
他每天不是看電視,就是上網打遊戲,因此他常常會感覺很累,不想吃東西。而且他的眼睛好像開始看不清楚遠處的東西了。更讓他感到傷心的是,一個暑假過去。班裏的男孩都長高了,好像隻有他的個頭在原地踏步。
男孩往往都特別期待假期。因為假期他們可以好好地玩上一回。但當假期真正來臨時。男孩們往往會不知道怎麼玩或玩什麼,所以假期的大部分時間他們都是在家裏度過。因為沒有學習壓力,又沒有體育課。小男孩不是因為缺乏鍛煉而變成了“小胖墩”,就是因為忽視正常的生活起居,生物鍾紊亂,而引起食欲減退、營養不均衡、精神不振等現象;或者因迷戀電視、電腦、電子遊戲,使視力大為下降。
假期本來是孩子調整身心、養精蓄銳的時期,但假期結束後,大多數孩子卻以病態的身體出現在校園裏,這也正是很多家長擔心和焦慮的事情。那麼,如何才能讓這些有點懶的小男孩過一個健康而又有意義的假期呢?其實,在不影響孩子學習的基礎上,家長不妨和你的男孩一起製定一份合適的假期鍛煉計劃,讓你的男孩真正地參與到運動中來,鼓勵和監督他鍛煉身體。這樣不僅能使你的男孩身強力壯,而且還可以鍛煉他的意誌和自控能力。
家長應如何引導孩子參與鍛煉?
1.積極參與,激發興趣
家長帶頭並督促孩子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培養他們對體育鍛煉的興趣。鍛煉初始注意選擇孩子感興趣的運動項目和運動方式,如選擇一些帶有娛樂性質的體育項目,從而激發他們對體育運動更大的興趣或持久性,形成積極主動參與體育鍛煉的良好態度和習慣。
2.“循序漸進”,逐步發展
鍛煉活動的安排應該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慢到快地逐步發展,切不可急於求成。小孩子經常過高地估計自己的能力,因此要幫助孩子合理安排體育鍛煉,從開始參加鍛煉,過渡到經常進行鍛煉,然後再到進行比較激烈的鍛煉。
進行體育鍛煉時,運動量的增加應該是一個波浪式的漸進的過程。如果急於求成或片麵追求大運動量,不但容易造成傷害事故,還會影響正常的生長發育。
3.長期堅持,經常鍛煉
小男孩進行經常、全麵的鍛煉可促進身體各個部位、各器官係統的機能,使各種身體素質、基本活動能力和適應能力都得到全麵均衡的發展。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式的鍛煉不僅達不到鍛煉的目的,而且每次中斷都會使前期鍛煉時身體已獲得的良好進展逐步消退,體質下降。
密碼74:讓男孩在勞動中獲得快樂
美國哈佛大學經過四十餘年的研究發現:適量勞動可使孩子快樂。那些童年時參加過勞動,甚至做過簡單家務勞動的人,要比那些小時候不做事的人生活得更愉快,因為孩子在勞動中,不僅獲得了才幹,而且會意識到自己的社會價值。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家長往往忽視孩子的勞動教育,不重視男孩勞動習慣的培養,使男孩動手的機會減少,生活自立能力降低,自己的事情不會做或不願做。
傑克都7歲了,可是一點家務活都不會幹。為了讓他好好學習,媽媽把一切家務勞動都包下了,甚至連傑克的生活起居都不讓他動手。所以傑克除了好好學習外,什麼事都不用做,房間亂得不成樣子,都是媽媽替他收拾幹淨。有時媽媽沒及時洗他換下的衣服,他還非常的不高興。
放暑假了,傑克的一天是這樣度過的:每天早晨起來被子一甩,先去刷牙,而牙膏早早就由媽媽擠在牙刷上麵;吃早點時,媽媽早已把果醬抹到了麵包上,隻等著他來吃;做作業時,媽媽早就將他的課本、文具擺在桌上了;下午學琴時,媽媽還要把他送到老師那裏。
一天,媽媽對傑克說:“媽媽太忙了,你拿掃帚把屋子打掃一下‘吧。”他居然蹦出這樣一句話來:“媽媽,這要怎麼掃呀?是橫著掃,還是豎著掃?我不會呀……”
很多孩子都立誌將來當科學家、音樂家、宇航員等等,可是,他們卻往往連自己的書包、臥室都不願意去整理。如果家長督促,他們便會用這樣的理由來搪塞:“我將來是要做大事的,現在這些小事可做可不做。”其實,他們沒有想過,一個連小事都做不好,或是不願意去做的人,將來又怎麼有能力做大事呢?
那些不會整理自己房間的孩子,在學校裏,他的課桌也一定是淩亂不堪的,由於沒有收拾,因此經常在上課時找不到課本、工具書、文具等,而由於著急,情緒自然不穩定,顯然聽課的效果就不會好。另外,即使上課時,作業本、書、筆等沒有“失蹤”,但由於課桌上放的東西太亂、太雜,孩子聽講時也會分散注意力。
可見,培養孩子愛勞動、學會整理自己的東西,如同幫助孩子培養其他好的習慣一樣,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些教育專家甚至指出,培養孩子動手整理自己物品的能力,應該從孩子2歲時就開始。2歲左右的孩子要懂得收拾自己的玩具,玩完後要把玩具送回指定的地方,
不能隨便亂放。而一個13歲左右的孩子,已有能力自己做大部分的事情了,幹家務活應該是經常性的,收拾自己的房間、書包等應該是。輕車熟路,習以為常,而不是把這些事都交給媽媽,自己除了學習外,什麼都不幹。
學會收拾、整理自己的房間、書包、課桌,不但能培養孩子的勞動能力,更為重要的是能減少生活和學習的麻煩。所以,媽媽應該適當地讓孩子做一些他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
父母應該多讓男孩做一些家務勞動,如整理報紙、買瓶醬油、擦擦桌子等等,這些事情雖小,但對男孩來說卻意義重大。因為在做家務的過程中,男孩不僅可掌握一些簡單的家務技能,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而且有利於責任心的培養。因此,父母應重視利用家務勞動對男孩進行教育。
1.從孩子感興趣的勞動做起
孩子的好奇心特別強,他們什麼都想嚐試,很樂於模仿大人的勞動。父母不妨利用這一點來培養孩子的勞動習慣。如當孩子對洗衣服搓出肥皂泡感興趣時,父母可以教孩子怎樣洗,並讓他們動手洗自己的手帕、紅領巾和襪子等;當孩子對掃地感興趣時,父母可以教他怎樣掃地才會掃幹淨;當孩子對上街買東西感到很神秘又願去嚐試時,就可以讓孩子去買點油、鹽、醬、醋等零星東西,並可以教孩子算數、付錢。告訴孩子怎麼洗衣服、怎樣掃地、怎麼買東西,孩子從中體會到勞動的樂趣,而且還會學到課本上學不到的知識和技能,這樣就會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
2.經常督促孩子
當孩子開始學著幹家務時,父母要在一旁督促、指導,必要時給予幫助。任何好習慣的養成都是需要時間的,這個時間或長或短,因此媽媽不能一見孩子有點成績就放鬆要求,要督促、指導孩子一段時間,使孩子真正養成愛勞動的好習慣。
3.讓孩子參加家庭勞動
孩子的學習固然重要,但是勞動同樣是不可忽視的,父母應針對孩子的年齡特點和身體狀況,給孩子分配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如三四歲的孩子可以做一些如整理報紙、給下班的家長拿拖鞋等簡單的勞動;四五歲的孩子可做一些較為固定的家務,如打掃房間時讓他抹桌椅、吃飯時讓他收放餐具等;五六歲的孩子勞動技能有較大提高,可讓他們獨立完成一些家務活,如洗碗筷、洗手絹等。
4.和孩子一起做家務勞動
孩子是非常喜歡和家人一起做家務的,如和父母一起擇菜洗菜、收疊衣物、清掃房間、整理花木;節假日和全家人一起包餃子、打掃衛生等。父母和孩子一起勞動,可以提高孩子勞動的興趣,融洽家庭氣氛,增進母子感情,還能培養孩子的協作精神。在與孩子一起勞動時,父母應以身作則,以自己對勞動的熱愛之情來感染孩子,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榜樣。
密碼75:矯正男孩生活中的不良姿勢
據專家介紹,頸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但隨著電腦的普及、學習壓力的增大,加上長期坐姿或睡覺姿勢不良等原因,少兒頸椎病的發病率不斷上升。頸椎病對於兒童來說,隻要診斷明確,治療不難。但如果反複發作,既影響學習,也影響身體健康。所以,預防就顯得尤為重要。
男孩一般在身體不舒服的情況下,即當他疲勞或是發燒生病的時候,體態是不好的,如果男孩身體狀況正常,食欲良好,做遊戲也有精神,那就請注意觀察一下,他都在哪些方麵身體姿勢不端正。寫字、走路、吃飯、坐凳子、看圖冊、畫畫、和朋友玩遊戲等生活的各個方麵。經常可以看到一些男孩子,看畫報時愛趴著;看電視時,手托下巴躺著看;這樣的孩子都是平日在家裏模仿大人的動作,無意中養成的習慣。
家長若想預防兒子因姿勢不正確而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就要教導兒子:
1.在睡覺、看書時要保持良好姿勢,一定要避免學習時頭部過低、歪頭、端(聳)肩、頸部過分前伸和前彎,避免頸部長期處於緊張狀態等。
2.正確選用合適的枕頭。合適的枕頭高度在仰臥時應相當於自己豎起的一拳高,而側臥時枕高應與身體一側的肩寬相當。
3.常做頸肩保健操。各種頸椎疾病的發生主要是頸段脊柱失穩,頸部肌肉勞損引起的脊柱外源性穩定性降低,這也是青少年頸椎病的主要病因。加強頸部肌肉鍛煉,維持頸椎內外平衡,是預防頸椎病的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