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總覺得自己很笨,我和大家一樣學習、複習,我的成績卻越來越差。”

媽媽語重心長地說:“那是因為你覺得自己不如別人,所以沒有信心,不敢和別人比賽。從現在開始,你就應該這樣對自己說,‘我隻要努力、認真,就一定比別人學習好’。”

男孩半信半疑,但他還是接受了媽媽的建議,更加勤奮、更加認真了。一個月後,全校統考,他一下子就進入了班上的前三名。

他把喜訊告訴了媽媽,媽媽又對他說:“你看看吧,現在知道自己的能力了吧,其實你應該高興的不是這次取得了好成績,而是你能夠戰勝心裏的失望。兒子,你要記住,什麼時候都別放棄努力,因為生活始終都存在著希望。”

作為家長,應該讓孩子接受挫折的鍛煉,更要幫助他正確地麵對挫折,鼓勵他,讓他在挫折中不放棄希望,讓他知道所有的事情都是有可能的。

那麼,作為家長應該如何幫助孩子戰勝挫折呢?

1.給孩子創設受挫機會

進行挫折教育的目的,就是讓孩子在現實生活中能夠具有獨立生存的能力,能獨立麵對挫折,較好地解決問題。每一個孩子都具備獨立抗擊生活暴風雨的能力,關鍵在於父母是否給他創造了合適的機會。德國著名教育專家舒馬赫曾說:“給孩子多多提供嚐試機會也是實施挫折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孩子一旦被剝奪了嚐試的機會,也就等於被剝奪了犯錯誤和改正錯誤的機會,因此也不可能邁向成功之路。”

父母給孩子創設挫折教育的機會,要注意在利用自然情境進行挫折教育的同時,還要注意在平時學習和生活中有意識地給孩子設置一些障礙,以此來培養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2.鼓勵孩子克服困難和挫折

有的孩子在逆境中易產生消極反應,往往會垂頭喪氣,采取退避的方式。要改變這種現象,就必須在孩子遇到困難時,教育孩子勇敢麵對挫折,向困難發起挑戰。當孩子一次次戰勝困難時,他們便會增添勇氣,激起戰勝困難的願望,害怕的心理就會消失,自信心就會增強。

密碼99:教男孩理性地麵對挫折

古人說過:“人生逆境十之八九。”在現實生活中,也確實難以事事如意,挫折總是伴隨著人們,小至遭人譏諷、受到批評,大至考試落榜、戀愛失敗、婚姻破裂、事業艱難等。在人生之旅上,總免不了要遇到一些挫折。對一個成年人來說,挫折可能不算什麼,但對未成年的男孩而言就不一樣了。為了避免孩子陷入挫折的陰影不能自拔,家長有必要讓他明白如何麵對挫折,顯然,這是一門十分重要的人生課程。

一家公司招聘職工,一位高才生去考試,發榜後,見沒有自己的名字,便跳河自殺,被人救起。後來有人發現他考的分數是第一名,抄分的時候抄漏了。高才生聞知自己是第一名便去報到,老板卻無論如何也不肯聘用他,理由是:“這麼一點挫折便要跳河,到公司裏遏到更大挫折怎麼辦?”

另有一位希臘人到一家公司去應聘清潔工,職員問他:“你會寫字嗎?”答:“隻會寫自己的名字。”於是他沒被錄用。後來,他發憤圖強,成了一位大富翁,在自己豪華的會議室裏舉行記者招待會。記者說:“您的經曆太動人了,您該寫一本自傳。”他說:“那是不可能的。如果我會寫字,我隻能是個清潔工。”

同樣麵對不被錄取的挫折,一個悲觀消極,一個樂觀向上,結局截然不同。這說明人具備抗挫折能力是何等重要。有道是“人間沒有不凋謝的花,世上沒有不曲折的路”。父母要教育孩子理性地麵對挫折,把挫折看做是前進道路上必經的關口,從而增強心理的韌性。

孩子遇到挫折,父母要讓孩子懂得挫折是暫時的,“失敗是成功之母”,要經受挫折的考驗,爭取下一次的成功,而不是批評、指責孩子這不行那不對。

舉個例子,考試成績公布後,孩子成績不好,在分析試卷時,你就要保持理智,考試失敗已經對他造成了打擊,如果你還一大堆批評,他的心裏就會更加難受。

這時,你可以對他說:“孩子,不是你能力不行,也不是你不學習,更不是你不如別人,考得不好是因為你太粗心了,沒有看清題目的意思,如果你可以細心一點,憑你的聰明是可以做出來的!”這樣既有鼓勵孩子的意思,同時也給他提了個醒,讓他在今後的學習中能找到方向,看到希望。

這樣做,就是幫助孩子理性麵對挫折,這不僅能夠讓孩子重振旗鼓,提高他的自信心,還能夠提高他的抗挫能力。

現在,很多家長為孩子營造了幾乎一帆風順的成長環境,包辦了孩子的大部分事情,孩子很難遇到挫折考驗,也就無法鍛煉其承受挫折的能力。其實,通過挫折鍛煉孩子,可以讓他正視成敗與輸贏,磨礪孩子的心智,不失為教育良法。

有一年暑假,張女士與丈夫帶著4歲多的兒子李亮去參加一個兒童電視節目,主持人用布娃娃作為獎品,邀孩子們登台做遊戲。李亮欣然登台參加,3輪過後,被淘汰出局。看著台上的小朋友得到了心愛的布娃娃,李亮大哭,吵著要離開。

這時,張女士開導他,遊戲有成功也有失敗,這次不行,下次再來,絕不能經不起輸贏,更不能氣餒。李亮不聽,最終,張女士隻好給他買了個玩具才罷休。

張女士覺得自己的兒子“太經不起挫折了”。於是,她決定讓兒子改變。她買了一副跳棋,空閑時就教李亮下棋。為了激發興趣,她先讓李亮連勝3次,李亮興奮不已。

接著,張女士讓李亮輸了一局,李亮一看輸了,便將棋子一推,撅著嘴,連稱不玩了。

這個時候,張女士便對他說:“這一局輸了,下一局隻要用心,也許就能贏。輸棋就跑,永遠是失敗者,永遠不會下棋。”

李亮聽了,便又回到棋桌前,於是,張女士便故意輸了一次,這樣李亮的臉上又有了笑容。

就這樣一個月過去了,張女士沒事就陪李亮下棋,每次都讓他輸幾局、贏幾局,慢慢地,李亮已經能夠平靜地看待輸贏了。

當挫折出現的時候,有人會說:“算了吧,下次再說!”也有人說:“來吧,困難,我一定把你解決!”如果你能成功地讓孩子傾向於第二種態度,那麼這也算是你在孩子的人生路上送給他一個不可多得的禮物。

那麼,家長該如何培養男孩理性應對挫折的能力呢?

1.引導孩子多讀一些偉人傳記

讀得多了,就感覺到人生的過程就是不斷戰勝困難、戰勝挫折的過程。和偉人比起來,我們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實在算不了什麼。偉人是在大海洋裏與大波大浪搏鬥,而我們的挫折,真的像在公園裏劃船時遇到一點小浪。

2.幫助孩子接受和承認失敗

培養男孩,應該讓他理性地麵對挫折,坦然麵對失敗,樂觀地看待人生的起起伏伏。你應該幫助孩子接受和承認自己的失敗,在教育過程中,別總是對孩子說“無所謂,慢慢來”,這會讓孩子變得不求上進,而應該鼓勵他加油,戰勝失敗和挫折。

3.對孩子多鼓勵,少指責

經常的指責會讓孩子產生恐懼感與沮喪感。因此,當孩子失敗時,父母要幫助孩子分析他失敗的原因,從而幫助孩子找到成功的方法。

密碼100:挫折麵前讓男孩學會調節

挫折,是指事情的結果不如預期:或被壓製使事情發展受阻、停頓;或遇到阻礙使事情發展失敗、失利時的情境與感受。不幸與挫折會使人沉淪,也可以鑄造人的堅強意誌,成就充實的人生,關鍵在於個人麵對挫折時的態度。挫折對不斷前行的勇者來說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日本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日本漁民出海捕鰻魚,因為船小回到岸邊時鰻魚幾乎死光了。但是,有一個漁民每次回來他的鰻魚都是活蹦亂跳的,而且他的船和船上的各種捕魚裝備以及盛魚的船艙和別人都完全一樣。他的魚因此賣的價錢高過別人一倍。沒過幾年,這個漁民就成了遠近聞名的大富翁。直到身染重病不能出海捕魚了,這個漁民才把這個秘密告訴他的兒子:在盛鰻魚的船艙裏,放進一些鯰魚。鰻魚和鯰魚生性好咬好鬥,為了對付鯰魚的攻擊,鰻魚也被迫竭力反擊。在戰鬥的狀態中,鰻魚生的本能被充分調動起來,所以就活了下來。

漁民還告訴他的兒子,鰻魚死的原因是它們知道被捕住了,等待它們的隻有死路一條,生的希望破滅了,所以在船艙裏過不了多久就死掉了。

這個漁民最後忠告他的兒子:要勇於挑戰,隻有在挑戰中,生命才會充滿生機和希望。

在日本,孩子稍一懂事,父母講的第一個故事就是鰻魚的故事。所有的日本孩子自幼就被灌輸了這樣的信念:隻有勇於挑戰、戰勝挫折,才能擁有成功和希望。

愛默生曾經說過:“當我們真正感到困惑、受傷,甚至痛苦時,我們會從柔弱中產生力量,喚起不可預知無比威力的憤慨之情。”競爭與掙紮鼓舞我們克服逆境,並將我們推上成功的高峰。把苦難中的掙紮當成個人成長的機會,以培養自己的意誌力。

世上成大事的人無不是經曆過艱苦磨煉的。艱難的環境一般是會使人沉沒下去的。但是,在試圖成大事的人眼裏,困難終會被克服,這就是所謂“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即經過艱辛的雕琢,玉才能成器。

所以,抵抗挫折是孩子的必修課,沒有經曆過挫折的孩子長大後將因不適應激烈的競爭和複雜多變的社會而倍感痛苦。美國有一位兒童心理學專家說:“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挫折教育可以幫助孩子樹立一種積極樂觀地麵對挫折的態度。近年來,人們已經越來越重視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了。

現在的家庭大多都是獨生子女家庭,父母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而總是過分周到地為孩子著想,竭盡全力地嗬護孩子,幾乎包辦了孩子生活中本該由自己做的所有事情。使得孩子像溫室裏的花草一樣弱不禁風,一旦遇到困難和挫折,他們就不知該如何應對是好,甚至產生否定自我、否定他人、否定社會的消極情緒。

我們麵對的是一個充滿競爭與挑戰的時代,這就要求我們的孩子在困難麵前有不屈不撓的精神。所以,父母一定要從小就對孩子采取適當的挫折教育,讓孩子提前介入社會的複雜多樣化中。

挫折是一位良師,隻要端正了麵對它的心態,它就能教孩子許多有益的東西,讓孩子學會用感激的心情、積極的態度對待一切問題,勇敢地參與社會競爭。

那麼,父母應該如何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呢?

1.父母要樹立挫折教育的意識

很多父母都認為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應該保護有加,不應該讓孩子遭受太多的挫折。這種觀念直接影響了孩子。其實,一個人在人生早期受一些挫折很有好處。孩子遭受挫折的經曆有利於培養現代人的良好品德,有利於發展人的非智力因素,有利於豐富知識、提高能力。故家長應正確看待挫折的教育價值,把它看成是磨煉孩子意誌、提高孩子適應力的好方法。

2.引導男孩變挫折為前進的動力

當孩子在交往中遭遇挫折時,成人應引導孩子分析受挫折的原因,從中汲取教訓,並想辦法克服困難。當孩子自己克服了困難時,成人應鼓勵、肯定。這樣,孩子就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如果孩子獨自克服不了困難,成人應給予適當的安慰,並提供一定的幫助,以免造成孩子過分緊張,影響身心健康。

3.教導男孩端正應對挫折的態度

麵對挫折的態度,往往是成敗的關鍵。堅持還是退縮,是能否取得成功的決定因素。許多天資聰穎、頗具才能者之所以失敗,就在於關鍵時刻他們放棄了,以致功虧一簣。父母應該告訴孩子:挫折並不可怕,遭遇挫折未必就是壞事,關鍵在於對待挫折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