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基金的不同種類
市場上五花八門的基金類別,比較常見的有以下幾對概念:
契約型基金和公司型基金;
開放式基金和封閉式基金;
平衡型基金、收入型基金、成長型基金;
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貨幣市場基金。
你知道它們各自都有什麼特點嗎?
根據我國頒布的《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的規定,目前國內設立的基金均是契約型基金。
契約型基金是相對於公司型基金而言的。按基金的組織形式和法律地位不同,證券投資基金基本有兩種類型:即契約型和公司型。
契約型基金,又稱信托型投資基金。它是依據信托契約通過發行受益憑證而組建的投資基金。該類基金一般由基金管理公司、基金托管人及投資者三方當事人訂立信托契約。基金管理可以作為基金的發起人,通過發行受益憑證將資金籌集起來組成信托財產,並依據信托契約,由基金托管人負責保管信托財產,具體辦理證券、現金管理及有關的代理業務等;投資者也是受益憑證的持有人,通過購買受益憑證,參與基金投資,享有投資受益。基金發行的受益憑證表明投資者對投資基金所享有的權益。
公司型基金依公司法成立,通過發行基金股份將集中起來的資金投資於各種有價證券。公司型投資基金在組織形式上與股份有限公司類似,基金公司資產為投資者(股東)所有,由股東選舉董事會,由董事會先聘基金管理人,基金管理人負責管理基金業務。
公司型基金的設立要在工商管理部門和證券交易委員會注冊,同時還要在股票發行的交易所在地登記。公司型基金的組織結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麵當事人:基金股東、基金公司、投資顧問或基金管理人、基金保管人、基金轉換代理人、基金主承銷商。
我國現在證券投資基金均以契約型基金設立,所以不存在公司型基金。
在此基礎上,我國《證券投資基金管理暫行辦法》規定基金設立時,“基金發起人可以申請設立開放式基金,也可以申請設立封閉式基金。”由此,目前我國證券投資基金基本上可以將它們歸到這兩種類型中的一種中去。
那麼,開放式基金與封閉式基金有什麼區別呢?
封閉式基金是指基金的發起人在設立基金時,事先確定發行總額,籌集到這個總額的80%以上時,基金即宣告成立,並進行封閉,在封閉期內不再接受新的投資。
例如,在深交所上市的基金開元,於1998年設立,發行總份額為20億份基金單位,存續期限(封閉期)15年。也就是說,基金開元從1998年開始運作期限為15年,運作的額度20億份基金單位,在此期限內,投資者不能要求退回資金、基金也不能增加新的份額。
盡管在封閉的期限內不允許投資者要求退回資金,但是基金可以在市場上流通。投資者可以通過市場交易套現。
我國封閉式基金單位的流通方式采取在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交易的辦法,投資者買賣基金單位,都必須通過證券商在二級市場上進行競價交易。
開放式基金是指基金發行總額不固定,基金單位總數隨時增減,投資者可以按基金的報價在基金管理公司確定的營業場所申購或者贖回基金單位的一種基金。
開放式基金可根據投資者的需求追加發行,也可按投資者的要求贖回。對投資者來說,既可以要求發行機構按基金的現期淨資產值扣除手續費後贖回基金,也可再買入基金,增持基金單位份額。
例如,我國首隻開放式基金“華安創新”,首次發行50億份基金單位,設立時間是2001年,沒有存續期,而首次發行50億份基金單位也會在“開放”後隨時發生變動,例如可能因為投資者贖回而減少,或者因為投資者申購或選擇“分紅再投資”而增加。
我國開放式基金單位的交易采取在基金管理公司直銷網點或代銷網點(主要是銀行營業網點)通過申購與贖回的辦法進行。投資者申購與贖回都要通過這些網點的櫃台、電話或網站進行。
當然,在這兩種類型的基金的基礎上,又衍變出其他不同的類型。
由於證券市場中各類證券乃至各類股票的性質不同,無論是開放式基金還是封閉型基金,還可細劃分為積極成長型基金、收益型基金、成長及收益型基金、平衡投資基金和收入型投資基金等多種。其劃分並沒有特別嚴格的標準。一般這類基金所屬的類別在基金招募說明書(或公開說明書)上都有詳細的說明,投資者可以通過基金招募書上對基金投資方向、風格確定獲知。
下麵簡要介紹一些基金種類:
按投資風險與收益的不同,通常將基金分為平衡型基金、收入型基金和成長型基金。
平衡型基金其投資目標是既要獲得當期收入,又要追求長期增值,通常是把資金分散投於股票和債券,以保證資金的安全性和贏利性。
收入型基金主要投資於可帶來現金收入的有價證券,以獲取當期的最大收入為目的。收入型基金資產成長的潛力較小,損失本金的風險相對也較低,一般可分為固定收入型基金和權益收入型基金。
成長型基金是基金中最常見的一種,該類基金是為了尋求資產的長期增值。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基金管理人通常將基金資產投資於信譽度較高的、有長期成長前景或長期盈餘的公司的股票。
按照募集資金的方式不同,可以分為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
公募基金是指受我國政府主管部門監管的,向不特定投資者公開發行受益憑證的證券投資基金。例如目前國內證券市場上的封閉式基金就屬於公募基金。
私募基金是指非公開宣傳的,私下向特定投資者募集資金進行的一種集合投資。
基金品種根據投資對象的不同,證券投資基金可分為股票型基金、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期貨基金、期權基金、指數基金和認股權證基金等。其中股票型基金、債券型基金和貨幣市場基金是最常見的類別。
股票型基金是指主要投資於股票市場的基金,這是一個相對的概念,並不是要求所有的資金買股票,也可以有少量資金投入到債券或其他的證券。我國有關法規規定,基金資產不少於20%的資金必須投資國債。一個基金是不是股票型基金,往往要根據基金契約中規定的投資目標、投資範圍去判斷。國內所有上市交易的封閉式基金及大部分的開放式基金都是股票型基金。
債券型基金是指全部或大部分投資於債券市場的基金。假如全部投資於債券,可以稱其為純債券型基金,例如華夏債券基金;假如大部分基金資產投資於債券,少部分資金投資於股票,可以稱其為債券型基金,例如南方寶元債券型基金,其規定債券投資占基金資產45%~95%,股票投資的比例占基金資產0~35%,股市不好時,則可以不持有股票。
貨幣市場基金是投資於銀行定期存款、商業本票、承兌彙票等風險低、流通性高的短期投資工具的基金品種,因此具有流通性好、低風險與收益較低的特性。
下麵是三者各自的特點:
股票型基金是以股票為主要投資對象的基金。通過專家管理和組合多樣化投資,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分散風險。股票型基金的風險在所有基金產品中是最高的,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投資者的需要。
債券型基金主要以各類債券為主要投資對象,風險高於貨幣市場基金,低於股票型基金。債券基金通過國債、企業債等債券的投資獲得穩定的利息收入,具有低風險和穩定收益的特征,適合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穩健型投資者。
貨幣市場基金僅投資於貨幣市場工具,份額淨值始終維持在1元,具有低風險、低收益、高流動性、低費用等特征。貨幣市場基金有準儲蓄之稱,可作為銀行存款的良好替代品和現金管理工具。
另外,除了這些耳熟能詳的名稱,還有一些基金類型,下麵簡要介紹:
保本基金。這是一種半封閉式的基金品種。基金在一定的投資期(如3年或5年)內為投資者提供一定固定比例(如100%、102%或更高)的本金回報保證,除此之外還通過其他的一些高收益金融工具(股票、衍生證券等)的投資保持了為投資者提供額外回報的潛力。投資者隻要持有基金到期,就可以獲得本金回報的保證。在市場波動較大或市場整體低迷的情況之下,保本基金為風險承受能力較低,同時又期望獲取高於銀行存款利息的回報,並且以中長線投資為目標的投資者提供了一種低風險同時又保有升值潛力的投資工具。
LOF和ETF。ETF是指交易所交易基金,LOF是指上市型開放式基金。它們屬於新型開放式基金。
交易所交易基金指的是可以在交易所交易的基金。該基金從法律結構上說仍然屬於開放式基金,但它主要是在二級市場上以競價方式交易,並且通常不準許現金申購及贖回,而是以一籃子股票來創設和贖回基金單位。對一般投資者而言,交易所交易基金主要還是在二級市場上進行買賣。
上市型開放式基金是指在交易所上市交易的開放式證券投資基金。該基金的投資者既可以通過基金管理人或其委托的銷售機構以基金淨值進行基金的申購、贖回,也可以通過交易所市場以交易係統撮合成交價進行基金的買入、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