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聽了,都感歎不已,這時張庭玉又道:“脂兒姑娘說得好,那在下不才來講一段三國時張飛和湖南擂茶的故事吧!”
脂兒聽了,調笑道:“這張飛莫非是你的十八代老祖宗不成,看你這文弱書生的樣子,一點也沒有猛張飛的遺風,你若要假扮張飛的後代,怕是沒幾個人會相信噢!”
眾人聽了哄堂大笑,張庭玉卻不以為然道:“誰說咱是張飛的後代了,你莫要瞎掰,再拿咱家說事,小心咱跟你死嗑。”
一看張庭玉有點發毛了,脂兒笑道:“和你開個玩笑而已,你還真較真,喝杯茶消消氣好了。”
張庭玉聽了,品了一口茶道:“這言歸正傳,這擂茶你們可曾知道呢?”
眾人皆言:“不知!”
張庭玉又有點得意道:“諒你們也不知道,假如你們知道,咱就不講了。”
眾人一聽這張庭玉還有一點小孩子脾氣,便不來和他抬杠了,這張庭玉一看眾人無語,便打開了話匣子,發表起長篇大論道:“這擂茶是一種古老而獨特的習俗,它起源於中原,流傳於廣東,湖南,江西,福建,台灣等地的客家人中。有鹽擂茶,糖擂茶,清水擂茶,五味擂茶,七寶擂茶等不同風味的品種。這擂茶的原料可豐富了,除了以感才葉,炒芝麻,炒花生作為主要原料外,還加入甘草,香料,生鹽,食油等各種輔料,同時還跟據不同的用途,不同的季節加入不同的配料,如滋潤肌膚,美麗容顏等加入黑芝麻,黑豆等,為防暑清熱又加入魚腥草,綠豆,茉莉花;夏季加入金銀花,白菊花,秋季加入甘草,白扁豆,八角,冬季加入花椒,肉桂,茴香。佐料也從韭菜。菜豆,紅薯片等增加到糖果,蜜餞,瓜子,水果。地處湘西北的武陵源桃花源,風景優美,還有著名的特產擂茶,這桃花源的人們一直以來都保持著喝擂茶的習慣,這一習慣據說還和三國中的張飛有關呢!三國時,張飛和劉備,關公在桃園三結義,發誓要同心協力,救國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民。赤壁之戰後,劉備用了軍師諸葛亮之計,先取了荊州九郡中的南郡,襄陽等地,又令趙子龍領三千人馬取了南麵的桂陽。劉備大喜,終於有了自己的一塊大地盤,重賞了趙雲。張飛看在眼裏,有點眼紅,便囔道:‘偏偏子龍得功,難道俺老張是無用之人,隻須拔三千人馬與俺老張去取武陵郡,活捉太守來獻。’劉備聽了,來問軍師孔明,孔明十分高興道:‘前者子龍取了桂陽那時,立下軍令狀而去,今日張翼德要取武陵郡,也須立下軍令狀,方可領兵前去。’張飛聽了,笑道:‘立軍令狀有什麼大不了,立就立,誰怕誰!’便立下軍令狀,領著三千人馬,往武陵郡而來。這武陵郡山高路險,絕非北方一馬平川,一日張飛領兵進擊武陵壺頭山的五溪蠻,路過桃花源,時值盛夏,瘟疫流行,將士們病倒了不少人。張飛自己也身染瘟疫,隻得下令三軍在山邊的石洞中屯兵休整,待病好了之後再去攻山。將士們領命在石洞中休整,有的沒病的還去幫助附近的鄉親們種地,有的去尋醫問藥。張飛待在石洞之中,心想:那趙子龍取桂陽,立下大功何等威風,為何偏偏自己如此倒黴,流年不利,又向軍師立下了軍令狀,眼看期限臨近,卻為病魔所纏,何時能痊愈,真是窩火。當地山上住著一個百歲老人長得鶴發童顏,神清氣爽,他素聞張飛大名,又聽說劉關張三人在桃園義結金蘭,專好結交天下好漢,伸張正義,除暴安良。這張飛又擅使一把丈八蛇矛,天下無敵,於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一般,有這等豪傑到此怎能不一會認識一下。他又聽說張飛感染了瘟疫病倒在附近石洞之中,便前來為張飛治病。張飛聞報,如獲至寶,連忙請老人來到洞中,老人一看張飛長的身高八尺,豹頭環眼,燕頜虎須,形顏異常,雖在病中,但仍不減英雄氣概,氣勢非凡。兩人交談倒也十分投機,老人還向張飛獻上祖傳的治療瘟疫的秘方——擂茶。張飛服了後,病情很快就康複了,又親自登門向老人致謝,並請教擂茶何以能治療瘟疫。老人道:‘這製造擂茶的主要原料中,茶葉能防病治病,生薑能理脾去表,生米能滋潤胃腸,於病體都是有益的,所以俗話說的好:清晨一杯茶,餓死賣藥人。’張飛康複後,很快平定了五陵郡,完成了作戰任務,並將這種少為人知的擂茶傳播了開來。這擂茶的製作方法倒並不複雜,是先將洗淨的生薑和經水泡後的上好綠茶,炒至五成熟的大半備齊,放在陶製的擂缽中,用山蒼籽木棒將其擂成漿汁狀的擂茶腳子,由於山蒼籽樹本身就具有一種特殊的芳香,所以由它擂成的腳子中便滲透著那特有的芳香氣息,腳子也因此存放數日而不會變質變味。這衝服擂茶的方法也十分講究,首先必須待賓客入席之後才能放上茶碗;其次在碗裏放進半湯匙擂茶腳子和少許食鹽,再用少量開水倒入碗內將腳子及鹽化淡。接著講壺高提,水快衝,讓水在碗裏衝成旋渦,使得腳子在旋轉的水中自然衝勻。此時,整個碗麵冒起的縷縷清香撲鼻而來,趁熱喝上幾口,頓感心胸開闊,肝脾舒適。然後細品慢咽,香辣,鹹,澀四味俱全,異香綿長。一碗擂茶下肚,頓時筋骨舒展,精神抖擻。由於茶葉,生薑具有解毒,驅寒濕,健脾胃的功效,因而擂茶又有藥用,強身之作用。另外喝擂茶時還要輔之以壓桌,伴之以雜食如薯片,黃豆,花生,洋薑,才豆,糯米粑粑等,才稱得上是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