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八角鼓(1 / 2)

眾人正吃著,這時又有一個丫環端上一個雀火鍋來,這雀火鍋是將活山雀燜燒而成,味道尤顯鮮美別致。施世論一嚐,歎道:“卑職隻知道京城中有涮羊肉火鍋,不想這雀火鍋的味道更勝一籌。

明珠聽了,道:“施老弟說的這涮羊肉可是京城老字號老來順的涮羊肉吧!那邊的羊肉全都來自蒙古西馬珠伈旗的綿羊,十分肥美。”

施世論道:“正是。”

這時納蘭又覺得這歌姬唱得八角鼓段子也太俗了一點,便示意讓她換首雅一點的唱,那歌姬明白了之後,又輕啟朱唇唱了一曲描寫玉泉山風光的八角鼓道:

“紅藍萬丈,縹渺仙鄉,清明始見,小雪後藏。

橫雨腳,斜抱倒影露山岡。

屈環銜風魄,匹練遙從天際張。

塔影山頭起,鍾聲雲外揚。

穿雲路,駕彩梁,映昆明,光千丈。

宇輝騰上下,晶彩流垂雲水鄉。

雁影留天,天懸繡帶,倒注玉泉傍。

最難得,一抹斜陽新雨後,落暉通照映波光。”

眾人聽了叫好,納蘭又對明珠說道:“阿瑪,孩兒此次在玉泉山萬春園中結識了幾位化外高人,風雅不俗,將來這些從江南采買來的美少女可以送到玉泉山萬春園中訓練一番,教她們琴棋書畫刺繡,烹飪之術,這樣獻給皇上,皇上才會寵愛啊!”

明珠聽了,笑道:“我兒想得可真周到,看來你也長大了,有長進!”

正說著,又有一個丫環端上一碗“三遊神仙雞”上來,用一個青花獅子戲球紋碗盛著,但見這個丫環穿著一件紫色暗花鍛大鑲邊女衫,此衫園領,大襟,直身,前後左右均開氣,中接白鍛地平針繡折枝花卉紋挽袖。領口和下擺處均有四層花邊,特別引人注目的是此衫領口下端以白,藍,黃三色絲線盤繡成柳葉式雲肩,下綴如意雲頭紋18枚。整幅雲肩隻表現出雙勾線條,呈鏤空狀裝飾於衣前,極其亮麗美觀,這寬大的衣袖看似和短小的衣身不成比例,像是裁縫做錯了一般,卻別有一番衣袖飄飄的意境。她下麵穿一條醬色鍛地盤金繡鳳穿牡丹側褶裙,這種盤金法是“廣繡”中常用的一種針法,用極薄的金箔裁成寬一至二分的窄條,纏繞在絲線上,形成圓柱形的“包金線”,再用這種包金線釘繡成各種圖案。這件側褶裙的裝飾幾乎全以盤金繡完成,裙褶處繡“蝶戀花”圖案,前後裙門為“鳳穿牡丹”紋樣,寓意“富貴吉祥”。

施世論見了這丫環衣著如此華麗,便借著三分酒意和明珠開玩笑道:“大人府上丫環如此衣著華麗,就不怕夫人責怪嗎?”

明珠聽了,卻道:“這些婦道人家喜歡穿個好看衣服出來,隨她們去好了,讓施老弟見笑了。”

納蘭一看這施世論有點醉意,這話扯遠了,怕父親下不了台,便忙開口轉移話題指著這盤“三遊神仙雞”道:“這道‘三遊神仙雞’可大有來曆呢!傳說當年蘇洵,蘇軾,蘇轍三人號稱三蘇,從故鄉眉州赴汴京上任,途經三峽,聽說西陵峽中有一名勝叫三遊洞,十分出名,便想去一遊,誰知那老蘇洵怕冷,懶得去;兩個公子便到夷陵鎮上買了一隻火烤雞,並備上好酒,強拉老父親上三遊洞中對酒吟詩,如神仙般逍遙自在。三人來到洞中,一看此洞果然險峻,便在洞中各吟了一首詩,其中蘇洵寫得是《題三遊洞石壁》:

洞中蒼石流成乳,山下寒溪冷飲冰。

天寒二子若求去,吾欲居之亦不能。

蘇軾寫的是《入峽》:

自昔懷幽賞,今茲得縱深。

長江連楚蜀,萬流瀉東南。

蘇轍寫的是:

舟行瞿塘口,兩耳鳳鳴號。

渺然長江水,千裏投一瓢。

峽門萬為戶,鬱怒水力驕。

扁舟落中流,浩如一葉飄。

後來詩人陸遊也在此三遊洞中及水煎茶並題詩洞中,據說他吃過這夷陵火烤雞,後人為了紀念這些詩人特別是三蘇,便江這火烤雞更名為三遊神仙雞。”

眾人聽了都紛紛稱奇,舉筷一嚐的確是原汁原味,雞肉鮮嫩,稍帶辣味,香肥軟酥。這時又有一個丫環端上一碗“包心魚丸”,用一個“喜上眉梢”粉彩瓷盤盛著,隻見這丫環穿著一件藍地絲綢琵琶襟短衫,下麵穿著黃綠暗花緞鑲邊膝褲,頭戴一頂紅緞地摘綾繡瓜失綿綿女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