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冷落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與其自憐、失落,不如主動熱情,主動為環境升溫!
在與人相處的時候,每個人都希望別人對自己熱情、周到、彬彬有禮;當工作、生活在一個集體中時,同樣希望這個集體對自己熱情、友愛,充滿溫暖。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被人冷落的現象常有發生,對此,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應:有的人會拂袖而去,有的人會給予回擊,有的人因此而灰心喪氣,失去了前進的信心。這些消極的做法往往會因小失大,影響交際效果。由此可見,正確認識和對待這種被冷落的現象,有著十分現實的意義。
其實,被冷落是一種主觀的感受,至於是否真的被別人冷落,並不一定。一種可能是別人並沒有有意地冷落你,隻是你的“期望值”過高,而對方的熱情沒有達到你期望的程度,於是,你感到被冷落了。其實,這是一種誤會。
另一種可能是,由於某種原因,你的確被對方冷落了。這時,你就該拿出“宰相肚裏能撐船”的氣度,自覺調整好自己的情緒,不計較別人的態度,也不看別人的臉色行事,依然故我,與周圍的人友好相處。切不可形成“我隻不過是一個客人”這種糟糕的想法,它可能大大地束縛了你交際行為的主動性。
那麼,你應該怎麼辦才是正確的呢?
首先,可以先和周圍的人打個招呼。同時簡練熱情地講幾句恭喜的話,問問對方有沒有需要自己幫忙的事情。
如果同去的老朋友比較多,那就盡可能和他們在一起,大家聚一聚,談一談,玩一玩,相互交流一下一段時間內的經曆。
如果是“孤家寡人”一個,那就盡可能主動地與身邊的人結識一下,問一問他在什麼單位工作,向他請教一下他的工作內容,介紹一下自己,然後從中找一些話題。
其次,可以主動參與一些娛樂項目。跳跳舞,唱唱卡拉OK,打打撲克,都能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還可以做一個忠實的觀眾,為別人鼓鼓掌、喝喝彩,讓自己快樂起來就好。
第三,如果周圍的人也閑著無聊,可以自己組織一些娛樂項目,大膽地向你周圍的人提出建議。
第四,主動為別人幫幫忙,比如傳遞一下飲料等,別人會因此認為你是個“勤勞”的人,能幫忙的人,以後樂於與你共事,願意邀請你。
各種慶典一般都有宴會,吃飯時是交際的好機會。餐桌上的人相互認識認識,大家談一談,笑一笑,少喝一點酒,相互禮貌性地敬幾杯,都是很有必要的。千萬別一聲不吭地坐在那兒,那樣不會招人喜歡,“一人向隅,舉座不歡”嘛,很可能由於你一個人不高興,弄得大家都高興不起來。而“狼吞虎咽”、“不吃白不吃”的樣子也不會給人留下什麼好印象。
總之,當您被人冷落的時候,一定要主動熱情地表現自己,這時你就會感到過剩能量得到釋放的一種輕鬆和歡愉。
經驗之談
如果周圍的人顯得有點“冷”,你不妨先主動出擊,用你的熱情去溫暖他,通過自我表現,你不僅可以更多地去發現生活中的歡歌笑語,而且完全可以主動地排“冷”取“熱”,甚至化“冷”為“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