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沽不隻是為了吃飽穿暖,還要打造質量,提高品位。生活的內涵是豐富的,生活的色彩是斑斕的,為了美好而快樂的生活,為了讓自己的人生過得更有價值和意義,我們必須提高自己的學識,鍛煉自己的能力,用智慧的大腦加辛勤的勞動,創造更加完美的人生。一個內心空虛、知識貧乏的人,是難以融入現代生活的。
沏茶
一個青年屢屢失意,便慕名尋到著名的哲學家森一先生,向他請教說:“先生,我的人生處處不如意,如今是苟且偷生,這有什麼意思呢?”
森一先生靜靜聽完這位青年的歎息和訴說,然後吩咐仆人說:“客人遠道而來,快燒一壺溫水送過來。”
很快,仆人便送來了一壺溫水,森一先生抓了茶葉放進了杯子,然後用溫水沏了,放在茶幾上,微笑著請青年喝茶。杯子冒出微微的水汽,茶葉靜靜浮著。青年不解地詢問:“先生,貴府怎麼喝溫茶呢?”
森一先生笑而不答。青年喝一口細品,不由搖搖頭:“一點茶香都沒有呢。”
森一先生說:“這可是從中國進口的名茶啊。”
年輕人又端起杯子品嚐,然後肯定地說:“真的沒有一絲茶香。”
森一先生又吩咐仆人:“再去燒一壺沸水送過來。”
又過了一會兒,仆人便提著一壺冒著濃濃白汽的沸水進來。森一先生起身,又取過一個杯子,泡了一杯茶水放在茶幾上。青年低頭看去,茶葉在杯子裏上下沉浮,絲絲清香不絕如縷,令人望而生津。
青年正要端杯,森一先生揮手擋開,又提起水壺注入一線沸水。茶葉翻騰得更厲害了,一縷更醇厚更醉人的茶香嫋嫋升騰,在客廳裏彌漫開來。森一先生這樣注了五次水,杯子終於滿了,那綠綠的一杯茶水,端在手上清香撲鼻,入口沁人肺腑。
森一先生笑著問:“你可知道,同是中國綠茶,為什麼茶味迥異嗎?”
青年思忖著說:“一杯用溫水,一杯用沸水,衝沏的水不同。”
森一先生點點頭說:“用水不同,則茶葉的沉浮就不一樣。溫水沏茶,茶葉輕浮水上,怎會散發清香?沸水沏茶,反複幾次,茶葉沉沉浮浮,終釋放出四季的風韻:既有春的幽靜、夏的熾熱,又有秋的豐盈、冬的清冽。世間芸芸眾生,也和沏茶是同一個道理。如果沏茶的水溫不夠,想要沏出散發誘人香味的茶水不可能;你自己的能力不足,要想處處得力、事事順心自然很難。要想擺脫失意,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苦練內功,提高自己的能力。”
這位青年幡然頓悟,回去後刻苦學習,虛心向人求教,不久就引起了人們的重視。
生存一點通
那些經常抱怨不被重視、懷才不遇的人,其實許多都是“半瓢水”。一個真正有能力的人,是不會被埋沒的。試想,任何一個單位或企業,如果離開有真才實學的人,怎麼能發展呢?誰又不求賢若渴、唯才是舉呢?一個屢屢失意的人,大可不必從他人身上找原因,而應把關注點放在自己身上。隻有不斷內省,不斷學習,不斷進步,不斷發展,才能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人生舞台,才能在這個人生舞台上遊刃有餘、隨意發揮,進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兩隻老鼠
一隻居住在圖書館裏的老鼠和一隻居住在糧倉裏的老鼠相遇了。圖書館裏的老鼠擺出一副學者的架子,傲氣十足地對糧倉裏的老鼠說:“可憐的家夥,為了填飽肚子,你們寧願住在幹燥、憋悶的穀倉裏,那裏除了稻穀之外什麼也沒有。可想而知,隻有物質滿足,缺乏精神享受的生活該有多麼乏味呀!圖書館裏是多麼安靜啊,古今中外,經史子集,我都能看見。”
“這麼說,您一定是位知識淵博的學者啦。”糧倉裏的老鼠虔誠地說道。
“那當然,每本書的一字一句我都要咀嚼,一頁頁裝進肚子裏。”
糧倉裏的老鼠把圖書館裏的老鼠帶到一座糧倉裏,指著牆角的一個瓶子說道:“您認得字,請看看這標簽上寫的是‘香麻油’還是‘滅鼠藥’?”圖書館裏的老鼠根本不識字,就在它進退兩難之時,有一股香油味從瓶口飄出,於是,它就憑直覺猜測斷定:“這就是香麻油。”
“真的?您看清楚了嗎?”
“沒錯,不信,我先喝給你看。”為了證明自己博學,同時也是為了一飽口福,圖書館裏的老鼠搬倒瓶子就喝了起來。誰知道隻喝了幾口,就渾身抽搐,不久,四腿一蹬,死了。
後來,糧倉裏的老鼠才知道,瓶子上寫的分明是“滅鼠藥”。
生存一點通
圖書館老鼠的悲劇,就在於它的不懂裝懂,自以為是。它以為自己吃了幾本書,就很有學問,瞧不起別人,實際上,它並沒有多高水平,僅僅是裝腔作勢而已。所以,我們要從小學會謙虛,知道多少是多少,不要因為好麵子,或者好虛榮,就養成不懂裝懂的習慣,其結果是自欺欺人,最後害了自己。
石頭與金子
有一個人,一直覺得自己有才華而不被重用,為此,他愁腸百結,異常苦悶。
一天,他在路上遇見一位著名學者,便詢問他:“請您評一評,命運為什麼對我如此不公?”
學者聽了,沉默不語,隻是撿起了一顆不起眼的小石子,並把它扔到亂石堆中。學者說:“你去找回我剛才扔掉的那個石子吧。”
這個人翻遍了亂石堆,結果卻無功而返。
學者又取下了自己手中的那一枚戒指,然後以同樣的方式扔到了亂石堆中。結果,這一次,他很快便找到了那枚金光閃閃的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