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天,黎清去晚了,站在人牆後而,翹起腳也看不到裏麵熱鬧的情景。這時,身旁一個很矮的小男孩吸引了他的視線。隻見他一趟趟地從不遠處搬來磚頭,在那厚厚的人牆後麵,耐心地壘著一個台子,一層又一層,足有半米高。黎清不知道他壘這個台子花了多長時間,不知道他因此少看到多少精彩的比賽,但他登上那個自己壘起的台子時,衝周圍的人一笑——那成功的喜悅和自豪,卻是那樣的強烈。
驀然間,黎清的心被震撼了:要想越過密匝匝的人牆看到精彩的比賽,隻要在腳下多墊些磚頭就能辦到——多麼簡單的事情啊!
此後,黎清滿懷激情地投入到本職工作中去,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憑著他的能力,憑著他的幹勁,他很快便成了遠近聞名的教學高手,各種令人羨慕的榮譽紛至遝來;業餘時間,他勤奮筆耕,許多散文小品也頻繁見諸報端。幾年後,他作為一名特殊人才被調至一所中專任職。
生存一點通
要看到高處的風景,並不需要你有多高,隻需要你在腳下墊些磚頭就可以了。人生也一樣,一個滿懷希望的人,要成功也不是很難,隻要不辭辛苦,默默地在自己腳下多墊些“磚頭”,就一定能夠看到自己渴望看到的風景,摘到掛在高處的那些誘人的果實。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地提升自己,僅此而已!
最好的禮物
一個皇帝添了一個漂亮的皇子。在孩子洗禮的那一天,有12個靈童受送子娘娘的派遣前來祝賀,每一個靈童都帶來了珍貴的禮物。第一個靈童帶來的禮物是智慧,皇帝很高興地收下了;第二個靈童帶來的是珍寶,皇帝同樣高興地收下了;第三個帶來的是力量,第四個帶來的是財富,第五個帶來的是英俊,第六個帶來的是情感,第七個帶來的健康,第八個帶來的是友誼,第九個帶來的是愛情,第十個帶來的是知識,第十一個帶來的是關懷,這些禮物,皇帝都高興地收下了。但是,第十二個靈童到來的時候,皇帝卻愣住了,因為他帶來的禮物是不滿。皇帝認為,我的皇子什麼都不缺少,要什麼有什麼,怎麼能夠讓他有不滿呢?他毫不猶豫地拒絕了第十二個靈童的禮物,皇帝甚至對這個靈童有些不客氣。
隨著歲月的流逝,皇子漸漸長大了,繼承了皇位的他英俊瀟灑,性情溫和,身體健康。但是,在他的心靈裏,卻沒有那種因為不滿而產生追求未來的雄心大誌,沒有因為不滿而產生的要建功立業的抱負。對已經擁有的什麼都很滿意,對自己的國家什麼都滿意,對於再平庸的大臣,也沒有什麼不滿意的,從來都不想著改革創新,從來都不想勵精圖治。久而久之,因為他每一天都處在誌得意滿的狀態中,大臣們也都變得不思進取。他的國家落後了、窮困了,不久就被異族吞並了。
生存一點通
自滿,是一種消極心理。自滿的人,自己束縛了自己的手腳,不思進取,不再奮鬥。時間久了,性情變得慵懶,思想變得僵化,生活變得守舊,他的能力即使不退步,也隻能保持原先的水平。而在一個激烈競爭的社會裏,百舸爭流,不進則退,不進取的人很快就會落後於人,可能會被時代所拋棄。所以,毛澤東說:“學習的敵人,是自己的滿足。要學習一點東西,必須從不自滿開始。”其實,不光學習,幹什麼都一樣。
懷表的啟示
一位有才華又很年輕的詩人,寫了許多吟風詠月、寫景抒情的詩篇。可是他卻因一件事而苦惱著:人們不喜歡他的詩。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難道是自己的詩寫得不好嗎?不,這不可能!年輕的詩人從來不懷疑自己這方麵的才能。於是,他去向一位老朋友請教。
這位老朋友是一位鍾表匠。鍾表匠聽了詩人的訴說,一句話也不說,把他領到一間小屋裏,裏麵陳列著來自世界各地的名貴鍾表。這些鍾表,詩人從來沒有見過。有的外形像飛禽走獸,有的會發出鳥叫聲,有的能奏出美妙的音樂……
老匠人從櫃子裏拿出一個小盒,把它打開,取出了一隻式樣特別精美的金殼懷表。這隻懷表不僅式樣精美,更奇異的是它能清楚地顯示出星象的運行、大海的潮汛,還能準確地標明月份和日期。這簡直就是一隻“魔表”,世上到哪兒去找呀!詩人愛不釋手。他很想買下這個“寶貝”,就開口問表的價錢。老匠人微笑了…下,隻要求用這“寶貝”換下青年手上的那隻普普通通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