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戰勝挫折,意誌力是最好的武器(1)(1 / 2)

意誌力是人們為了實現目標而樹立的信心、決心和毅力,是我們成長的非智力因素之一。意誌堅強的人,有理想有抱負,做事能夠自覺和主動,並勇於克服困難、戰勝挫折,取得最後的成功。反之,意誌薄弱的人,往往膽小怕事,遇難而退,最終隻能一事無成。

誰能飛越大海

小學生海強一直為一個問題所困擾:為什麼他的同桌想考第一就真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卻考了全班的第二十一名?自己為什麼就不能如願以償呢?

回家後,海強問媽媽:“媽媽,我是不是比別人笨?我和同桌一樣聽老師的話,一樣認真做作業,為什麼他總是比我強呢?”媽媽聽了兒子的話,知道兒子開始有自尊心了,而這種自尊心正在被學校的排名傷害著。她望著兒子,沒有回答,因為她不知該怎麼回答。

又一次考試後,海強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仍然是第一名。回到家後,海強又向媽媽問了跟上次同樣的問題:“為什麼我就不能考第一?”

應該怎樣回答小海強呢?有好幾次,媽媽真想重複那幾旬被千萬個父母們重複了無數次的話——“你太貪玩了”;“你在學習上還不夠勤奮”;“和別人比起來你還不夠努力”——以此來搪塞兒子,然而,像兒子這樣腦袋不夠聰明、在班上成績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時學得難道還不夠辛苦嗎?所以她沒有那麼做,她想為兒子的問題找到一個理想的答案。

海強終於小學畢業了,雖然他比過去還要刻苦,但依然沒能趕上他的同桌。不過與過去相比,他的成績一直在提高。為了對兒子的進步表示鼓勵,她帶他去看了一次大海。也就是在這次旅行中,她回答了兒子的問題。

當母子倆並排坐在沙灘上時,看著那些在海邊爭食的鳥兒,當海浪打來的時候,小灰雀總能迅速地起飛,它們拍打兩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鷗總顯得非常笨拙,它們從沙灘飛入天空總要很長時間。

媽媽問海強:“兒子,你覺得是灰雀機靈呢,還是海鷗機靈?”

海強回答:“我覺得是灰雀機靈,你瞧,它總比海鷗飛得快、飛得高。”

“可是,你知道嗎?”媽媽意味深長地說,“真正能飛越大海、橫過大洋的卻是那些略顯笨拙的海鷗。”

生存一點通

成功,與人的智商無關。也就是說,聰明的人未必一定就成功,不“聰明”的人一定就不成功。何況,人的智商差別並不是那麼明顯!成功離不開勤奮,離不開毅力,離不開鍥而不舍的精神。隻有堅持不懈地奮鬥,才能戰勝一次又一次的失敗,迎接美好的未來。

因為有了曆練

唐京從小就受到家庭溺愛,什麼事父母都會替他解決。有一天,父親開的公司突然倒閉了,父親承受不了這個打擊,心髒病發作去世了,隻留下他們母子倆相依為命。更糟的是,房地產公司的人來收房子,就這樣,他們連唯一的一點財產也沒有了。母親每天躲在房間裏以淚洗麵,而唐京把這一切全看在眼裏,恨老天爺對他不公,怨自己沒有學好知識,不能找一份好工作。

就這樣,唐京經曆了人生中最大的挫折——從有錢人的孩子一下子變成了窮小子。他們母子被迫搬到鄉下外婆家住,可外婆家的人都看不起他們,認為他們是來白吃白住的,會吃窮他們。隻有外婆很疼愛外孫子,不但不趕他們走,還主動出錢,讓孫子再去鄉下的中學讀書。開學那一天,唐京含著淚花,邁進校園。他發誓,一定要念好書,好讓在天堂的爸爸欣慰。

每天上課前,唐京總會把書認認真真地看一遍,劃出不懂或難懂的問題。上課時,他專心聽講,把老師所講的重點、難點,一一記下;下課後,他再把問題看一遍,問問自己是否明白;放學回家後,他開始幫媽媽做事了,再也不會像以前一樣不耐煩地發脾氣。

到了晚上,唐京為了給外婆家省電費,點上了蠟燭,光線暗,他就挪近點。他就在這樣的環境中苦苦奮鬥了十幾年,終於出人頭地。

後來,已成名成家的唐京說:“如果在我爸爸死時,我消沉下去的話,就沒有現在輝煌的我;如果我再那麼任性下去的話,就不會成為這家公司的老板,如果我……其實挫折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敢去麵對它,打倒它。我曾經是一個沒用的人,就是因為沒有挫折的曆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