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交真心朋友,讓生命不再孤單(1)(3 / 3)

歸功於美德

智成是一個樂於助人的青年。一次,他遇到了困難,想起自己平時幫助過的那些朋友,便向他們求助。然而,那些朋友竟視而不見,聽而不聞,根本不願伸出援手。

“真是一群忘恩負義的家夥!",智成憤怒地罵道。

然後,他找到了一位學者,向他發泄心中的不滿。

學者說:“助人是好事,然而,你卻把好事做成了壞事。”

“為什麼這麼說呢?”智成大惑不解。

學者說:“首先,你開始就缺乏識人之明,那些沒有感恩之心的人是不值得幫助的,你卻不分青紅皂白地幫助,這是你的眼濁;其次,你手濁,假如你在幫助他們的時候同時也培養他們感恩的心,不致於讓他們覺得你對他們的幫助天經地義,事情也許不會發展到這步田地,可是你沒有這樣做;第三,你心濁,在幫助他人的時候,應該懷著一顆平常心,不要時時覺得自己在行善,覺得自己在物質和道德上都優越於他人,你應該隻想著自己是在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小事。比起更富者,你是窮人;比起更善者,你是凡人。你幫了別人,應該認為是美德借著你的手幫了別人,一切歸於美德,不是歸於你自己。”

生存一點通

自己幫助了別人,就以為別人也會幫自己,這是一條錯誤的邏輯。人的思想和覺悟是不一樣的,有人有感恩之心,有人卻沒有。是不是對那些沒有感恩之心的人就不應該給予幫助呢?不是!關鍵是自己要有一顆平常心,把幫助他人當作是一種天經地義的事,而不可以企圖獲取任何回報。這才是助人的真正意義所在。

玫瑰餘香

有一天,一個行人發現路旁有一堆泥土,從土堆中散發出非常芬芳的味道,於是,他就把這堆土帶回家去。一時之間,他的家竟滿室香氣。這個人好奇而驚訝地問這堆土:“你是從大城市來的珍寶,還是一種稀有的香料?或是價格昂貴的材料?”

泥土說:“都不是,我隻是一塊普通的泥土而已。”這個人更加奇隆:“那麼你身上濃鬱的香味從哪裏來的?”泥土笑道:“我隻是曾在玫瑰園和玫瑰相處過很長一段時期。”

生存一點通

人的成長取決於後天的環境,後天的環境決定了人的一生。孟母三遷,就是為了給孩子尋找一個好的成長環境。一個人處在某一個環境中,即使不刻意去模仿,也因潛移默化,身心受其浸染。因此,為人處世,要善於選擇朋友、選擇老師、選擇住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這個道理。

對手和朋友

老鼠是山神的寵物,它向山神要求下凡當一個普通的動物。

山神說:“在動物世界裏,大象是最強大的,你下凡後,必須戰勝大象,你才有資格回到我身邊,否則,你就永遠留在動物世界吧。”老鼠答應了山神的條件。但老鼠一來到動物世界,便感到它向山神的承諾是輕率的。因為,它到動物世界後,發現自己是一種又小又弱的小動物,要戰勝大象那簡直是天方夜譚。它後悔了。

但它還是決定試一試。它想,自己要是從大象的長鼻子中鑽進去,用身體堵住大象的氣管,不讓它喘氣,大概會迫使它認輸。

這天,它趁大象吃樹枝之機,悄悄地鑽進大象的鼻子中,準備實施它的計劃。不料,剛進去一小段路程,大象覺得奇癢,便猛地打了個噴嚏,老鼠隻聽到一聲巨大的轟響,它便覺得天旋地轉,就像炮彈一樣射向高空,半天才掉到地上,摔得它渾身上下像碎了一樣痛。這一下子它可知道大象的厲害了。

大象由此也恨透了老鼠。心想:這老鼠長得小,胃口可不小,它竟然想打我大象的主意,真可惡。於是,一見到老鼠,大象就用它那大腳踩老鼠,老鼠險些喪命。

此後很久,老鼠總是遠遠地躲開大象。它不想自討苦吃。

天有不測風雲。一天,大象落入了獵人設下的巨網中。它掙紮了很久,全身一點力氣也沒有了。它在等死。老鼠想:這真是天賜良機,大象現在已毫無抵抗能力,隻要我在它的要害部位挖幾個洞,它就會沒命了。我不就戰勝大象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