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行鳥去了好久還沒有回來,百鳥都很掛念它。有一天深夜,當所有的鳥都已經睡熟的時候,夜行鳥悄悄地飛回了自己的窩。它把妻子叫醒,說:“北方的森林很大,糧食也很多,真是個好地方啊。”它妻子高興地說:“那麼,明天我們告訴大家,一起搬過去吧。”夜行鳥急忙說:“你真傻,這樣好的地方,我們一家去享受多好呀,何必叫它們都去呢?”夜行鳥的鄰居是小翠鳥,當夜行鳥回來叫醒妻子的時候,小翠鳥也被吵醒了。因此,夜行鳥夫妻講的話,都被小翠鳥聽見了。
第二天清早,鳥兒們聽說夜行鳥回來了,都趕來打聽消息。夜行鳥見大家都來了,就故意皺著眉頭說:“別提了,北邊真是糟透了,大家萬萬去不得!”鳥兒們聽了都很失望。這時,小翠鳥跳出來說:“夜行鳥說假話,它對它妻子說北方有座很好的大森林,它想一家獨占。”接著,它就把昨天晚上聽到的話告訴了大家。夜行鳥見小翠鳥揭露了它的詭計,又撒謊說:“昨夜我根本沒有回來,怎麼會和妻子講話?小翠鳥全是胡說!”這樣一來,大家不知道該相信誰好。這時,小燕子說:“大雁最公正,請它再去看一趟,就可以弄明白了。”大家都同意小燕子的意見。於是,大雁馬上展開翅膀向北方飛去了。
那天黃昏,隻聽小翠鳥“呱呱”直叫,大家趕去一看,才知道是被夜行鳥咬傷了。大家氣不過,就去找夜行鳥算賬,誰知夜行鳥全家已搬走了。
隔了幾天,大雁回來了,它向大家介紹了北方大森林的實際情況,鳥兒們便跟著大雁搬到北方大森林去安家。
夜行鳥帶著一家人正在大森林裏享樂,一見鳥兒們都搬來了,知道自己的陰謀落了空。它怕鳥兒們報複它,所以白天總是躲在樹洞裏,夜裏才偷偷出來。
生存一點通
見利忘義,是一種可惡的品質,是人際關係的大敵。這種人也能與人正常交往,和平共處,但條件是大家相安無事。一旦出現了有利可圖的情況,他們就暴露出貪心的一麵,不顧大家的利益,隻想吃獨食。這樣的人,非常自私自利,既不能和人同甘共苦,也不能和人合作共事。
消極的人
靈靈和琴琴都是縣文化館的工作人員。文化館的工作說不上有多緊張,時間滿可以抽出一些來。文化館又是當地“人才薈萃”的地方,圖書資料相對豐富,同事的文化素養也相對較高。因此,這裏是一片不錯的文學創作土壤。靈靈和琴琴也想在這方麵有所嚐試。
說起來,她們倆的起點差不多。她們都畢業於一所師範院校,在校時都是文學社的成員,在社刊上也發表過一些小詩、短文。現在,雖然有可以給她們指導的老師,但因為種種原因,縣裏唯一由文化館主辦的文學雙月刊卻早就停辦了,因此需要另辟發表作品之路。
起初,倆人每月都有作品投寄出去,但等待她們的,不是杳無音訊,就是退稿。這時,館裏的一位老同事發現了她們的秘密,勸她們不要再浪費時間和對她們來說不算少的投稿費用了,因為他曾經曆過數年的失敗,最終放棄了。
對於失利,靈靈和琴琴心裏都是有所預料的,她們也深知文學創作的不易。因此,剛開始她們並沒有把老同事的話當回事,一如既往地寫了又投。但一再的失利讓老同事“看不過去”,仍不時地對她們加以勸導。漸漸地,靈靈越寫越少了,最後幹脆“封筆”了。琴琴則不然,仍然堅持著。
時間久了,琴琴的情形也不見改觀,於是靈靈也加入了勸說的隊伍。隻是琴琴像鐵定了心似的,依然故我。這樣,琴琴漸漸地有些豆腐塊小文章發表,後來越來越長,也越來越多。
一天,琴琴收到了全國比較有影響的一份文學期刊寄來的樣刊,那上麵發表了她的一篇散文。琴琴高興極了,去向好友靈靈報喜,靈靈為自己好友的成功而開心,但當她細細看過期刊的目錄,又有些吃驚和痛楚:這本期刊上同時也登著她數月前投寄的一篇作品,隻是她用了琴琴也不知道的筆名,而且投稿時因為信心不足而沒有寫聯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