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是一個怪異之人,隻見他閉著眼睛,隔了半天,才吐出五個字:“不過一碗飯。”說完揮揮手,示意他們退下了。
兩人回到公司,一個人就遞上辭呈,回家承包田地,另一個人則堅持了下來。
光陰荏苒,轉眼十年一晃而過。回家承包田地的那位科學種田,以現代理念經營農業,居然成了遠近聞名的土專家;另一個堅持留下來的也不差,他忍著氣,努力學習,業務能力日漸提高,很快受到上司的器重,成了部門負責人。
一天,這兩個人不期而遇了,回憶起當年的情景。
“當年,大師給我們同樣‘不過一碗飯’這五個字,我一聽就懂了,不過一碗飯嘛,日子有什麼難過?何必硬留在單位?所以我辭職了。”土專家說,“你當時為何沒聽大師的話呢?”
“我聽了啊,”那位負責人笑道,“大師說,‘不過一碗飯’,再受氣,再受累,我隻要想:不過為了混碗飯吃,頭兒說什麼就是什麼,少賭氣,少計較,就成了。大師不是這個意思嗎?”
沒想到兩個人的理解各不相同,但結果卻都很不錯,這是什麼原因呢?他們隻好又去拜望大師,請他明示。大師已經很老了,仍然閉著眼睛,隔半天,吐出五個字:“不過一念間。”然後,又朝他們揮揮手。
生存一點通
人的一生,往往真的取決於一念之間。特別是身處十字路口的人,一念之間作出的抉擇,可能會影響人的一輩子。因為一念之差,有的選擇了好,有的選擇了壞;有的選擇了生,有的選擇了死;有的選擇前進,有的選擇停頓……所以,把握人生方向,真的需要我們的智慧,一定要多動腦子。
召公諫厲王
周厲王十分殘暴,老百姓公開指責他。厲王非常生氣,派人四處監視公開指責他的人。監視者將這些人報告厲王,厲王就殺掉他們。從此,國家上下的人都不敢說話,路上相遇,彼此用眼睛互相望一望算打了招呼。
沒有人再敢罵厲王,厲王高興了,告訴召公說:“我能止住誹謗了,大家終於不敢說話了。”
召公說:“陛下,你這是堵他們的口。堵住百姓的口,比堵住河水更厲害。河水堵塞而衝破堤壩,傷害的人一定很多,百姓也像河水一樣。所以治理河水的人,要疏通它,使它暢通;治理百姓的人,要放任他們,讓他們講話。百姓有口,好像土地有高山河流一樣,財富就從這裏出來;好像土地有高原、窪地、平原和灌溉過的田野一樣,衣食就從這裏產生。口用來發表言論,政事的好壞就建立在這上麵。實行好的政策而防止壞的,這是豐富財富衣食的基礎。百姓心裏考慮的,口裏就公開講出來,天子要成全他們,將他們的意見付諸實行,怎麼能堵住呢?如果堵住百姓的口,你的統治還能維持多久?”
召公引經據典,滔滔不絕地勸說。遺感的是,厲王沒有聽進去。三年以後,百姓們開始造反,將厲王趕出了都城。
生存一點通
有道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說不清,不是秀才口才不好,而是不管你如何口吐蓮花,如何引經據典,當兵的就是不聽,甚至以武力相威脅。遇到這樣的對手,誰也奈何不了。不過,曆史不會容忍那些胡作非為的人,周厲王就是一個例子。如果他當初能聽從召公的教誨,吸取教訓,曆史就不會是這個樣子,他也不會成為千古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