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鄒忌去見齊王,說:“我確實知道我不如徐公漂亮。可是,我的妻子偏愛我,我的妾怕我,我的客人有事想求我,都說我比徐公漂亮。如今齊國的國土方圓一千多裏,城池有一百二十座,王後、王妃和左右的待從沒有不偏愛大王的,朝廷上的臣子沒有不害怕大王的,全國的人沒有不想求得大王的恩賜的。由此看來,您受的蒙蔽一定非常厲害。”齊王說:“講得好!”於是齊王下了一道命令:“大小官員和老百姓能夠當麵指責我的過錯的,得頭等獎賞;書麵規勸我的,得二等獎賞;能夠在公共場所評論我的過錯,讓我聽到的,得三等獎賞。”命令剛下達,許多大臣都來進言規勸,宮門口和院子裏像個鬧市;幾個月後,偶爾才有人進言規勸;一年以後,有人即使想規勸,也沒有什麼可說的了。
燕國、趙國、韓國、魏國聽說了這件事,都到齊國來朝拜。
生存一點通
有一個詞,叫做“以德服人”。一個有德行的人,他的一舉一動受到人們的敬佩,人們就會服從他;一個有德行的國君,他的政令符合人們的需要,人民就會抬舉他。一個國家能治理得人人團結、上下和睦,別人就不敢侵犯。齊王之所以稱雄一方,靠的就是這個德政。而這個德政的發生,是他善於納諫的結果。所以,在生活中,我們不僅要善於做一個會勸的人,也要善於做一個聽勸的人。
忠言逆耳
楚漢戰爭期間,劉邦率大軍率先攻占秦的都城鹹陽,並進入秦宮探看。他看見宮室華麗,各種寶物不計其數,都是他從未見到過的。每到一處,許多美麗的宮女向他跪拜。他越看越感到新奇,興味也越來越濃。於是,打算就住在宮內好好享受一番。
然而,那時剛剛推翻秦的統治,尚有項羽等各路豪傑在與劉邦爭雄,還遠遠沒有到享受的時候。於是,劉邦的部將樊噲阻止他說:“沛公是想有天下呢,還是隻想當一個富家翁呢?”劉邦回答說:“我當然想有天下。”樊噲真誠地說:“我進入秦宮裏,見到裏麵的珍奇財寶不可勝數,後宮中美人數以幹計,這些都是導致秦滅亡的東西啊。望沛公節製自己的行為,不要在這裏多留一天,請迅速返回霸上,指揮你的軍隊繼續戰鬥才是正途。”
劉邦想:雖然戰事依舊,我在這裏享受幾天也不礙事嘛。於是對樊噲的勸諫不以為然,還是準備在宮中多住一些日子。謀士張良知道這件事後,也趕來對劉邦說:“秦王無道,百姓造反,打敗了秦軍,沛公才能來到這裏。您為天下除掉害民的暴君,理應克勤克儉。如今剛入秦地,就想享樂。俗語說:‘忠誠正直的勸告往往不順耳,但有利於行為;有效的藥吃的時候很苦,但有利於疾病。’希望沛公聽從樊噲的忠告,趕快離開秦宮。”劉邦聽了,終於酲晤過來,馬上下令將府庫封起來,關掉宮門,隨即率軍返回霸上,與項羽作戰。
生存一點通
曆史上的楚漢相爭,劉邦取勝,建立漢朝,而項羽卻戰敗,自刎烏江。盡管決定勝負的因素是多樣的,但不聽從部屬的忠告,行為放縱也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傳說項羽占領秦宮後,不聽勸告,到處殺人斂財,並一把火燒了阿房宮,引起民憤極大;而劉邦聽從部下的良言相勸,行為檢點,勵精圖治,才贏得了江山。如果劉邦像項羽那樣,貪圖享樂,最後是成是敗就難下結論了。劉邦聽了,終於酲晤過來,馬上下令將府庫封起來,關掉宮門,隨即率軍返回霸上,與項羽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