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橘子
從城裏來了一個攝製組,想拍一部農民生活的紀錄片。於是他們來到某水果產地,找到一位橘農,說要買他1000個橘子,請他把這些橘子從樹上摘下來,並演示一下貯存的過程,談好的價錢是1000個橘子給200元人民幣。
這位橘農很高興地同意了。於是他找來一個幫手,一人爬到橘子樹上,用綁有彎鉤的長杆,看準長得好的橘子用勁一擰,橘子就掉了下來。下麵的一個人就從草叢裏把橘子找出來,撿到一個竹筐裏。橘子不斷地掉下來,滾得到處都是。下麵的人則手腳飛快地把它們不斷地撿到竹筐裏,同時還不忘高聲大嗓地和樹上的人拉著家常。在一邊的攝製者覺得這很有趣,自然全都拍了下來。接著又拍了他們貯存橘子的過程。
攝製者付了錢就準備離開,那位收了錢的橘農卻一把拉住他們說:“你們怎麼不把買的橘子帶走呢?”攝製者說不好帶,也不需要帶,他們買這些橘子的目的已經達到了,這些橘子還是請他自己留著。
天底下哪有這樣便宜的事情呢?那位橘農心裏想。於是他很生氣地說:“我的橘子很棒呢,質量好得很,你們沒理由瞧不起它們。”攝製者聳聳肩,攤開雙手笑了,說他們絲毫沒有瞧不起他這些橘子的意思。
橘農才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同意讓他們走。但他卻在背後搖搖頭感歎說:“沒想到世界上還有這樣的人!”
那位橘農不知道,他的1000個橘子雖然原地沒動地就賣了200元,但那幾位攝製者拍的他們采摘和貯存橘子的紀錄片,可以賣更多更多的錢。
那位橘農不知道,在那幾個人眼裏,他的那些橘子並不值錢,值錢的是他們的那種獨特有趣的采摘、貯存橘子的生產方式。
那位橘農不知道,一個橘子在市場上隻能賣一次,但如果將橘子製成“信息產品”,一個橘子就可以賣一千次一萬次甚至千千萬萬次。
生存一點通
桶農的蠅頭小利比起那幾個來客的利益來說實在不算什麼,但那幾個人的高明之處,正是在於舍了小利而取了大利,並讓那地道、質樸、可愛的橘農大惑不解。我們在為人處世時,也不妨借用這樣的智慧,至少要吸取橘農的教訓,不要隻看到眼前的比較直接的“小利益”,而要把眼光放長遠一些,發現更多的、可能比較隱蔽的“大利益”。
行禮
有一個莊園主,是個大惡霸,他定了一條規矩:窮人遇到他,都要低頭行禮。
這一天,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經過莊園,正好在路上碰到了這個莊園主。
“窮小子,你為什麼不向我行禮?”莊園主氣勢洶洶地問。
“我不認識你,為什麼要向你行禮?”裴多菲說。
“我是這裏最有錢的人,有錢有勢!窮光蛋,你要不低頭,我就抽你!”
裴多菲依然昂頭挺胸,不予理睬。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莊園主怕下不了台階,便眼珠一轉,低聲對裴多菲說:“這樣吧,我把袋裏的100塊錢分一半給你,你可一定要向我行禮!”
裴多菲不慌不忙地將50塊錢裝進衣袋,對莊園主說:“現在你有50塊錢,我也有50塊錢,我憑什麼非要向你行禮不可呢?”
圍觀的人大笑起來,莊園主又羞又怒,無可奈何,氣急敗壞地拿出剩下的50塊錢說:“好吧,窮小子,這50塊錢也給你,隻要你向我低頭!”
裴多菲手裏拿著100塊錢,一邊分給大家,一邊對莊園主說:“現在,我們大家都有了錢,而你卻一個子兒也沒有。用你的話說,有錢就有勢,你得向我們大家行禮呀!”
生存一點通
裴多菲的故事,簡直就像是阿凡提的傳說。他用的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方法,這樣就可以化劣勢為優勢,化被動為主動,扭轉於己不利的局麵,並反戈一擊。這裏的關鍵是,要把握事情的關鍵點,靈活機動,現場發揮,鬥智鬥勇。
摘一隻梨一位老教徒,他身邊有一幫虔誠的弟子。這一天,他囑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擔柴回來。弟子們匆匆行至離山不遠的河邊,人人目瞪口呆。隻見洪水從山上奔瀉而下,無論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