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說得好,不如說得妙:這樣求職麵試最容易讓人接受(2)(1 / 2)

十二、不知如何收場

很多求職應試者麵試結束時,因成功的興奮,或因失敗的恐懼,會語無倫次,手足無措。其實,麵試結束時,作為應試者,您不妨表達您對應聘職位的理解;充滿熱情地告訴麵試者您對此職位感興趣,並詢問下一步是什麼;麵帶微笑和麵試官握手並謝謝麵試官的接待。

求職者在求職的過程中,一定要努力改正以上錯誤,求職的路才會暢通無阻。

談話要切中要害,不宜籠統抽象

求職者在麵試時應“篩選”、“過濾”出最精辟的、最恰如其分地表情達意的詞句,盡可能以節省的語言表達出深刻的內涵,但是一定要說到“點子”上,說到最關鍵的地方。

主考官提問總是希望了解求職者的具體情況,求職者切不可以一二句空詞、抽象的話來搪塞。如:問“你的英語水平如何?”答:“還可以”、“一般”、“不錯”等就過於簡單。應具體回答:“曾在某大學外語培訓中心強化學習一年”,“已通過大學英語四級考試”,“已通過托福考試”等,以使對方有一個直觀的判斷。

一般地說,在經過一番反複的麵談之後,招聘人員就會對求職者形成一個初步的總體看法。求職者是位良才還是庸才,此時招聘人員已有相當的把握。招聘人員往往通過各種形式的提問,追尋求職者的底細。請看下麵這個案例:

主考官:你給員工分配工作時,是以什麼為根據?

康先生:我要了解他們每一個人的能力,根據他們的能力分配他們的工作。

主考官:員工分別工作,你怎麼知道他們成績的好壞?

康先生:我自然會親自檢查他們。

主考官:這樣檢查,豈不是要花大量的時間?

康先生:我是主管,有責任檢查他們的工作,因此不怕花時間。

主考官:你有那麼多時間嗎?

康先生:當然啦!幾乎一天的時間全得花在這些事情,因此每天都得很晚才能回家。

康先生的回答顯得十分籠統、概括。他沒有從具體管理工作的角度和細致的情況作回答,而隻就事論事,沒有提出有創見性的建議和舉措。他對自己在可能擔任管理者的情形下,應該怎樣開展工作和指導下屬如何開展工作並不清楚明晰。主考官由此斷定康先生沒有管理工作的實踐經驗。或者是康先生可能擔任過管理者,但其管理方式生硬、不靈活,管理狀況極為混亂。康先生沒被錄用便成了一件順理成章的事情。

有人說“簡潔是天才的姐妹。”因此求職者在麵試時應“篩選”、“過濾”出最精辟的、最恰如其分地表情達意的詞句,盡可能以節省的語言表達出深刻的內涵但是一定要說到“點子”上,說到最關鍵的地方,這樣的回答才能打動主考官的心。

注意語言美,講話不宜帶口頭禪

口頭禪多是一些膚淺、俗氣、毫無價值的詞,如果你平時注意錘煉語言,不斷拓寬知識麵,使自己成為語彙的“富戶”,講起話來妙語生輝,口頭禪也自然會“掃地出門”。

口頭禪,原意是指禪宗和尚隻空談禪理而不去實行,也指借用禪宗常用語作為談話的點綴。現在,人們把說話中經常不自覺地吐出來的詞句稱為口頭禪,或稱為口語。

在求職者中,有的人講話習慣說口頭禪,常會把好端端的一句話弄得支離破碎,使人聽起來別別扭扭,常會引起哄笑,表達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這種無意識重複的口頭禪沒有任何語義,它們給人的信息大量是無用信息。它是一種幹擾素,幹擾了有用信息的接受,使人生煩厭膩。有的人口頭禪滿天飛,有口頭禪的人在別人心目中絕無好感。還有帶著惡性口頭禪的人,在社交場合隨意脫口“罵娘”,出語傷人,必惹麻煩,碰釘子,甚至爭吵鬥毆起來。可見,口頭禪是語言的一種頑症。

改變口頭禪要用以下方式:

一、要使自己的語彙豐富起來。

大詩人但丁說過:“語言作為工具,對我們之重要,正如駿馬對於騎士的重要。最好的駿馬適合最好的騎士,最好的語言適合於最好的思想。”口頭禪多是一些膚淺、俗氣、毫無價值的詞,如果你平時注意錘煉語言,不斷拓寬知識麵,使自己成為語彙的“富戶”,講起話來妙語生輝,口頭禪也自然會“掃地出門”。如對某人某事讚揚隻會說“好”,什麼事情都“好、好、好”,久而久之就會成為你的口頭禪。如果你經常變換使用下列詞彙表示“好、帥、棒、妙、美、不錯、絕了”等等,你就不容易形成單調的口頭禪。多學民間語言,多讀各類作品是擴大詞彙量的必經之路。詞彙豐富了,就不至於經常偏重使用個別的淺顯、粗俗的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