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 說得好,不如說得妙:這樣求職麵試最容易讓人接受(3)(2 / 2)

實話實說忌欺騙

麵試時回答主考官的問題,一定要誠實,千萬不要為了“嘩眾取寵”或“投機取巧”而故弄玄虛,否則,成功的大門則永遠都不會向你打開。

現在整個社會都在提倡誠信,求職者的誠信不是趕時髦,不是求職的手段,而是求職者對待人生的態度。真正使一個人自信的不是你有多少能力,而是你有多誠實。

某公司對求職者進行最後的麵試,從農村來的的季安寧憑著自己的優秀成績過關斬將,很有可能成為那最後幸運的一員。這時,公司副總經理忽然想起什麼似的,翻了翻他的材料,頗感興趣地問了句:市教委的季主任好像和你是同鄉,你們都姓季,你家和他是親戚嗎?

季安寧聽同鄉人說起過這位季主任,但他還是據實以答,我聽說過他,但我不認識這位季主任,我們不是親戚。

人事主管聽了他的回答,說:“哦”。

季安寧被錄用了。後來,他知道那位季主任和這位副總很熟,是大學同窗。如果他當時不據實以答,顯而易見,他的人品方麵的考察肯定要大打折扣了。

千萬別以為“撒個小謊”是種聰明,據實回答你的學曆、專業經驗、人事關係等背景,可能使你的競爭少了些籌碼,但卻能反映出你正直誠實的人品。在同等條件下,你的人品會為你的勝出加分。

陶先生幾次麵試都不成功,其實每次他都很在意,穿什麼樣的衣服,怎樣回答問題都事先做充分的準備。盡管麵試時難免緊張,但總覺得掩飾得還不錯,不會被人看出。可不知何故,麵試總是不成。

也許是心灰意冷,也許是破罐破摔,當再次接到一家外企公司的麵試通知時,陶先生穿著一身樸素的衣服,未刻意裝飾,他決定做一次完全坦白的自我,大不了再經曆一次失敗。

麵對考官時,陶先生覺得很輕鬆,當總經理遞給他一份英文文章時,陶先生坦白地說看不懂。總經理笑笑說,文章裏盡是專業術語,你們學文科的不一定看得懂。這時候,陶先生感覺不像是考官和應聘人在對話,倒像是一對朋友。

沒過幾天,陶先生竟收到了錄用通知書。事後,總經理告訴他,在100多個應試者中,陶先生不是最優秀的,但坦誠的態度使陶先生成了他最願意接受的人。

成績優秀的大學畢業生王剛參加一次大公司的麵試,自我介紹後,主考官就向他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公司有一個競爭對手,近期策劃了一個大型活動,這個大型活動應該說創意及操作都頗為成功,且也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你對這件事有什麼看法。

王剛想坦白說,但又一想,自己不大了解內情,且若說競爭對手的好話,這位公司主管一定不高興。他在腦海裏仔細斟酌了一下,含糊地說了幾點活動“不成功”的地方。

主考官聽後說:是嗎?我倒覺得此次活動非常成功,也值得我公司好好學習借鑒。王剛頓時後悔莫及,他想自己要說了心裏話就好了。本想投其所好見風使舵,沒想到因為顧慮過多,反而弄巧成拙。王剛因自己的不誠實付出了代價。

自信的語言應答

自信是實力的表現,是心態良好的證明,沒有人不喜歡錄用具有實力者,更沒有人不喜歡錄用心態良好的員工。

自信的語言應答不但有助於求職者吻合招聘者既定的聘用期望,而且可能重新塑造招聘者的聘用願望。有這樣一個大家都熟悉的例子。一位大學畢業生走進一家報社問道:

“你們需要一位好編輯嗎?”言下之意自己當然就是“好編輯”,語言是這麼自信。

“不。”拒絕卻是那麼幹脆。

“那麼,好記者呢?”語言還是那麼自信。

“不。”拒絕還是那麼幹脆。

“那麼,印刷工如何?”依然是堅韌不拔。

“不!我們現在什麼空缺也沒有了。”路全部都封死了,看來求職無望了。

可是——

“那麼,你們一定需要這個東西。”這位大學生從公事包裏拿出一個精美的牌子,上麵寫著:“額滿,暫不雇用。”

報社主任笑了,但也開始用一種新的眼光來審視麵前這位年輕人了。最後這位年輕人被錄用為報社發行部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