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去一家大公司應聘,自己感覺很有把握。論學曆,名牌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才智,才思敏捷,富有創意;論外表,稱得上端莊秀麗,各方麵都比較出眾。可是她萬萬沒有想到,公司招聘人員隻是草草地翻了翻她的自薦材料,似乎對此並不太感興趣,反而問起她有沒有男朋友,是否已結婚等一些王紅覺得很難堪的問題,弄得她不知道怎麼回答才好。
現在,招聘單位詢問隱私的情況多了起來,一方麵,是有些單位的工作比較特殊,確實需要了解應聘對象的個人情況,但多數單位的情況並不需要如此,而隻是作為麵試的一種特殊手段,或者是拒絕你的一種借口。
作為麵試的一種手段,有些單位或者隻是想了解你是否為過於成熟老練或誠實待人的求職者。對此,求職者首先要做的是區分對方的真實用意,在回答諸如是否與男友或女友同居等問題時,不必去談什麼尊重個人隱私,或者去猜疑對方的意圖,你可以用天真爛漫的表情和語調來反問“這問題很重要嗎”或“我可以不回答嗎”來探試對方,如果對方表示隨便,就有可能是拒絕你的借口。如果對方很認真地要你回答,你就接著問“是否將來我的工作需要公開我的私生活”來探明是工作需要還是品德方麵的了解,如果是品德測試,你可以表明自己是誠實可靠的,值得信賴的;如果是由於工作上的原因,那麼就看你是否願意接受這份工作,來選擇是否如實回答了。
一般情況下,求職麵試時總要說些好聽的話來表示自己的景仰之情,以此來引起對方的好感,但有時候好話未必能打動人,反過來坦誠指出對方的不足之處,往往會達到出奇製勝的效果。
回答問題時要幹脆利落
言不在多,達意則靈。
不管求職者有多少話題,口才多麼好,如果不顧及對方,打開話匣子後口若懸河,擔心遺漏一點細節,生怕主考官不清楚,很少注意主考官的各種微妙反應和不滿情緒,這是要不得的。下麵這個案例就是發生在某人才市場的一個真實例子:
人物:應聘者王女士(30歲,應聘的是該公司的機械檢驗人員),公司人力資源部高先生、趙小姐
趙小姐:這個工作經常要出差的,到各個糧食產區,湖南、湖北、四川什麼的,條件比較艱苦,你可以嗎?
王女士:我是不是看上去比較嬌氣一點?我從前在礦山做機械的時候常在管道裏麵爬上爬下,而且還在裝配車間做過檢查工作,我想工作再苦都沒問題,別看我是女的。我在裝配車間幹過一年,在鉚焊車間幹過半年,在試驗場還做過現場施工。當時我們在甘肅,現在想起來我真的不想回去,因為在機械管道裏的味兒,您是不會知道有多難聞,100米長的管道,我就在裏麵爬上爬下……
高先生:(打斷她)這些具體的事情可以等以後再說。我先問問你,你家是哪裏的?
王女士:長沙。
高先生:那現在住在什麼地方?
王女士:香山路。因為我以前那個公司就在那附近,他們原來跟我說的是做產品開發,結果我進去之後才發現工作裏根本就沒有產品開發的內容。後來我就跟他們說我不想幹了……
趙小姐:(打斷她)我們這個公司是做食品機械的……
王女士:食品機械……那可以,沒問題……
高先生:你有待遇要求嗎?
王女士:我希望高一點,3000元以上。
高先生:為什麼呢?
王女士:因為我感覺我自己各方麵能力都比較強……
高先生:哦……那你在天津能夠穩定下來嗎?你家人都在天津工作嗎?
王女士:我和我愛人都在天津。
高先生:你愛人的工作穩定嗎?有沒有回長沙的打算?
王女士:沒有,我不想回去,如果要回去的話我現在就可以回去,而且我手裏還有一些項目,可是這個行業實在是太不景氣了。就拿我原來做的礦山機械來說吧,廠家那麼多,價格又壓得那麼低,沒法做,實在是沒法做。1000元一噸的礦石……不可能的事情。
趙小姐:你還有什麼問題吧?
王女士:如果在您那工作,工資能給多少?
趙小姐:那得看您做什麼了。我們可以根據您原來的工作經曆,不是絕對讓您到現場去,我們還有很多其他職位,比如生產環節的設計人員、製圖什麼的……
王女士:(急忙地)這些都沒問題,我都會,我製圖速度特別快……
趙小姐:你回去等消息吧。
王女士滿懷希望地回家等待,卻始終未接到招聘單位的電話。
這位王女士的話實在太多了,招聘者絕不會喜歡喋喋不休的應聘者。雖然王女士有豐富的工作經驗,手裏又有一些項目,本來條件是很不錯的。但是在交談中她總是以自己為中心而喋喋不休,希望招聘單位順著她的語言邏輯將交談向下進行。這樣,即使她再出色,也會給用人單位留下牢騷多、不好管的印象,使其形象大打折扣而最終失去了這次工作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