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攻如破竹,守若金湯:善用辯論之術勝過百萬雄師(1)(2 / 3)

裏根愣了一下,很顯然,他沒有想到學生會提出這個問題。但他很快地轉過彎來,鎮定自若地答道:“我學的是經濟學。我也是一個球迷。可是我大學畢業時,美國的大學生大約有四分之一麵臨失業,所以我隻想先要個工作,於是當了體育新聞廣播員,後來,又到好萊塢當演員,這是50年以前的事了。但是,我今天能成為總統,我認為早先所學的專業幫了我的忙,體育鍛煉幫了我的忙,當然,一個演員的素質也幫了我的忙。”

裏根的回答很機智,他巧妙地避開了問題的實質,但又圍繞著問題展開,較好的應付了學生提出的話題。

在辯論中,對於一些確實不好回答的問題,我們可以由此而展開聯想,做一些模糊的回答。當然,對待那些強人所難,荒唐的問題,完全可以不必去找正確的答案。不過,不管在什麼場合,個人的應變能力十分重要,隻有巧言相對,借題發揮,避開鋒芒,才會取得好的效果。

利用對方的話反擊對方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是口才高手常用的方法。抓住對方的話題巧妙反擊,就能使對手無懈可擊,無話可說。

在現實生活中,一些口才高手經常在辯論中巧妙地將對手提出的有威脅性的話題轉換為對己方有利的反擊武器,從而抓住對方的話題巧妙地予以反擊,並最終戰勝對方。

魯迅先生在廈門大學任教時,校長常常克扣教學經費。這錢不能花,那錢沒有預算,再一筆錢又可以不花。老是這樣刁難師生,弄得大家意見很大。

這天,校長又決定把經費削減一半,他把各研究院的負責人和教授們召集起來。一說出削減方案,馬上遭到教授們的反對。

大家說:“研究經費本來就少得可憐,好多科研項目不能上馬。正進行的一些研究工作也日子難熬,不能往縱深發展。再說,許多研究成果、論著因沒錢不能印刷,再削減經費怎麼得了?不行,不行!”

校長根本不認真傾聽教授們的意見,他強辭奪理,說:“對於經費問題,你們沒有發言權。學校是有人掏錢辦的,隻有有錢人才可以發言,在這問題上我們應充分重視有錢人的意見。”

校長話音剛落,魯迅霍地起身,從長衫裏摸出兩個銀幣:“啪”的一聲放在桌上,說:“我有錢!我有發言權!”接著,他力陳經費隻能增加不能減少的道理。論據充分,思路嚴密,無懈可擊,駁得校長啞口無言,隻得收回主張。教授們勝利了。

魯迅先生在這裏巧妙在將校長所說的“錢”(即財富,廣義的錢)偷換成一分二分的零花錢的狹義的“錢”。從而以兩個銀幣的“錢”為引子提出了自己的理由,使校長無話可說。

上麵這個故事中所說的是辯說過程中概念的轉換,而作家諶容所采取的方法則屬於辯說過程中命題的轉換。

著名女作家諶容訪問美國時,一次有記者突然問她:“聽說您至今還不是中共黨員,請問您同中國共產黨的私人感情如何。”這種突然的提問,帶有濃厚的政治色彩,是不容易回答得體的。

但是,這位女作家卻幽默地答道:“你的情報很準確,我確實還不是中國共產黨黨員。但是,我的丈夫是老共產黨員,而我同他共同生活了幾十年,尚無離婚跡象。可見,我同中國共產黨的感情有多麼深。”

善於爭論的人往往能巧妙地避開對方的銳氣,而抓住對方話題中露出的破綻予以反擊,讓對方輸得無言以對,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