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妮看著連蹦帶跳跑出院門的三個姑娘,甜甜地笑了。她低下頭細細地數著手絹裏的幾張毛票。忽然有一枚五分的硬幣,從手絹裏滾了下去,不偏不正掉在了豬背上。拐妮忙伸手去拿,正在吃食的豬猛地一抖身子,五分錢的硬幣就從豬背上,掉在了豬的前蹄前,被它一蹄子就踩到了爛泥裏。拐妮的心像針紮一樣的疼,五分錢能買半斤多食鹽呢。那個時代,百姓吃的食鹽都多沒有經過細加工的粗鹽,粒大如胖棗。八分錢一斤,價錢是很便宜,老百姓每次都買上二,三塊錢的。然後到生產隊去排個用牲口的號,等到輪到你家用牲口了,不管是牛還是驢,牽到石磨前,給牛或是驢,戴上護眼的罩,把買來的大粒鹽,倒在磨盤上,抽上一鞭,那牛或是驢就圍著磨道轉起了圈圈,如果不給牛或驢戴上護眼罩,轉不了幾圈就暈了。驢走磨轉,大粒鹽在石轆轆的輾壓下,也就變成了小粒鹽。經過無數次的輾壓,大粒鹽就變成了像麵粉一樣的細鹽。因為輪上用牲口不容易,一般的家庭,都會在輾碎鹽後,在加工些別的糧食。拐妮看著五分錢的硬幣,被那頭大母豬踩到了爛泥裏,心疼的不行。正在這裏,李長貴扛著鋤頭回來了,拐妮還沒等丈夫把鋤頭放下,就喊道“你快過來,把鞋子脫掉,下到豬圈去,把我剛掉進去的五分硬幣,從豬踩的爛泥裏摸出來。"李長貴來到豬圈前一看,那裏有五分硬幣的影子,以為是老婆給他耍著玩呢。開玩笑地說“甭開玩笑了,老婆。如果有的話,我把它撈起來吃了。"“誰跟你開玩笑了。"拐妮一副很嚴肅的臉,下命令似的“快脫鞋。"說著就彎下腰動手去脫丈夫腳上的鞋。可看了丈夫腳上已經破的不成樣子的鞋,心疼地說“委屈你了,找著那五分錢,我在添個錢,到供銷社扯二尺布,點燈熬夜,給你做雙新鞋穿。"那時候物價很低,一尺花布才四,五毛錢,捎差一點的二,三毛錢就能買到手。李長貴一聽老婆要給做新鞋穿,就顧不上寒泠了。晚秋初冬的天氣,西北風卷著小米粒似的雪,從房沿上,院落裏飄然而下,豬圈裏有水的地方,已經結了一層薄薄地冰。李長貴赤腳下到豬圈裏,踩著屎尿和成的爛泥,一點一點地摸索著,尋找著,可就是找不到。還是拐妮眼尖,在老母豬抬起前蹄躲閃李長貴時,夾在豬蹄腳指上的五分硬幣,一眼就讓拐妮看見了,高興地喊道“在豬的蹄子上,在豬的蹄子上。"李長貴忙把豬的前蹄用力抬起一看,還真的是在豬腳趾上夾著呢。李長貴拿到這閃閃發光的五分硬幣,就像剛打了勝仗凱旋回來的戰士,雙手恭恭敬敬地梯到拐妮手上。在看看李長貴滿腳的豬屎,老二口發出了一長串的笑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