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5章別讓“馬虎”心理偷去你的考分(1 / 2)

她的故事

她是班裏的語文學習委員,平時閱讀,理解能力不錯,可是每逢在數學考試中都都不能取得很理想的成績。雖然試卷上的每道題目她都會做,但卻總是因為粗心而看錯題目。上學期的期末考試,數學老師反複叮囑她要細心,可收效甚微。其中一道大題的結果原本是負數,結果卻少寫了負號,評卷老師隻給了2分,少得了8分。這個錯誤讓她後悔不已。

認識“馬虎”

“馬虎”指是學習、考試時,不細心,疏忽大意草率行事。馬虎現象是部分學生成績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本來這道題會做,但還是做錯了,就因為馬虎,寫錯了公式;本來這個英語單詞記得,但由於馬虎少寫了一個字母,結果剛好不及格。馬虎往往會=影響青少年的考試成績。如果馬虎形成習慣,對他們今後的工作、學習將會有很大影響,高考落榜往往就差那麼幾分,就因為他馬虎,做錯了幾道題,也許高考就是他們命運的一個轉折點,因此,克服馬虎心理對提高學習成績是很重要的。

心理學家在調查中發現,學習成績處於中等的學生,特別是平時學習比較努力的學生,在考試中“馬虎”現象出現得更多些。考試結束時,他們常常認為自己解答比較順利,應該取得比較好的成績,可試卷發下來後,卻發現自己的成績很低。但並不是說其他同學不存在這類現象,隻是馬虎的數量沒有成績處於這一位置的同學多而已。

麵對這一問題,多數家長和教師是通過讓學生解答試題時“認真”進行克服“馬虎”,但是收效甚微。原因是,“馬虎”現象是由學生的複雜心理原因造成的。

1、認知方式導致馬虎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的認知方式是有差異的,衝動型的認知方式在學習中表現為缺乏認知策略,知覺沒有順序,急於求成,趕速度忽視質量,考慮問題粗糙、急躁,易過早地下結論,解題中不願按步驟逐層做,經常跳過一些看似簡單的環節,答題後又不願意自習檢查,

2、心理定勢造成馬虎

定勢是有先前的活動而形成的一種心理準備狀態,它有決定同類後繼心理活動態勢的傾向。在變化了的環境中,定勢常使人的知覺出現錯誤,妨礙問題的解決。考試中的錯題,有些是由知覺定勢造成的。

3、不良情緒造成的馬虎

情緒是重要的非智力因素,積極的情緒對學習具有激發、維持和促進的作用,消極的情緒則會妨礙、中斷和削弱學習活動的進行。如焦慮、恐懼、緊張、擔憂、煩躁等不良情緒,都能破壞學生良好的心境,幹擾正常的認知活動,形成心浮氣躁、注意力難以集中、思想開小差等心理狀態。情緒幹擾不僅影響學習效率,而且容易出現誤看、誤寫等現象。

此外,不良的學習習慣以及不良的環境幹擾等也可以引起馬虎。

在考試中“馬虎”,不僅直接影響自己的成績,還會帶來許多遺留的心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