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社會的人,人不能沒有交往,交往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心理學家的大量研究和人們親身經曆的生活實踐都已證明,人一生的成長、發展、成功、幸福都和人際交往及良好的人際關係密不可分。
自上世紀60年代中期以來,有關研究發現,交往不良的兒童在情緒、行為、學業上易出現問題,且成人後更易發生精神疾患。
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麵的拓展及生理、心理的變化,使他(她)們的思維日益發展,情感日益豐富,精神需要越來越多。由於心理上“斷乳”,他們自我意識萌發,渴望自由,按自己的意願生活的欲望增強,要求擺脫成人的束縛,但結果不可能事事如願,因而就易與老師和家長發生衝突,出現逆反心理;由於逆反心理的支配常常影響了與家長、老師之間的正常溝通,致使部分青少年煩躁、困惑、苦悶和孤獨。加上肌體發育的第二高峰期帶來的性成熟、不安全感和緊張感,這時,他們更需要社交活動,更需要交流、溝通、理解和關愛。
現在,不少青少年朋友因種種原因缺乏社會交往的能力和技巧。如當幹部的學生不善於協調人際關係;學習名列前茅的學生,在眾人麵前手足無措;想與異性交往的學生,卻把握不好交往的分寸;和父母與老師關係欠佳的學生,卻不知怎麼改善和溝通;更有甚者,一些青少年朋友,不明是非,結交社會的不良青年,以至於在前進的道路上跌了跟頭。
今天的青少年是21世紀未來的建設者。21世紀是一個廣泛交往和合作的社會,隨著交通和通訊事業的飛速發展,地球變成了“村落”,高新技術使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的交往變得更快捷和頻繁,所以它對人才的需求也日趨提高。現代大生產要求人們彼此溝通,密切配合;現代科技把人們的交往主體化,讓人們能超越空間進行合作。然而如果青少年朋友在人際交往方麵有障礙,必將會影響未來事業的發展。
美國卡內基工業大學對10000人的個案記錄進行了分析,結果發現“智慧”、“專門技術”和“經驗”,隻占成功因素的15%,其餘的85%決定於良好的人際關係;美國哈佛大學就業指導小組對數千名被解雇的員工進行綜合調查,發現人際關係不好的,比不稱職的人高出兩倍多;美國對每年調動的人員調查,發現因人際關係不好而無法施展其所長的占90%以上。
有人說,人生的關係是人情的關係,人生的豐富是人際交往的豐富,許多科學研究證明,能處理好人際關係,得到他人幫助的人,無論從事何種職業,成功率可達85%,而個人幸福也有90%的把握。
因此,我們說人際交往是打開成功之門的鑰匙,是事業走向輝煌的助推器,一點也不誇張。對於青少年來說,人際交往就相當於人生發展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