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負心理就是盲目自大,過高地估計個人的能力,失去自知之明。
人是不能沒有自負心理的,尤其對青少年來說,在適當的範圍內,自負可以激發他們的鬥誌,樹立必勝的信心,堅定戰勝困難的信念,使他們能夠勇往直前。但是,自負又必須建立在客觀現實的基礎上,脫離實際的自負不但不能幫助事業成功,反而影響自己的生活,學習,工作和人際交往,嚴重的還會影響心理健康。
自負的人難免心高氣傲,有的自視過高,總愛抬高自己貶低別人,把別人看得一無是處,總認為自己比別人強很多;有的固執己見,唯我獨尊,總是將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在明知別人正確時,也不願意改變自己的態度或接受別人的觀點。自負的人也很少關心別人,與他人關係疏遠。他們經常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不太顧及別人。
什麼人容易自負
缺乏自我認識的人。生活中常有些人缺乏自知之明,縮小自己的短處,又把自己的長處看得十分突出,對自己的能力評價過高,對別人的能力評價過低,自然就產生了自負心理。
極力維護自尊的人。一些人的自尊心特別強烈,為了保護自尊心,在交往挫折麵前,常常會產生兩種既相反又相通的自我保護心理。
被父母過分嬌寵的人。父母寵愛,誇讚,表揚,會使他們覺得自己“”相當了不起“”。
缺少生活挫折的人。人的認識來源於經驗,生活中遭受過許多挫折和打擊的人,很少有自負的心理,而生活中一帆風順,則很容易養成自負的性格。
自負心理的矯正
提高自我認識。要全麵的認識自我,既要看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又要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不可一葉障目,不見泰山,抓住一點不放,未免失之偏頗。
懂得謙虛。沒有一個人能夠有永遠驕傲的資本,因為任何一個人,即使他在某一方麵的造詣很深,也不能夠說他已經徹底精通,徹底研究全了。
平等待人。自負者視自己為上帝,無論在觀念上還是行動上都無理地要求別人服從自己。
學會接受批評。自負者的致命弱點是不願意改變自己的態度或接受別人的觀點,接受批評既是針對這一特點提出的方法。
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自負。既要看到自己的過去,又要看到自己的現在和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