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1章挫折是人生成長的好學校(1 / 2)

我們先來看兩個有趣的寓言故事:第一個故事:一棵珍貴的紅杉樹,種子拗不過媽媽,沒有到遠方實現自己的夢,隻好紮進媽媽腳下的泥土裏,當那些在遠方紮根的兄弟姐妹,都長成參天大樹的時候,便深有感觸發出了整天躺在媽媽的懷裏,是長不大的感慨,因為,媽媽的嗬護擋住了孩子成長的陽光。母愛是母親的天然本能,也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的愛,這個愛可以超越世界上的任何愛。但過分的愛會上孩子變得嬌生慣養,失去應有的自力更生、最終成為了一個依賴性很強的“寄生蟲”。愛要適當的表達,有時愛也是一種傷害。

第二個故事:有兩個人,都在一片荒漠上栽了一片胡楊樹苗。苗子成活後,其中一個人每隔三天就要挑起水桶,一棵一棵地給他的那些樹苗澆水。另一個人就悠閑得多了,剛栽下去的時候,他來澆過幾次,等到那些樹苗成活後,他就來得很少了,即使是來了,也不過是到他栽的那片幼林中去看看,發現有被風吹倒的樹苗就順手扶一把,沒事兒的時候,他就在那片樹苗中背著手悠悠地走走,不澆一點兒水,也不培一把土。後來,在風暴中第一個人種的樹幾乎全被風刮倒,第二個則安然無事。樹這麼容易就被風暴給毀了,是因為他澆水澆得太勤,施肥施得太勤了的緣故。肥施得太多、水澆得太多,反而會助長樹得惰性,當暴風雨來臨的時候就隻有被連根拔起,中途夭折。適量施肥或者澆水,注意施肥的劑量和方法,能培育成沙漠綠洲。過多的保護,導致的是孩子

的不健康成長。

這兩個故事告訴我們:作為現代的學生很有必要接受挫折教育。首先,我們有必要弄清楚什麼是挫折教育?所謂挫折教育就是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引導青少年學會以一種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來麵對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增強青少年的心理適應能力的教育方式。

挫折就好像是一所人生的好學校,能夠培養一個人健全的人格,挫折教育對學生的成長能起到以下四大作用:

1、能夠激發學生的潛能

在正常的現實生活中,人總有一種潛能不能被激發,這種潛能隻有在一些非常的情況下才能被激發。對於學生而言,當其遭受挫折時,便容易激發學生的潛能,越不容易找到答案,就越能激發學生的潛能和探究精神,從而進行研究性學習,切實掌握知識。

2、能打擊學生的驕傲情緒

有些學生由於受到年齡、經曆、學識等的影響,往往會產生一些不應當有的錯誤,如:粗心大意、驕傲自滿等。在這種情況下,人為地設置一些挫折讓其遭受以打擊其驕傲情緒是非常有必要的。當然,這種挫折應當有一定的限度,應當在事後給學生說明,並且不是以真正打擊學生為目的,而隻能是通過這種人為設置的挫折,讓學生受到教育,使其明確挫折對自己的作用,並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排除自己的驕傲情緒,戒驕戒躁,從而取得更大的進步。

3、能夠使學生真正享受成功的喜悅

學生如果是通過自己的努力解決完一個難題時,那種喜悅是不言而喻的,是無法用語言來形容的,那要比從師長或書本裏學到知識更讓其感到欣喜。因為從師長或書本裏得來的知識,是別人已經整理好的,沒有什麼趣味性與探究性而言,學生的識記是枯燥無味的,而隻有通過自己的努力與探究掌握的知識才是對自己來說更有意義的學習。“紙上得來終覺淺,要想絕知須躬行”,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4、能夠使學生更好地適應現代社會

現代社會是一個充滿挑戰的社會,在這樣的社會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如果學生在學校中沒有遭受挫折的洗禮,沒有正確對待挫折的思想,就好象是溫室裏的“花朵”,是不可能很好地適應社會的。而隻有學生在學校中就遭受許多挫折(無論這種挫折是主動的還是被動的),掌握了應付挫折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講才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